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王牌狙擊手,手握沒有狙擊鏡的步槍,一戰封爲狙神

在中國軍事博物館抗美援朝戰爭館內,驕傲地躺著一把普通的步馬槍,它在世界上的通用名叫M1944式莫辛-納甘。抗美援朝戰爭中,它的主人曾使用它以436發子彈擊斃214名敵人,創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冷槍殺敵的最高紀錄。這一戰績,放眼到世界上的任何一場戰爭內,都可以說是一個奇蹟。而且,通過朝鮮戰爭一役被封為“狙神”的張桃芳,踏上戰場時還不過是入伍一年多的新兵蛋子。

中國王牌狙擊手,手握沒有狙擊鏡的步槍,一戰封為狙神

1931年,張桃芳出生於江蘇興化,沒能趕上沉痛的抗日戰爭。1951年,張桃芳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那個時期,抗美援朝已經爆發,他在次年加入到志願軍,並於9月2日奉命奔赴朝鮮作戰。張桃芳算得上是奇才,他入伍後僅接受過近兩個月的狙擊訓練,技術就在眾人之上。但帶有傳奇色彩的張桃芳,他通往狙神的道路,還得說下他的一件糗事。自從張桃芳隨部入朝後,他面臨第一次練兵就是打靶,這是他與莫辛-納甘陌生的初遇,槍支是由蘇聯支援的。由於莫辛-納甘的射速和精度都算不上狙擊步槍,所以初次上手的張桃芳三次機會打得都是零環。不過,這樣的遭遇,讓張桃芳變得老是端著槍“發呆”和刻苦訓練。

中國王牌狙擊手,手握沒有狙擊鏡的步槍,一戰封為狙神

1953年1月,張桃芳跟隨部隊匆匆開赴上甘嶺,第一次到了陣地最前沿——597.9高地。而那場三個月前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上演了現代戰爭史上空前慘烈的一幕,597.9高地也因此被稱為“傷心嶺”。繼而在激烈的戰況之中,張桃芳的“任督二脈”反而被打通,以247發子彈擊斃了71名敵人,事蹟頓時廣泛流傳開來。誰想百來天前,張桃芳在打靶中險些被淘汰的新兵蛋子,竟一躍成為志願軍的狙擊之王。顯然,這和他超強天賦,以及自己的刻苦訓練分不開。另外一方面,上級看到張桃芳是塊好玉,就將他送到團裡辦的狙擊訓練班。

在此訓練期間,張桃芳的技術更是了不得。當他培訓結束回到連隊的時候,團長親自檢驗他的槍法,張桃芳直接拒絕了打靶這種低級玩意,而是朝天開五槍,打下五隻鳥兒。在此後的擊斃敵人段裡,張桃芳更是以1.3發子彈的比例收割一人,加上之前偏低的命中率,他在朝鮮戰爭最終擊殺數是,以436發子彈擊斃214名敵人。而最具傳奇的是,張桃芳雖然身經百戰,屢次遇險,卻始終能毫髮無傷全身而退。也正因為如此,張桃芳經常調侃美國大兵:“別信上帝了,你們的上帝淨保佑我了”。

中國王牌狙擊手,手握沒有狙擊鏡的步槍,一戰封為狙神

毫無疑問,張桃芳絕對稱得是狙神,而對張桃芳狙擊技術最大的肯定,卻還是來自敵方。儘管敵軍不知張桃芳是何許人,但很明顯知曉他是埋伏中的冷血殺手,為了決意拔掉這個眼中釘、肉中刺,美軍專門調來世界頂級的狙擊手。雖然這位狙擊手姓名已經無從考證,但能擔此大任,顯然是不可小覷的。實際上也是如此,兩位高手展開長時間的拉鋸對決間,張桃芳甚至差點命喪敵手。不過,高手對決,勝負只在瞬間,張桃芳最終比對手快上零點幾秒,用子彈打穿了對手的頭顱。

抗美援朝以後,張桃芳被授予特等功、二級英雄和朝鮮一級國旗勳章。後來,張桃芳以自己的優異出色再次脫穎而出,成為殲擊機飛行員,就此離開了狙擊的戰場。2007年,張桃芳因病醫治無效在濰坊逝世。如今,狙神已逝,槍不能言。但是,上甘嶺那段傳奇,狙擊英雄張桃芳,我們還能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