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九月,真是一个多事之秋。

一早,看到著名表演艺术家朱旭在凌晨逝世的消息,心里有几分悲凉。

评书大师单田芳走了,相声大师常宝华走了,小提琴大师盛中国走了……如今我们的表演大师朱旭老爷子也驾鹤西去。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这真应了那句话,上帝需要什么了,于是就带走了谁。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今后留给我们的,只剩下无尽的哀思和怀念了。

昨天就有老爷子去世的传言,之后媒体进行辟谣,称朱旭仍在医院医治,并未去世。

没想到刚过一天,老爷子就急匆匆地走了。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在老爷子去世前后,著名导演张艺谋写信过来问候:

“您作为老一辈的艺术家,先做人后演戏,德艺双馨,永远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张艺谋亲笔信


与老爷子在《似水年华》合作的奶茶,也在社交网站发出视频片段悼念:

“等着等着睡着了,我会一直想念您,梦里见。”


老爷子患病期间,吕中、蒋雯丽、黄磊、吴刚、岳秀清、张杨、孙周、江平、宋丹丹等都曾去医院和家里探望过。

为什么演艺圈几乎半数人都去看望这位长者,这位老艺术家,这位中国银幕的第一父亲,朱旭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屠夫》剧照

01

他是一个大器晚成的舞台剧大师


如今,提起朱旭,估计很多人都不认识。

但他的那些经典作品,像电影《变脸》、《洗澡》、《刮痧》等,电视剧《末代皇帝》、《似水年华》等作品,辨识度可以说非常之高。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变脸》剧照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洗澡》剧照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末代皇帝》剧照


朱旭出生于东北沈阳,19岁进入华北大学戏剧专业。从灯光师到演员,由此正式开启了他的戏剧人生。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立后,22岁的他成为北京人艺的演员。

这一身份伴随他六十余载,是他一生最珍视和看重的身份。

建院初期的北京人艺,可以说是名家云集,像朱旭这样的青年演员,只能沦为跑龙套的角色。

那时他还是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有着东北人的粗犷豪放。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年轻时的朱旭和妻子宋凤仪


客观地讲,他的外在条件并不占优势。他的嗓子一般,而且伴有口吃,有时说话总是卡壳,憋得满脸通红。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他没少下功夫。

琢磨每句台词的语气轻重,抑扬顿挫,反复锤炼无数遍,这才有了台上的口若悬河。

“台上口悬河,台下结巴磕”,这是他当年的真实写照。

不论角色大小、正面反派,只要分配了角色,朱旭就要开始研究这个人,人物所处的时代,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把人物彻底“吃透”了,才能演活。他站在台上,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就是那个人。

近期《演员的诞生》第二季开播,面对宋洋的表演,导师吴秀波这样点评:

“对于历史剧,我一直认为功课特别重要。它会直接帮助你理解这个历史,以及这个人在历史中所处的位置,而不仅仅局限于剧本当中呈现出来的片段和台词。”


朱旭就是这样的人,他视演戏为生命,塑造一系列鲜活的戏剧角色:

其中有《蔡文姬》中饰演左贤王,《骆驼祥子》中饰演二强子,《咸亨酒店》中饰演阿Q,《推销员之死》中饰演查利……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推销员之死》剧照 图源/北京人艺


他说,看一个演员,最终要落在其个人的文学艺术修养上。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不同,塑造形象也就必然有高低之分,文野之分,粗细之分。”

前半生的朱旭,一直是话剧演员,几乎默默无闻,直到1984年后,他才开始在影视剧中崭露头角。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甲子园》中的姚半仙是朱旭最后一个话剧角色 图源/北京人艺

有人称朱旭是大器晚成,更有人说他是“老来红”,舞台之外,他通过电影、电视与观众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他是观众心目中儒雅的君子,慈爱的长者,可爱的老头儿。

不留痕迹的表演,被评论为“完全不是在演戏,而是在生活。”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02

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了解老爷子的人都知道,他不仅善演,而且会玩。

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喜欢体验各式各样的生活,一直保有一份童心。

他爱好非常广泛,书画、下棋、拉琴、京剧、养花、鱼虫、垂钓、风筝等等,家里好玩的特别多。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老爷子不仅广泛涉猎,而且样样精通。

他会亲手做风筝,曾经参加过北京风筝协会展览;喜欢下棋,他是业余围棋三段;善于打球,他是剧院排球队、足球队的主力队员;他的书法造诣颇深,作品经常参加各种展览;他还会拉胡琴,能吹萨克斯,京剧唱得有模有样……


因拍摄电影《似水流年》,黄磊与朱旭结缘,他常去老爷子家下围棋、唱京剧、做春饼、包饺子、喝二两小酒。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黄磊觉得,老爷子身上带着老一辈艺术家的那种韵味,什么都感兴趣,像是一个杂货铺。

而下围棋、放风筝、拉胡琴、喝白酒,是他人生的四大乐趣。

在话剧《名优之死》中,他扮演的琴师操琴上阵,技艺娴熟,令人惊叹。

在电视剧《粉墨情痴》、《武生泰斗》、《心香》中,他的琴艺更是出神入化。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老爷子爱找乐子,没事就去斗蛐蛐,一副老顽童的模样,从头到脚都是快乐的。

