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佛教經歷4次屠殺,差一點被滅教,爲何道教相安無事?

揭秘:佛教經歷4次屠殺,差一點被滅教,為何道教相安無事?

在中國,佛教與道教逐漸被本土化,流傳上千年。可是,在歷史上佛教的發展並不是那麼順利,曾經經歷過四次屠殺,差一點就滅教。可是道教卻相對很順利,為什麼?

揭秘:佛教經歷4次屠殺,差一點被滅教,為何道教相安無事?

1、 佛教中藏汙納垢。佛家經常勸告世人,放下手裡的刀,就能成佛。因此,當一些人無惡不作之後沒有了去路,機會到佛家尋求庇護,律法也沒有辦法治罪。到了南北朝唐朝時期,寺廟竟然成為了妓院,為一些達官顯貴大開方便之門,令當時的社會風氣越來越差。

揭秘:佛教經歷4次屠殺,差一點被滅教,為何道教相安無事?

2、 佛教要遵循清規戒律,尤其不能犯淫慾。做了和尚,就要戒色。可是七情六慾,是人體的需要。戒色了,就沒有辦法繁衍下一代,國家將沒有新生力量,怎能有長期的發展呢?沒有辦法,一國之君只能施加壓力,令民間多多生孩子。如果佛教將國家的勞動力斷絕了,統治者怎麼可能會同意呢?

揭秘:佛教經歷4次屠殺,差一點被滅教,為何道教相安無事?

3、 青壯年勞動力都被寺廟搶走。不管在什麼時候,青壯年都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力量,慢慢地會變成中堅力量。可是,隨著佛教的興起,導致大量的青年放棄原有的生活遁入空門。從此只知道唸經,什麼都不做。這就直接導致國家的勞動力減少,沒人種地,沒人修繕城牆,更沒有人參軍提升軍力,令國家發展的根基不穩定,有何談發展呢?

揭秘:佛教經歷4次屠殺,差一點被滅教,為何道教相安無事?

4、 寺廟不必交稅。在古代,以農業發展為主。所以國家的稅收大多來自農業,因為寺廟不種地不生產糧食,只靠著香客們的捐贈,是可以不交稅的。其實,這些都是表面情況,事實上很多寺廟都利用各種手段侵佔了大批的土地。他們自己種不過來,就會僱傭附近的農民來種地,直接對國家稅收有很大影響。如果國家不管理,寺廟就會成為地主,久而久之,國家也就沒有了稅收。

揭秘:佛教經歷4次屠殺,差一點被滅教,為何道教相安無事?

如果這些事情發生在和平盛世,對於整個國家的發展不會有太大影響。可是,一旦發生在亂世,佛教侵佔太多的社會資源,等著被滅吧。道教就好了很多,不會大肆的侵佔社會資源,只是一種思想而已。再加上,道教秉承著"與世無爭"的思想,不給統治者惹麻煩,自然也不會遭到多次的屠殺,這一點也是佛教一直無法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