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李白的人是誰?不是李白爲楊貴妃寫的荔枝,而是杜甫

最懂李白的人是誰?不是李白為楊貴妃寫的荔枝,而是杜甫

李白是世界上最爛漫,最飄逸的人,沒有之一。要說世界上最懂李白的,不是他寫的天子呼來不上船,也不是為楊貴妃寫的借問漢宮誰相似,可憐飛燕倚新妝。那麼,誰是最懂李白的呢?我認為,是杜甫。

先說為什麼在這裡要重點提一句李白為楊貴妃寫的詩呢?其實從這一句我們可以看出來,李白此時的狀態就像是被逼無奈一樣,他藉著問漢宮嬪妃誰能和楊貴妃一樣而問自己,這是自己想要的嗎?可憐趙飛燕還得靠著新裝才能博取寵愛,他李白何嘗不是呢?

現在不就是依靠著楊貴妃等人才能登上大雅之堂,在這皇宮之中行大雅之事,如若出了這皇宮呢?李白該何去呢?杜甫的這首詩中其實都寫清楚了。

《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杜甫與李白兩個人是惺惺相惜之人,杜甫送詩給李白,李白也不甘居人後,杜甫送李白“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李白則回一句“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兩個人的感情可見,兩位詩歌的豪傑自此分別,留下了一段佳話。

我試著解析杜甫的這首詩,當然其背景是杜甫與李白紛紛被貶,相會在山東的時候,兩個人情投志合,又同樣是詩歌界的翹楚,卻又有著相同的遭遇,見面恨不得相抱啼哭。

杜甫的這首詩看似簡單,實則大有深意,他是想勸李白不要在朝堂之上發展了,對於他們這一類文人,在當時只能是做一個朝廷上的傻子,民間的風流人,還是安安心心的潛修著自己的學問吧,不要再放縱虛狂,誰能稱雄呢?

杜甫這首詩實際上確實為李白,為自己打抱不平,自古文人多墨客,多騷人。他們擁有著偉大的報復以及單純的理想,然而現實卻一次一次地讓他們翻著跟頭,細數歷史,像杜甫李白這一類人在朝堂之上有長久存在的嗎?沒有,所以誰才能稱雄呢?

不被當朝者喜歡,也不被倫理所壓迫,所以他們只能挺著脊樑彎腰,當然並不是對著皇帝,而是對著百姓!每一個詩者都有一顆不屈的心以及王的思想,他們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王的國度,哭泣在自己的國度裡,高興在自己的國度裡。

杜甫的這首是重點在於狂字。試問天下人,誰不狂?誰能就甘心與此呢?誰都有一顆奮力向上的心。然而等到他們見面的時候確實在這樣一種飄零的背景下。杜甫將李白內心中那種狂傲,高潔看一清二楚,所以才能寫出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要說最懂李白的,是杜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