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爲何不過江東?只是因爲擺渡人的一句話,還有這四個原因

你可能還想關注

項羽為何不過江東?只是因為擺渡人的一句話,還有這幾個原因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句詩隨著千古的流傳也帶給了我們一個疑惑,項羽為什麼不肯過江東,然後分土為王,以待來日再起呢?小編認為,項羽其實內心深處是想過要渡江的,誰都不想死,但是後來經過了連番突圍,心累了,再加上江邊江東亭長的一句話,所以讓項羽自愧於心,自覺無顏面見於江東父老,所以選擇了自刎而死。然而項羽真的是無言面對嗎?小編可不這麼認為,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害怕戰亂禍及江東。

項羽為何不過江東?只是因為擺渡人的一句話,還有這四個原因

項羽明白,只要他活著一天,劉邦就絕對不會放心,所以絕對會對江東用兵,而這種情況,江東百姓不能免於戰火,他項羽雖然是江東父老心中的王,然而這場戰爭的罪孽還是由他而起,項羽不想承擔也承擔不起啊。世人都說項羽殘暴,屠城無數。但是項羽明白,劉邦才是一個真正的痞子,屠城的事情劉邦也沒少做。

項羽為何不過江東?只是因為擺渡人的一句話,還有這四個原因

所以小編認為這才是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根本原因。而亭長的那句話,只不過是項羽的一個心中發酵情緒的宣洩口,想想自己當初帶著八千子弟兵,雄赳赳氣昂昂的渡江而戰,幾經戰爭下來,八千子弟兵越來越少,但是楚人的威風卻揚名,這是他項羽的功勞,也是項羽的責任,而今,他敗退江邊,身邊卻無一江東的子弟兵,那八千子弟兵呢?八年來的戰爭中,全部戰死,不能馬革裹屍而還,而他項羽還有何顏面承受江東父老的厚愛,繼續當他們的王呢?項羽當時的心理活動估計是這樣的。

項羽為何不過江東?只是因為擺渡人的一句話,還有這四個原因

項羽是一個個人英雄,這不得不承認,從項羽第一次殺人以來,幾無敗仗,而他本身的實力也是強盛,不僅僅力能扛鼎,還勇猛無敵。項羽不願意將自己的落魄展露在自己最親的故鄉,哪怕沒有一個人會嘲笑他,但是英雄的個性讓項羽不能就這樣灰溜溜的回去。英雄是什麼?英雄是絕對不會失敗的存在,但是如今這個傳奇卻被打破,還是被一個布衣痞子,項羽如何能夠接受的了呢?

項羽為何不過江東?只是因為擺渡人的一句話,還有這四個原因

第四點原因,小編估計是項羽累了,再加上項羽對自己坐騎的喜愛以及虞姬的喜愛。項羽如果逃走,這剩下的二十八位將士以及他的坐騎絕對不會倖免,而且項羽估計,現在虞姬已經落入了敵軍之手,項羽跑了,那麼虞姬該如何面對?恐怕是備受凌辱吧?所以出於對虞姬的喜愛,項羽不能跑,只好將自己的坐騎送與亭長,而後拔劍自刎。

項羽為何不過江東?只是因為擺渡人的一句話,還有這四個原因

其實這一段項羽烏江自刎有很多的疑點,然而我們不說這個,小編想要和大家探討的是,項羽在四面楚歌之後,有沒有想過要逃回江東呢?這個答案是很明顯的,項羽想過,要不然也不會有項羽連夜突圍,帶著八百隨從,史書中記載是項羽聽到四面楚歌之後,驚慌失措,竟然誰都沒有告訴,只是帶著自己的八百隨從奪路而逃,等到天明,漢軍才發現項羽已經不再了,然而只留下了群龍無首的十來萬軍士,劉邦殺了八萬!

項羽為何不過江東?只是因為擺渡人的一句話,還有這四個原因

這個時候,項羽逃跑,很明顯是想逃回江東的,而後又在逃亡的路上,隨從越來越少,到了東城的時候,項羽身邊只剩下了二十八位隨從了。然而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項羽還立志要打完自己的最後一戰,要漂漂亮亮的!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東城快戰!這一場戰役充分體現了項羽的軍事才能,體現了他霸主的地位名副其實,二十八個人,將幾千追兵擊潰。僅僅以傷亡兩人的代價,突破重圍,斬殺追軍大將,拔掉追軍旗子。而這是多麼耀眼的戰績啊,項羽是抱著必死的心態去做的,然而等他發現還有生機的時候。

項羽為何不過江東?只是因為擺渡人的一句話,還有這四個原因

項羽又開始了逃亡,從四面楚歌到現在的東城快戰,其實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項羽是有兩次萌發了渡江的念頭的,然而到了烏江,擺渡亭長的一句話讓項羽無言愧對,亭長說:江東雖小,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這句話讓項羽感受到了江東父老對他的恩情,但是他是一個英雄,註定了悲劇,這句會讓項羽愧疚不已,還考慮到不能講戰火波及到江東,所以項羽選擇了自殺,想要以自己的死亡來讓劉邦放過江東。根據《人物誌》的記載,項羽鼎盛時期佔有九個郡,而到他烏江自刎,其實還有五個郡在他的手裡,東山再起也並不是不可能的。

對於項羽不過江東,你們怎麼看呢?下方留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