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說過:網際網路思維就是90%的模仿+10%的創新

馬化騰說過:互聯網思維就是90%的模仿+10%的創新

波波來了創始人

時間比金錢更寶貴 ,金錢可以積累 ,而時間只能消耗

04年開始創業 ,到現在已經有十五年的時間了 ,時間消耗了這麼多 ,我們沉下心來細數一下 ,能夠沉澱下來的是什麼呢?

有什麼可以記錄 ,我們這些年的拼搏 ,能夠換回來的價值是金錢嗎?買了幾套房子?換過幾部車子?亦或是公司員工到了幾百人?

如果是用這些來衡量 ,都比不過身邊多了三個孩子,哼哼哼 ~貌似說起這個話題 ,實質上是暴露了自己的的年齡 ,不過也無所謂啦 ,黃金八零後 。

三個孩子成了唯一值得炫耀的資本 ,這事說起來有點不靠譜 ,人就是這樣 ,人為什麼有榮耀感 ?是因為得到了大部分人沒有得到的東西 ,好像有點跑偏了 ,今天要記錄的是關於自己十五年以來 ,對於創業這件事情的思考 。

賺錢是一種信仰

賺錢這件事情 ,如果你把他當成一個堅定不移的信仰 ,你可能真的買得起那座1.3億的別墅 。

很多時候 ,很多人總在身邊重複這樣的話。

“你看那個小王 ,大學畢業三年買了一輛豪車,我可沒有他的魄力。”

“要是我也能像王總那樣懂流量該有多好!”

“要是我在三年前跟他一起創業 ,現在也不至於拿著五千塊的工資。"

我們在反思一個問題 ,我們能不能做一件事 ,覺得有沒有實現的可能 ,其實很少取決於我們的真正能力 ,而更有可能來自於自信的作用 。

馬化騰說過:互聯網思維就是90%的模仿+10%的創新

賺錢這件事更是如此 ,如果你不從心底堅信自己一定可以買的起1.3億的別墅 ,這件事情就不可能在你的心底埋下慾望的種子 ,就不會驅動你去做常人不可能的行動 ,就不會有任何優秀的結果 。

事實上 ,你看到那些你身邊說自己不行的人 ,他們本身就是在推卸責任 ,用他們害怕企及的結果 ,去迴避眼前的挑戰。這些人永遠不會成功 ,因為 ,他們自己已經把失敗種在了自己的心裡 ,根深蒂固!

以我為例——

“我因為上大學交不起學費 ,選擇兼職創業 ,因為小有成就 ,選擇休學創業 。 ”

“我是新聞系出身 ,可我從來沒想到我的第一桶金 ,居然是擺地攤賣襪子 ,做出了一家可能是全國最大的地攤連鎖 。”

“從我出生起 ,我們家是村裡面最窮的 ,幾十年後 ,沒有人再跟我比誰的錢多 。 ”

“十幾年前我沒有互聯網經驗 ,可是我通過搜外 ,花了1200元 ,學會了SEO,把關鍵詞做到了百度首頁 ,當年做到了500萬業績 ,學會了阿里巴巴誠信通 ,利用SEO規則做優化 ,不花一分錢 ,佔據首頁排名 ,當年做到1500萬業績 。 ”

“我的三年瘋狂的微商創業之旅 ,只是因為我知道這是一個機會 ,而不是我提前儲備了什麼技能 ,進入微商的第一天 ,我甚至不知道微信群講課是個什麼鬼,可是 ,三個月以後 ,單日做到了100萬業績 ,六個月以後 ,單日做到了 700萬業績 。”

“在第一個微商項目取得成功以後 ,我又用同樣的方式 ,裂變出了三個微商品牌 ,利用宗毅的裂變式創業玩法 ,做出了一家集團化公司 ,我把他叫做紅方塊計劃 。”

“當我意識到知識付費風口到來的時候 ,毅然決然的調集了最精銳的部隊 ,一頭扎進來 ,於是才有了,這是一檔專注服務創業者的知識付費產品 。從我的角度認知 ,創業者最需要的不是高大上的理論派 ,總裁班 ,而是那些持續奮戰在一線經營者的實戰經驗 ,向有結果的人學習是通往成功的最短路徑 。所以 ,一句話聽懂 ,每年拜訪50位有結果的互聯網創業牛人 ,深度挖掘他的最新實戰乾貨 ,關注公眾號 ,每週三晚八點 ,悄悄上線 。”

這一切的背後 ,都不是提前謀劃好的 ,在路上遇到很多問題 ,都需要解決 ,這些技能都是在路上臨時催生的 ,而不是提前儲備的 。

吸引力法則說 : 你相信什麼 ,就會發生什麼。

找到一個目標 ,研究他 ,跟上他 ,超越他

馬化騰說過:互聯網思維就是90%的模仿+10%的創新

吼吼 ! 這個點的核心精髓居然是抄襲 !還是包裝一下 ,說的再高大上一點 。

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方法論 ,可以解決任何問題 ,就是它——對標方法論!回顧這麼多年來的每一個成功 ,都是因為找到了可以複製的目標 ,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花時間去研究他的流程細節 ,然後跟進 ,超越 。

