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迎發聲:不要歧視「diduan 人口」——演講精華濃縮版

9月5日,首屆西安企業家節致敬改革開放四十週年高峰論壇剛剛落下帷幕。

張維迎發聲:不要歧視“diduan 人口”——演講精華濃縮版

這次高峰論壇上,大咖雲集。眾多大咖的精彩發言,都讓細柳君耳目一新。

細柳君尤其關注的張維迎教授也來到了現場。

細柳君作為張維迎的一個粉絲,有幸全程聆聽了偶像的演講。

為了和更多人分享,特地將張維迎的演講精華整理如下,以供更多有見地的大咖們思考和學習。


文末留郵箱,可獲得由細柳君獨家整理的張維迎演講PPT


張維迎發聲:不要歧視“diduan 人口”——演講精華濃縮版


張維迎演講題目《人口流動與企業家精神》


什麼叫企業家精神?


馬雲兩年前曾經說過,“我們有了大數據,有了人工智能,也許我們可以搞計劃經濟。”

我認為他說的不對。能不能搞計劃經濟,就得看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能不能替代企業家?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可以通過既有的數據來做出判斷,替代人做出很多決策,幫助人們做出科學的決策。

但企業家做出的決策,有一部分決策是不能依靠既有數據的。企業家做出有些重大決策的時候,是需要靠想象力的。企業家做的這類決策是從未來看現在。而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只能從現在看未來。這部分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所不能替代的。

企業家從不會迷信權威,不會循規蹈矩,願意勇於突破和改變。企業家也是樂觀的,即使做企業的失敗概率高達98%,依然會前赴後繼的願意去冒險,不怕失敗。

企業家除了賺錢,還有企業家對非金錢的動機。熊彼得認為,企業家對非金錢的動機中,對創造性的享受,我覺得這非常的重要。

企業家精神是稀缺的,舉個例子,IQ高達140的人口大約是1百萬裡面只有4000個,而企業家的比例比這個數據更少。

企業家精神是什麼,是一群有想象力,警覺性、判斷力、行動力、對成功的渴望、意志力、領導力、冒險精神的人。正是因為有了這種人,這種精神,才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進步和幸福。這恐怕就是企業家精神。

人口流動、基因、文化與企業家精神


張維迎發聲:不要歧視“diduan 人口”——演講精華濃縮版

先說一個結論:移民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家精神更為突出。

移民人口更少受傳統觀念的束縛,既不受移除地的影響,也不受移入地規則的束縛。

商業和創新是移民人口唯一希望出人頭地的事業,沒有靠山,也沒有關係,唯有賺錢能提升他們的地位,並獲得一定的安全感。

不同地區和文化的人進行交流,也更容易產生新的想法。

基因學家發現擁有D4-7等位基因人比擁有D4-4等位基因的人有較高追求新穎和冒險行動行為的傾向。,D4-7等位基因也可以說是企業家基因。

越靠近祖籍地的人口,擁有約高比例的D4-4等位基因,越低比例的追求新穎和冒險的D4-7基因。

亞歐大陸的古代農業文明對“標新立異”者——商人和企業家,是有一種負面的看法的,並且得不到社會的認可。這種現象在近現代出現變化,西方國家的英國、美國、瑞士、以色列等國有很多數據可以說明。而中國因為歷史的包袱,直到近幾十年才有所改變。

我國的人口流動數據與企業家精神


張維迎發聲:不要歧視“diduan 人口”——演講精華濃縮版

外地人口占常駐人口的比例(2010),全國平均數是6.4%,最高的上海市是39%,而我們西安的數據是2.6%,還達不到全國平均數。

數據表明,外地人口數佔常駐人口比例越高,人均GDP就越高。成為一個正向分佈的曲線。

數據表明,外地人口數佔常駐人口比例越高,每上升一個百分點,每萬人富豪增加0.25個。

數據表明,外地人口數佔常駐人口比例越高,每百萬人口總部所在地富豪數就越多,成為一個正向分佈的曲線。

數據表明,外地人口數佔常駐人口比例越高,每萬人私人控股企業數量就越多,成為一個正向分佈的曲線。

數據表明,外地人口數佔常駐人口比例越高,每萬人人均專利的數量就越多,成為一個正向分佈的曲線。


不要歧視diduan人口”

許多傑出的企業家和最具創造力的人來自“diduan人口”,如卡耐基、特斯拉、貝爾、馬斯克等等。

我們中國也有大量優秀的企業家也來自“”,我們不應該歧視“diduan人口”或者說是外地人,外地人和本地人應該受到同等的保護,擁有同等的權利。北京現在的狀況就是一個反面例子。因為我們根本就不知道誰最有企業家精神。

對於陝西而言,吸引外地企業家比本地企業家更重要。只有讓更多的外地企業家帶來交流和互動,才能讓本地經濟變得更有活力。

戶籍制度嚴重抑制中國人的企業家精神和創新,我們應該儘快廢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