他也是一名棋类爱好者,所有扑克、桥牌、麻将、天九、顶牛都会,不管业余棋手还是专业选手,他都乐于应战。

但他并不在乎输赢,志在参与其中的乐趣,享受那样的过程。

诸多爱好中,老爷子最爱的还是饮酒,儿子给他取的微信名就叫“酒龄”。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79岁的朱旭领衔主演人艺话剧《生·活》 图源/北京人艺

对他来讲,喝酒乃人生一大乐事,他的酒友有英若诚、于是之、吕齐、张瞳、林连昆、童弟、童超等名家大咖。

大伙去他家做客,也喜欢给他带酒。但只要晚上有演出,老爷子从不贪杯误事,不管饭桌上是什么好酒,他绝对滴酒不沾。

这叫为了艺术,在所不惜。

活了一辈子,就像他曾说的:

“每当我端起酒杯,眼前总浮现出我们当年或是把酒言欢,或是借酒浇愁的场景。酒,让我这辈子结识了这么一群至情至性的朋友,此生足矣!”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非典”后朱旭第一时间投身《北街南院》的演出 图源/北京人艺

老爷子喝的不只是酒,而是一种情怀,一辈子的友谊。

有人说,会玩的人,才会做事,说的就是朱旭老爷子这号人。

艺术大师蓝天野也说:“从事戏剧艺术当演员,如果生活中没有一点儿兴趣,只会死用功,是不行的。”

功夫在诗外。

多涉猎其他行业的知识,培养几种兴趣爱好,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也可以提高感受世界的敏感度。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03

他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老爷子待人真诚、友善,为人随和、热情。

从艺六十余载,在同辈面前,他是一名相伴一生的艺术伙伴,在晚辈面前,他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

在北京人艺,很多人亲切的称他“朱旭老爷子”。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老艺术家朱旭和蓝天野


92岁的人艺老艺术家蓝天野曾公开表示:

“朱旭比我演得好,朱旭演戏有他的特点,他天生幽默松弛,而且他的松弛有美学方向的取向。”


人艺老艺术家李滨评价朱旭是“心灵、手巧、口吃”,认为这六个字成就了朱旭独有的幽默含蓄的表演性格。

中生代著名演员濮存昕,不仅和老爷子合作过《北街南院》、《家》、《生.活》等话剧,还合拍过《清凉寺钟声》、《洗澡》等电影。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朱旭、濮存昕、姜武 《洗澡》剧照


他曾透露在拍戏期间开小差被老爷子批评,但他却因此收获了很多。他评价老爷子的表演:

“松弛极了,快乐极了!”


杨立新则用四个词概括朱旭老师在北京人艺演员心目中的地位:

“老师、偶像、艺术家、大演员。”


何冰对老爷子评价非常高,心目中最认可的表演艺术大师就是朱旭。

他说:“朱旭先生真好,确实是好!我心目中的英雄和榜样,我真正想当的,就是这样的演员。”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屠夫》剧照 图源/北京人艺


2007年,朱旭主演的德国话剧《屠夫》在北京人艺上演。

其实在23年前,他就饰演过这个角色。

前来看剧的西德戏剧专家为此赞不绝口,他们说:

“东方的伯克勒更有幽默感,更有对事物的理解力。”

那一年,朱旭52岁。之后75岁的朱旭再次出演男主角,连着演了两年。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他走到哪儿都揣着自己的台词本,里面手写的黑字,和画得并不笔直的红色粗线,醒目地搭配着。

剧本抄在左页,右页他专门用来记录自己对人物的解读,对台词的斟酌。

大段的台词早已烂熟于心,但每次表现手法都不一样。

这份深厚的表演功底,与朱旭一辈子的文化素养和生活情趣密不可分。

这不仅是一种文化的自然流露,更是一种演员的人生态度。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04


朱旭有句名言:“会演戏的演员演人,不会演戏的演员演戏”,这显然是他自己的经验之谈和从艺写照。

老爷子很少出演绝对的“男一号”,人们记住他的多是些不起眼儿的小角色。

但即便是小角色,即便是站在舞台边儿上,即便只说一句台词,也会在瞬间抢走主角儿的光环。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我们天上见》剧照


他在戏中的地位就是中流砥柱,纵使戏演过了多年,水都流干了,他的样子还稳固地留在原地……

有人说,他的表演有一种书卷气,但绝不是书呆子,也不是演什么角色都像书生,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修养,一种内蕴深厚的气质。

对于演戏,老爷子是真的热爱,这已经浸入到他的骨子里。

对于观众,他是把自己一辈子都演进戏里的真演员。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朱旭年轻时剧照 图源/北京人艺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对于朱旭老爷子来说,戏里戏外,都是鲜活而真实的人生。

这虽然是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但没有精湛的演技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加持,这样的演员也只是昙花一现。

来得快的东西,去的也疾。精神终可传承下去,只有经典才能生生不息。

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朱旭绝对算得上一个。

中国银幕第一父亲,朱旭老爷子一路走好


老爷子为何受到世人如此地尊崇和厚爱,真的只是靠艺术么?

不,成为艺术家最重要的,首先是做人,靠的是德行,其次才是艺术的表现手法。

表演,不仅是一种技法,更是一种艺术的传承。作为演员来说,最好的作品,其实就是自己本身。

戏比天高,人还在,心不死,这是朱旭老爷子的戏剧人生哲学。

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