創業路上最可怕的是迷茫 ,找到對標 ,首先讓你擁有的就是對於結果的無限信任 。因為 ,你只要找到對標 ,就已經知道了他的數據 ,是他的數據引發了對他的無限嚮往 ,那麼既然嚮往 ,就代表你的心裡已經對他無比的確定 ,不質疑 ,這會讓你立刻行動 ,踏上追隨他的腳步 。

還原論的基礎就是 ,如果你知道他的結果 ,從結果倒推回去得出的步驟流程 ,重來一遍 ,你也可以重塑結果 。這也是對標方法論的科學依據 ,任何看似雜亂無章的事物發展背後 ,都有他清晰的運行邏輯 ,只要掌握這個邏輯 ,你可以復刻一切成功 。

我們來尋求一下對標方法論的理論根源 。

魏源在《海國圖志》裡面說 ,師夷長技以制夷 ,在面對外來入侵的時候 ,要學習西方的戰艦 ,火器 ,養兵練兵之法 。

《天龍八部》裡面 ,姑蘇慕容絕世武學的核心法則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斗轉星移就是這種方法論的最好實踐 。

舉一個大家都能聽得懂的案例 ,照葫蘆畫瓢 ,是魏泰在《東軒筆錄》裡面的記載 。

再來一個現代的 ,村上春樹在《沒有色彩的多琦作和他的巡禮之年》裡面說 ,“所謂獨創的能力 ,就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模仿。”

馬化騰說過:互聯網思維就是90%的模仿+10%的創新

那麼在今天, 互聯網思維用一句話描述 ,就是90%的模仿+10%的創新 。這個領域裡面最至高無上的大師 ,就是企鵝大大 ,馬化騰說:“我不盲目創新 ,最聰明的辦法肯定是學習最佳案例 ,然後超越他 。”

拿我舉例——

九年前 ,我發現有一大幫人在大街上出售佐丹奴的T恤 ,29元一件 ,他們分佈在全國各地 ,據說一年的營業額有一個億 ,牌子都是假的 。但是每個攤位都是很統一的三米遮陽傘 ,一樣的懸掛模式 ,一樣類型的地址 ,數據調查以後 ,我把他使用在了襪子上面 ,用同樣的方式進行了升級 ,採用地攤連鎖加盟的方式 ,創造出了一種奇葩的商業模式 ,創造了一家持續運營達九年之久的 ,可能是全國最大的地攤連鎖 。

再後來 ,我踏入微商領域 ,微商有一個很大的特點 ,就是產品更新換代特別快 ,需要不斷上新品 。那麼 ,對於新品的選擇 ,直接決定了一個品牌的生死 ,我選擇了 8個品牌 ,有 7個獲得了成功 。其中選品最核心的方法論就是 ,篩選目前市面銷量靠前的品牌 ,品類 ,確定他的銷售數據 ,然後快速跟進模仿 ,超越 。

從這個角度來講 ,決定你創業能否成功的點有兩個:

第一 ,你選的目標的準確度

第二 ,你複製流程的執行力

對標方法論拆分出來應該是兩點 。對 !指的是對準目標 ,指的是戰略 ,戰略就是你要往哪個方向走 ,標!指的就是對照標準 ,指的是戰術 ,就是你在通往目標的過程中的流程步驟 。

當你目標確定以後 ,很多創業者會發現還是無從下手 ,跟源來自於你對你選定的模仿對象研究的不夠 ,商場相比較戰場來說要溫柔的多 ,商場失利最多就是賠錢 ,而戰場失利丟的就是性命 。所以 ,戰場的細節精密度要遠遠大於商場 ,拿戰場的標準來對待商場 ,就是所謂的降維打擊 ,讓對手沒有任何抵抗力 。

如何才能更細緻的瞭解到目標者的細節呢?在戰爭年代就是情報 ,情報之於戰爭的重要程度 ,並沒有提升到企業經營者對於競爭對手的關注程度 。如果我們能像戰爭時代一樣 ,在企業裡面建立一個有組織化的情報收集站 ,定期收集目前市場的產品 ,行業 ,模式 ,拿到準確的數據 ,並且拿到詳細的執行方案 。那麼 ,這對於一個企業來講 ,將會直接決定了戰略方向往哪裡走 ,而一個企業的最高指揮官就是董事長 ,他的天職就是定戰略 。由此 ,你知道情報部門對於一家企業的重要性。

如果你感覺對於一家企業 ,情報部門不好聽 ,那麼你可以把這叫做大數據部 。收集數據 ,分析數據起的就是這樣的一個作用 ,應該說描述很精準 ,沒有任何違和感 ,這個稱呼不牽強 ,你覺得呢?

