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發布會上爲什麼無視華爲宣稱A12爲全球首款7nm處理器?

蘋果在發佈會上為什麼無視華為宣稱A12為全球首款7nm處理器?

蘋果公司於9月13日凌晨1點(北京時間)舉行了新品發佈會,發佈會過後,讚美與嘲諷並存……讚譽的是蘋果一貫強大的創新能力,而嘲諷的是現在的蘋果只是在硬件堆砌。可不管怎樣,我們依然無可否認的是蘋果仍是手機領域的領頭羊、風向標。國內大佬雷軍曾經說過,“蘋果是天皇巨星……”無疑說明了蘋果的成功與厲害之處。

蘋果在發佈會上為什麼無視華為宣稱A12為全球首款7nm處理器?

蘋果這次一次性推出了三款iPhone,搭載全新7納米制程A12仿生處理器。據發佈會官方介紹,A12採用最新7nm製造工藝,配備六核 CPU、4核GPU,CPU包括2個性能核心和四個效能核心,其性能雙核比 A11 仿生芯片速度提高 15%,4 個效率核功耗降低 50%;4 核 GPU圖形處理速度比A11仿生芯片提高 50%……光從數據來講確實算的上是性能強悍至極,高管菲爾·席勒(Phil Schiller)在庫比蒂諾的舞臺上介紹道,這是“迄今為止最智能、最強大的智能手機芯片”。

當然,推出全新7nm工藝芯片的不止蘋果一家。8月31日,德國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上,華為正式發佈了全新芯片產品麒麟980,然後標榜性能遠超蘋果、高通等對手……

於是,大家又開始分出陣營,讚譽與嘲諷同樣並存。讚譽的是華為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可以終於挺胸抬頭不再受制於人;而嘲諷的是華為許多微架構都非自家產品均來自國外,許多微架構都要向國外廠商採購……

問題爭論到這裡我們先看下華為最新的7納米芯片:據官方介紹,華為芯片麒麟980與上一代相比單核性能提升75%,能效提升58%。是首款支持 2133MHz LPDDR4X內存的處理器,並在全球率先支持LTE Cat.21。此外華為還推出稱之為Flex-Scheduling的智能調度機制,使用了DynamIQ CPU架構,創造性地設計了2個大核(基於Cortex-A76)、2箇中核(基於Cortex-A76)、4個小核(Cortex-A55)的三檔能效架構,讓麒麟980可以適應更精準的性能調度。麒麟980還搭載世界首枚雙NPU(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AI場景應用更加豐富、實用。總而言之,數據相當華麗。

華為早於蘋果公司推出了全新的7nm工藝的處理器,這個在科技圈婦孺皆知,那為什麼蘋果還是宣稱自己的A12為全球首款7nm處理器呢?

蘋果在發佈會上為什麼無視華為宣稱A12為全球首款7nm處理器?

問題討論到這裡我們再看下手機的CPU。眾所周知,手機CPU現在全部都是ARM架構(Intel忽略不計)。就移動處理器而言,值得我們關注的性能指標其實用就三個部分:CPU性能、GPU性能和網絡性能(傳說中的基帶)。據外界評價,華為這款麒麟980,其基帶的性能已經抹平了與業內最高水平的距離。也就是說已經跟高通可以平分秋色,理論上可以不再冠以小弟身份,也可以說華為在通信領域實力已經通過芯片設計實力證明,毋庸置疑。但大家要知道的是,所有的芯片領域都是先從ARM開始發生故事的,高通、蘋果也是從ARM拿的授權做CPU,他們之所以可以稱之為自主研發是因為他們可以拿到CPU更深層次的東西,指令集。而華為只拿到了ARM授權,限制太多,發揮空間較少。

此外,華為是在8月31日宣佈7nm芯片麒麟980,想必蘋果肯定得知這一消息,而距離9月13日新品發佈會只有13天。以蘋果的尿性,修改PPT這種手段肯定沒有這個必要。歸根結底,這還是無與倫比的實力與底氣而得以讓蘋果如此“大放厥詞”。就好比英特爾目前10nm工藝(每平方毫米1億個晶體管)相當於臺積電和三星的7nm工藝一樣。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來源於自身強大的實力……

那麼,蘋果在發佈會上依然採用"全球首款7nm"說法,在本人看來無疑是一種實力的宣告與底氣的體現,不論是做手機還是做芯片,高傲的蘋果時刻標榜著自己就是這個行業的老大。從前期論壇流出來的跑分數據來看,蘋果A12在各方面確實強過華為麒麟980芯片,看來蘋果對自己的產品有著絕對的信心。

蘋果在發佈會上為什麼無視華為宣稱A12為全球首款7nm處理器?

不僅蘋果有著這樣的信心,在科技領域的美國更是如此。毫不客氣的講,在科技領域,我們依然難以望其項背。不過話又說回來,半導體設備、材料、技術連滾帶摸的這幾十年,大陸微電子產業還是有點進步的。知道大概的流程了,這還要多虧了灣仔的助力。不過我們只會用人家美國的工具語言VHDL來“設計”,再用人家的EDA出線路圖,然後求灣仔“流片”幫忙做出來。至於線路好不好,天曉得。可即使這樣,我們實際仍然遠遠地跟在人家後面繼續吃土。

現狀是,市場上做音響的末級功放管子(一個管子),都是日本的三肯、東芝之列;741單片運放(就是那個幾十年前本科生的模電課都要學的最簡單的集成電路,集成 38 個管子的)都是外國的;電腦CPU,幾十億個管子;電腦內存,DDR4(據說國產的DDR3很快就要量產了?);手機芯片,液晶彩電內部各種芯片,我們的半導體產業慘不忍睹……

不過隨著摩爾定律的失效以及7nm工藝的極限,我們可以加緊步伐,迎頭追趕。不過我們得認清差距,腳踏實地,不驕不躁,避免“漢芯”事件再次重演,因為路漫漫其修遠兮……最後也祝願我們國家在這方面可以打破國外封鎖,取得矚目的成就。唯有科技強大,國家才能有望繁榮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