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政策失敗了嗎?

今天我看了一篇“產業政策失敗了"的文章,感到好奇怪。

“產業政策失敗論"是張維迎在與林毅夫辨論時提出的。

我奇怪的是張先生好象不看當前形勢。在當今新冠疫情嚴重的情況下,只有中國政府通過嚴格的產業政策建立完善的產業體系扛過這一關,併為世界各國抗疫鬥爭提供物資支持的。這麼大的事,張先生怎麼看不見,反而說“產業政策"失敗了呢?

張維迎先生不但大膽預言產業政策失敗了,而且還把它歸因於“人類認知能力的有限"以及“創新的不可預見性"。

我同意“創新的不可預見性",但不同意“市場不可預測性"觀點,當然更不同意建立在不可預測性基礎上而展開的一系列論述。

誠然創新具有不可預測性,但經過創新與探路而留下的一系列路徑則是清晰可見的。計劃性就建立在己知數據的基礎上。而對於未知,只有個目標與規劃。對人而言,如果連一個目標都沒有,還談什麼創新,完全是盲人摸象了。

張維迎先生把創新太神話了。在人們的經濟生活中,不但需要創新,更需要象糧食,石油,水,電,氣等這樣技術並不複雜的生活資料,我們把它叫做民生經濟,或剛需。對於這些產品,不需要對產品有多大創新,但每年的消費量則是可以測算出來的。建立在這個已知數據基礎上的產業政策完全有可能實施。須知發展經濟是為了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而不是單純為了創新。

我知道,張先生是美國市場經濟的好學生,有許多主張都是從美國師傅那裡學來的。美國是沒有產業政策的,完全依靠市場配置。結果把自已的許多基礎產業配置沒了,包括口罩行業,造成了產業空心化。這次疫情一來,天下大亂,到處需要口罩,結果發現口罩生產線沒了,真的是急死人。難怪紐約州長科莫說,按說口罩並不是什麼高科技產品,為什麼我們造不出來?更要命的是,現在美國醫療物資即將用盡,供應商在那裡?

現在全世界都眼巴巴地望著中國供應,因為只有中國才有完整的產業體系!這一切都有賴於中國有完整的產業政策,儘管張先生並不看好。

這就是現在張先生的師傅家裡出現的狀況。他們都深受其害,而張先生卻在說,市場是不可預測的!

依筆者的觀點,即使市場不可預測,依靠規劃戰略物資儲備總是可以儲備一些救災物資吧!總不能說什麼都是不可預測?災難來臨時象西方國家那樣到處乞求?

筆者再說一遍,創新不等於經濟的全部內容。對於民生經濟,完全可能建立在產業政策的基礎上。而對於國計民生的戰略性產業,也需要國家通過產業政策去規劃和引導。因為維利是圖的企業家們並不都具有馬雲,任正非,馬化騰等企業家那樣的水平,依靠市場引導,只可能是荒腔走調。很可能還要誤了國家大事。只有非戰略性的競爭性產業,可留出適當的發展空間,任由這些企業家們施展挙腳。

總而言之,一切放任市場,就是西方社會類似口罩行業面臨的遭遇。這是拿全體國民的利益開玩笑!美國人都走不通的路讓十四億中國人民去作試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