對待對標方法論 ,有這樣一個疑惑 ,當你收集到足夠多的數據 ,是完全執行 ,還是修改創新 ?這個問題沒有定論 ,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樣說的 。

馬化騰說過:互聯網思維就是90%的模仿+10%的創新

華為任正非說 ,對待先進的制度 ,我們要做的全盤引進 ,先僵化 ,再優化 ,再固化 。那麼 ,對於普通創業者來說 ,我們只要記住對標方法論的八字決 ,模仿 ,借鑑 ,抄襲 ,山寨 。

對於普通創業者來說 ,創新必死,這四個字具有普世的準確度 。馬化騰的行事準則就是 ,靜觀市場 ,後發制人 。靜觀市場是在發現對標 ,後發制人是在模仿對標 ,為什麼這些大佬還在抄襲模仿?最深層的原因,在於創新從來只會出現在不經意的角落 。沒有任何一個巨頭 ,可以人為的創造創新 ,而只能靜待市場大浪淘沙 ,篩選出一些僅存的業態 ,這就是創新的產生規律 。由此你考慮下自己 ,會不會成為那個千分之一的幸運兒 。

對於創業者來說 ,成功率大於一切 ,所以你知道 ,你該怎麼做!

今天 ,我選擇啟動 ,最原始的動力就是發現樊登讀書會的成功 ,同樣的都是知識的搬運工 ,樊登搬的是每年50本書 ,我搬的是每年50個人,同樣的只對付費會員開放 ,每年365元 ,同樣的採用代理制度 ,把利潤最大限度的出讓給代理 ,發揮代理的推廣作用 。說到底,就是用微商賣產品的那一套來賣知識付費 。相比較微商來講 ,用這一套做知識付費 ,有巨大的天然優勢 ,利潤是傳統微商的好幾倍 !不囤貨 ,代理存活率高 ,第二年續費躺賺 ,知識付費的風口會讓更多微商從業者更易選擇 。

把貨賣不到終端是微商的死穴 ,而知識付費就不會 ,沒有任何人囤貨 ,貨物不可能積壓在流通渠道 ,就不會出現崩盤 ,所有人的計算方式 ,就是賣出365付費會員的數量 。簡單 ,健康 。

做一釐米寬 ,但一公里深

馬化騰說過:互聯網思維就是90%的模仿+10%的創新

回想我創業的這麼多年 ,感覺最充實的還是賣襪子的那幾年 ,整個人的所有心智 ,全部集中在如何把襪子賣好 ,如何發展更多的加盟攤位 。當只有這一個目標的時候 ,所有行動都會圍繞著一個點 ,你看到 ,感知到的一切有效信息 ,全部轉化成你賣襪子的方式方法 。

而最焦慮的時候 ,就是二零一六年連續同時面對三個微商公司的焦頭爛額 。

這背後的最大根源 ,就是聚焦 。這引起了我無比深刻的反思 ,人在膨脹期的時候 ,會相信自己無所不能,敢於做一切超出自己掌控範圍的事情 ,就好比人餓急眼了 ,會相信自己能吃下全世界 ,現實情況是 ,一碗蘭州拉麵 ,就會讓你喪失任何慾望 。

自然界的法則同樣能夠映射商業邏輯 。

太陽是一種強能源 ,它以每小時數億千瓦的能量照耀地球 ,但你只需要藉助一頂遮陽帽子 ,就可以沐浴在陽光下數小時而不被曬傷 。

激光是一種弱能源 ,聚集一束激光只有幾瓦 ,但是憑著這束光 ,你能在鑽石上打洞或切除腫瘤 。

當你將公司的目標集中 ,你會創造出同樣的效果 ,他強大如激光一般能主導市場 ,這就是聚焦的經營魅力所在 。當你的公司的目標開始分散 ,你就會失去力量 ,變得如同太陽那樣 ,將能量浪費在過多的產品和服務上 。最終在這個大競爭時代 ,變得不堪一擊 。

很多公司做大以後 ,都會選擇在原有的業務線上延伸 ,裂變公司 ,延伸產品線 ,貌似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但是 ,從另外一緯度分析 ,你也是將自己很多的不堪一擊的業務板塊 ,暴露在了大市場的競爭行列 。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

事實上 ,這些年襪子業務一直沒有做各品類的擴張 ,相反。它活的很好 。

這個世界上你能發現的賺錢的生意很多 ,你是不可能都嘗試一遍 ,所以 ,勇敢的放棄那些讓你有迫切慾望的 ,卻又與你主業不相關的項目 ,能捨才是大智慧 。

不知不覺碼了這麼多字 ,總算是開始了 ,人最可貴的就是反省 ,在反省的同時把有價值的東西分享出去 ,把趟過的坑讓有意識的人規避掉 。

雖然打字很累 ,但我榮耀啊 ,等年底出一本2018手稿無刪節版 ,也是不虛此行了 。這個念頭不是憑空產生的 ,而是抄襲的曉松奇談 , 噓!

做內容是一件痛並快樂著的事情 。希望在若干年後 ,可以給自己留下一點可供翻閱的記錄 。

這個連載就算開始了 。能寫到什麼時候 ,哼哼 ~ 這個只有天知道 。

今天反省了三個點

第一:賺錢是一種信仰

第二:找到一個目標 ,研究他 ,跟上他 ,超越他

第三:做一釐米寬 ,但一公里深

下一篇再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