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

中国最早的机制洋式银元为光绪年间的“光绪元宝”,俗称“龙洋”,因银元背面一般铸有龙纹而得名。后宣统也有铸造,叫作宣统元宝。因清代以来经历了多场战争,龙纹元宝损失严重,至今,数量已经极其有限。龙纹元宝,这种元宝非常独特,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光绪年间的经济情况。为此,众多收藏家都纷涌而至,以期能够找出这时期的龙纹元宝,以满足清代经济研究所需。宣统元宝是清朝货币名,是宣统年间发行的宣统年号银圆。

广东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

已经解往度支部之银币成为北洋两镇镇压武昌新军之饷。而宁厂所存银币(原期上海同期发行)及鄂厂所存之部分银币成为普通流通银币的一种。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设造币厂铸造银元。币面中央是汉文“宣统元宝”四字,周围有九个汉字“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三分”,后改为七钱二分;背面为蟠龙花纹及英文,通称“龙洋”。蟠龙的双爪锋利尖锐,身躯细长,把龙的气度突显的异常轩昂,在龙纹刻画上细腻逼真,十分生动自然,除此之外没有丝毫多余和刻意而为之的地方,在这小小的钱币之上,完美呈现出实用与工艺相结合的艺术风范,令人惊叹。珍稀古钱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由于早已不在流通领域,留存下来的亦少之极少,更是历史的见证。

广东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

近期征集到一枚比较精美的钱币,这枚广东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直径约:3.9cm,重约:16.1g。 藏品铸工精美,品相较好,铜币包浆入骨,流通痕迹自然,边齿对,具有极高的投资价值和收藏价值。它有着历史熏陶,是价值很高的收藏品,具有深远的历史纪念意义;同时,还是考古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难得的实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