塔山阻擊戰,國民黨占據天時地利,到底輸在了哪

發生在1948年10月的塔山阻擊戰,成為遼瀋戰役獲得勝利的最關鍵的一戰,它保證了東北野戰軍攻取錦州順利進行,也成為解放軍戰史上1個經典戰例。

塔山阻擊戰,國民黨佔據天時地利,到底輸在了哪

然而,幾十年過去了,一批歐美國家的將軍,來到中國考察當年鏖戰的舊時戰場。當這些將軍來到塔山時,面對無險可守的塔山,將軍們無論如何也難以相信,在這樣的地形情況下,國民黨的十萬大軍在空軍、海軍的配合下,竟然無法突破解放軍的防禦陣地。

塔山阻擊戰,國民黨佔據天時地利,到底輸在了哪

對此有很多分析觀點!

觀點1:其中有一個原因,果子是全線鋪開的衝擊,沒有集中優勢火力重點突破,不能從一個點撕開防線。

觀點2:兵法常理確實大家都能想到。不過據我看到的版本(王正興整理的資料),並沒有採取中央突破或側翼突破。我推斷,應該是果果認為優勢很大,大家都想搶功勞。而共採取的是前疏後密的防禦陣型。

塔山阻擊戰,國民黨佔據天時地利,到底輸在了哪

觀點3:進攻塔山的東進兵團說是有11個師,但只有9個師實際參戰,而對面東野有2個縱隊8個師,雙方兵力相差不大。火力上,國軍有海空優勢(當然重慶號的表現可以用打醬油來形容,據說就開了二十炮),而解放軍炮火力兵有巨大優勢,雙方也算是旗鼓相當。而論士兵素質,11縱可能稍差,4縱算是堅守南滿兩年,打了不少惡戰,守塔山時的4縱早就不是當初沙嶺戰鬥時的烏合之眾。

塔山阻擊戰,國民黨佔據天時地利,到底輸在了哪

對此,您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