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客家人爲主的城市,爲什麼河源遠不如惠州?

huzhixuan


惠州、東莞、深圳、河源、汕尾原來同屬惠陽地區,地區行署駐地就在現惠州市。1979年設立深圳經濟特區,以原惠陽地區管轄的寶安縣設立深圳市。1988年,惠陽地區又拆分為四個地級市:

惠州市:包括原惠陽縣(今惠東縣、惠城區、惠陽區)、博羅縣、龍門縣。

東莞市:原縣級東莞市升格,不轄區縣

河源市:包括原河源縣(今源城區、東源縣)、龍川縣、紫金縣、連平縣、和平縣

汕尾市:包括原海豐縣(今城區、海豐縣)、陸豐縣(今縣級陸豐市、陸河縣)

(河源文化廣場)

惠陽地區分家時,惠州作為地區行署所在地,其城市建設等方面就比其它三個城市要好。東莞憑藉地處珠三角腹地、廣深兩大城市之間的良好地理優勢,大力發展製造業,創造出了一種奇蹟,反超惠州。惠州離廣州、深圳、香港等中心城市比東莞要遠,發展速度相對佛山、東莞要緩慢一些,但作為珠三角地區的核心城市之一,惠州仍受益於深圳、廣州等中心城市的經濟輻射及外溢,不僅是中心城區,包括下轄的博羅、惠東等縣級區域,整個城市的發展還是超過珠三角地區以外的城市。

(位於客家文化公園的 河源圖書館)

河源設立地級市,基礎就比較薄弱,地處珠三角外圍且離中心城市比較遠,沒能趕上那一波產業轉移的浪潮,與惠州的的差距就越發拉大。隨著深圳、東莞等城市土地升值,製造業也在往土地更便宜的粵東、粵北、粵西等城市轉移。但整個國家及廣東省的發展思路已經轉變,不允許象改革開放初期深圳、東莞等城市那樣粗放型、以犧牲環境來換取發展了。深圳、東莞現在花費巨資治理一些被汙染的河涌,不就是在補償以前欠下的環境債。過去一些開發比較滯後的地區,現在卻能保留青山綠水,未嘗不是好事。

(河源太平古街)

河源位於東江上游,東江是河源、惠州、東莞、深圳、香港等城市的飲用水源。在飲用水資源越來越匱乏、越來越珍貴的今天,保護好這一水缸也越來越重要。這也是限制河源發展的原因之一吧。

(河源新豐江水電站)

河源的經濟總量在廣東雖然排在比較靠後,但河源確實是一座挺美的城市。市區的高樓不多,城市也不是很大,但隨處可見綠色。因為有萬綠湖(新豐江水庫),河源也在發展成為廣東知名的旅遊城市。流經市區的新豐江,每到週末或節假日的夜晚,都會吸引外大量地遊客及本地市民駐足江邊,欣賞號稱亞洲最高的噴泉表演(主噴水柱可達到169米)。配曲《多情東江水》,在著名歌唱家張也柔美的演繹中,將東江與河源這座城市也聯繫在了一起:

(流經市區的新豐江)

清清的東江水 日夜向南流

流進深圳 流進 流進了港九

流進我的家門口

清清的東江水日夜向南流

流進深圳 流進 流進了港九

流進我的心裡頭

東江的水啊 東江的水

你是祖國引出的泉

你是同胞釀成的美酒

一醉幾千秋,一醉幾千秋


清清的東江水日夜向南流

翻過高山 流過 流過了田疇

流上深港樓外樓

清清的東江水日夜向南流

翻過高山 流過 流過了田疇

流上深港樓外樓

東江的水啊 東江的水

你洗煉了東方之珠

你滋潤了同胞親友

多福又多壽,幸福樂悠悠

(河源市區 新豐江裡的噴泉)


whitedeer


河源市別名槎城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區,面積1.58萬平方公里,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105國道,205國道,奧贛高速構成交通網絡。惠州同樣是客家人重要聚居區和集散地之一,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中的客家人惠州最多,號稱客家僑都。這兩個城市客家人比較多,相比較還是惠州市發展較快,2017年國民生產總值達3830億元,在廣東排名第5位,全國地級市中排第33位。惠州市比河源市發達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一,惠州市是歷史悠久的古城,開發較早知名度高。二,惠州城地理位置優越。屬珠江三角洲粵港澳大灣區東岸,是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三,經濟基礎較好,國家級開發區有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仲愷高新技術開發區。四,周邊區域的帶動。惠州市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毗鄰深圳,香港,西靠東莞市和廣州市,大城市經濟拉動佔很大優勢。五,海外華人華僑相對於河源市較多,便於引近外資和技術。此外,兩地經濟環境和執政理念也是原因。







