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这些行为是缺爱,不是高情商,家长们可得留心了

如今社会,大家都喜欢强调高情商,作为家长们,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高情商,从小就特别注意孩子的言行,要是发现孩子具有高情商的潜质,就特别高兴。然而,孩子的一些行为实则是孩子缺爱的表现,却往往被家长们误会成高情商,错误的鼓励了孩子,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隐形伤害。

善于察言观色

曾经到朋友家做客的时候,见到了朋友常说起的具有高情商的朋友的女儿美美。朋友拿出西瓜给孩子们吃,美美抢先拿起一块大西瓜正要往嘴里送,朋友脸色一沉,美美立刻不情愿的摆上笑脸把西瓜拿给别的小朋友,自己拿起最小的那块来吃。朋友却很得意的说:”我家美美真乖”。美美正和小朋友玩得高兴,朋友让她给我们表演弹钢琴,美美一脸的不高兴,边弹边偷看妈妈的脸色,弹完了看到妈妈鼓掌了,她才松了一口气。

我在一旁看得心里五味杂陈,这样的孩子怎么能算是情商高呢?很明显是孩子缺爱太多了,父母惯于压制,让孩子不能表现出原本的童真。

孩子的这些行为是缺爱,不是高情商,家长们可得留心了

过于乖巧懂事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普遍认为,孩子乖巧懂事就是情商高,特别是在有二胎的家庭里,家里有了老二以后,老大就变得特别懂事乖巧,表面上什么事情都不需要父母们操心,而且还特别的体贴,老二越是胡闹的时候,老大越是贴心乖巧,而这就成了父母口中优点,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毋容置疑——老好人。

孩子的这些行为是缺爱,不是高情商,家长们可得留心了

小编我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好人,作为家里的老大,从小就遵循着父母的教导“照顾谦让年纪小的人”。于是乎,我任何时候都是谦让着弟弟妹妹,自然而然,我就是被夸赞着“懂事”长大的。在后来的工作生活中,我凡事也是都先考虑别人,处处谦让别人,甚至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处理事情,这让我着实受了不少委屈。

孩子的这些行为是缺爱,不是高情商,家长们可得留心了

现在想想,我曾经的那些懂事乖巧不过是为了吸引家人的关注,为了得到家长的夸赞,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我渐渐的笃信,只有懂事乖巧,大家才会喜欢我。

当回顾了自己的过去,明白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我不再认为懂事乖巧就是高情商。高情商应该是建立在尊重自己感受的基础之上的,而任何只围绕别人的感受的做法,其实是区分安全感,缺爱的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