關東俠客


我是魚小智,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喜歡請關注。


題主所說的河源不如惠州,指的是經濟水平,因為自然環境方面,河源由於開發較少,環境應該更好。


河源的經濟,在廣東省處於倒數地位。


從上圖可知,河源的經濟總量只有惠州的1/4左右,增長速度也差了一大截。

2017年,廣東省的省定相對貧困村2277個,河源有255個,由此可見一斑。

河源經濟不如惠州,有兩個原因:

  • 地形環境不佳,山地太多。



翻來廣東的地形圖一看,一目瞭然。河源地形複雜,山地居然佔53%,丘陵佔36%,谷地和平原只有11%。源市的地形絕大部分都是山地。地形崎嶇交通不發達,很大程度限制了河源的發展。

  • 地理區位不如惠州。

惠州靠近廣州和深圳這兩個一線城市,近水樓臺先得月,承接了兩地大量溢出的發展資源。比如靠近深圳的惠陽區,近幾年就發展特別快。還有東莞的製造業,很多也在往惠州轉移,典型的就是傢俱行業和電子製造。

反觀河源,左右鄰居是梅州市和韶關市,經濟上都是難兄難弟。

  • 最重要的是因為政策因素,河源是保留開發地區。

河源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東江和新豐江在河源市區交匯,還有韓江和萬綠湖,也在河源境內。

這些水系,

肩負著供水的政治任務(萬綠湖)。所以很多地方不是不能開發,而是不準開發,大量資源用於環境保護工作上。

可以說,為了支持廣東珠三角的發展,河源是做出了很大的犧牲的!


魚小智


無論自然條件、區位條件、交通條件、發展基礎和政策扶持,河源都沒法和惠州相比。

自然條件上,河源除了在東江河谷還有和平連平的一些小盆地上有一些平整土地,其它的都是山區,可用土地非常少,歷史上的工農業生產都非常落後,所以,河源市很長的時間都廣東排名倒數第一的地級市,直到後來被汕尾雲浮先後超越摘尾。而惠州,除了龍門縣是山區為主,其它的區縣,比如惠東、惠陽、博羅都是沿江沿海丘陵平原。

區位條件上,河源雖說離深圳廣州都不遠,直線都才一百多公里。但是惠州到廣州深圳的距離都是區區幾十公里,惠州這離大都會幾十公里的地方都還發展得不太好,還有很大的產業空白髮展空間。資源資金項目更加難以到達一百幾公里的河源。實際上,河源投入項目的成本和惠州差不多的,即使地價便宜其它成本,比如配套成本、物流成本甚至土地平整成本也高,根本體現不出優勢。

交通上,惠州是海陸空交通並進,高鐵、鐵路都佈局覆蓋,惠州機場被打造為重要幹線機場,惠州港都已經是億噸大港。而河源,雖然離大城市不遠,但是交通建設還很薄弱。雖然京九線貫穿河源但是河源只是小站還不如下面管轄的龍川。河源高速公路在此前廣河汕湛通車之前也是非常欠缺。公路上,河源的普通公路極少一級公路,而惠州和其他珠三角城市的標配就是一級公路,這就是明顯的差距。

從發展基礎上,兩地也是差距懸殊。雖說,惠州河源兩市都在同一年1988年建地級市。但是建市之前惠州自建國後一直是廣袤的惠陽地區的首府,而河源市僅僅是惠陽地區下屬的幾個山區縣,惠陽地區還管轄過汕尾市、東莞市、深圳市的版圖。可見,惠州的基礎比河源市要強大許多。

從政策扶持上,惠州全面領先大部分廣東城市。惠州在九十年代初就已經被規劃成廣東三大城市之一,惠州大亞灣開發區是廣東第一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惠州仲愷高新區也是廣東第一批國家級高新區。惠州的政策,廣東的廣深珠之外的城市很難相比。中韓兩國還決定在惠州設立兩大兩國合作的韓資投資區。

河源從各方面來看都完全沒法和惠州相提並論。惠州的種種優勢一下,只會和河源拉開更大的差距。


武大東湖



比什麼鬼?根本不是一個頻道的,就是比也不是比客家人,何況惠州不是客家為主的城市,惠州博羅的本地話傳承兩千年,客家人記載來到惠州最多不到八百年。沒有客家人祠堂超千年,如何得來惠州市是客家為主城市呢? 再者看看惠州的縣域經濟和河源的縣域經濟,有什麼可比的?還有河源人認為自己跟博羅惠東鄉鎮生活差距不大,去惠東沿海鄉鎮看看,去博羅西部鄉下看看,博羅鎮一級鄉下都建230米高樓了(看最上圖開建現場),


河源市區都沒有,這還用再多說什麼嗎?雖然高樓不代表什麼差距,但是河源一些人認為跟博羅鄉鎮差距不大,就是發展的最大差距,惠州的博羅加惠東經濟就超整個大河源!


ShinE硬尖刺


因為河源跟梅州一樣是典型的客家城市,客家人比較排外、封建,地理位置也一般。客家男人也是比較懶,眼界太低,註定做不成什麼大事。

而惠州雖然說也有客家人,但惠州是文化混合區。當地不止有講客佬話的客佬人,也有講白話的廣府系和閩南語系的。相對來說包容些,又地處珠三角,經濟發展得還行。



202012345678911


河源的經濟在廣東省來說在排名上差不多是倒數的了,和惠州相比更是差了多個身位,為什麼兩個同時以客家文化為主的城市的經濟會相差這麼大呢?其實原因也是很多的,廣東的河源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城市,河源這兩個字就代表了廣東的河流起源就在河源,事實上,廣東省最重要的一條河流-東江河,從江西發源流入河源在進入省內其他城市,而東江河是省內眾多城市的飲用水源,因此必須要保護好這些水源地。

在地理位置方面,河源的地理位置與惠州比也沒有佔據絲毫的優勢。惠州鄰近東莞和深圳,可說是地理位置非常優越,而東莞和深圳都是兩個工業非常發達的城市,在鄰近莞深地區的惠州,在很早之前就將工業發展起來了,而現在承接這兩個地方遷移的工廠的數量都是非常的多了!現在的惠州經濟已經排到省的前列,主要就是多家大型企業例如tcl集團、三星電子、德賽電池、普利司通等眾多企業進駐,帶動了當地的經濟。

(惠州城市面貌)


人在佛山


論資排輩河源應該和深圳比!!它們都是惠州的兒子!!深圳是老大!分家分的早!好的資源都給了老大!河源是90年代從惠州分家的!!所以比較差!這兩個兒都是說客家話!!還有它們的大伯梅州也是客家話!表叔贛州與汀州也是客家話!!


望盡天涯路


你這標題有問題,是河源經濟不如惠州,而不是什麼都落後或遠不如惠州,如果你要說河源經濟不如惠州是對的,但要告訴你的是,在國內比經濟主要是看地理位置、政策、制度與其它特殊情況的,而不是比客不客家人的!贛州、梅州、韶關等客家人為主的地區經濟也一樣不如惠州,如果可以比客家人,你幹嘛不說哪個省同為漢人,為什麼經濟遠不如廣東呢?真是荒唐之極!河源與惠州同文同祖,歷史上一直是同一地區,1988年才從惠陽地區分別成立河源市與惠州市,是兄弟城市。說到經濟,惠州的經濟中河源人是做了很大貢獻的,在惠州大街上,十個就有三四個是原或是河源籍的人。古惠州中,惠州南面(現惠州市)一直是東江下游土地平坦肥沃、船的吃水深與絕大多數時間州府治所設在這的比較富裕的地區,古代現在也一樣經濟是比古惠州北部(以前惠州府主要包括今河源市、翁源新豐部分、興寧市、五華縣)富裕,而現在的河源市,絕大多數為山區,又有環境政策的限制,農村的生活水平與惠州縣域農村生活水平相差不大,還能比廣東幾個地級市富裕一點已然是非常了不起了,當然也要不甘落後,找條可以不汙染環境又可以快馬加鞭發展經濟的路子!說句心裡話,惠州這麼好的位置經濟也一樣遠不如有比較性的佛山,說明惠州也是遠遠沒達到惠州應該有的水平,很多服務業的效率遠不如珠三角其它地區,衷心祝願粵東西北經濟發展起來,讓山區人民分享到廣東作為經濟大省應有的福利!


3795復興中華60948179


惠州市面積為1萬多平,2017年的GDP3800億,人口500萬左右,經濟實力在廣東排名第5,位於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之後,中山珠海之前。算是比較發達的地級市,惠州有名的產業是電子、石化。知名企業有大亞灣石化,TCL、德賽、雷士照明等等大企業,外企外市企業在惠州設廠的有三星電子、比亞迪,伯恩光學等等。近年來房地產行業發展迅猛,受深圳東莞的帶動作用較強,近年不斷有深圳東莞的企業搬遷或者前店後廠的形式在惠州建廠開公司。知名的景點有西湖、羅浮山、巽寮灣、南崑山等等,是典型的要海有海要山有山,自然資源豐富,東江從惠州貫穿而過,交通運輸發達,有鐵路有機場。未來惠州有9個高鐵站點,現在莞惠城際已經建成通車,在惠州市內設有7個站。

河源,別稱槎城,為廣東省地級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東江中上游,東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鄰惠州市,西連韶關市、惠州市,北與江西省贛州市交界。全市面積1.58萬平方公里。 河源是京九鐵路進入廣東省的第一個城市,又是廣東省擁有鐵路最長的城市;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105國道、205國道、粵贛高速構築了河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是粵東北重要的交通樞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