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九月,真是一個多事之秋。

一早,看到著名錶演藝術家朱旭在凌晨逝世的消息,心裡有幾分悲涼。

評書大師單田芳走了,相聲大師常寶華走了,小提琴大師盛中國走了……如今我們的表演大師朱旭老爺子也駕鶴西去。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這真應了那句話,上帝需要什麼了,於是就帶走了誰。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今後留給我們的,只剩下無盡的哀思和懷念了。

昨天就有老爺子去世的傳言,之後媒體進行闢謠,稱朱旭仍在醫院醫治,並未去世。

沒想到剛過一天,老爺子就急匆匆地走了。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在老爺子去世前後,著名導演張藝謀寫信過來問候:

“您作為老一輩的藝術家,先做人後演戲,德藝雙馨,永遠是我們後輩學習的榜樣!”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張藝謀親筆信


與老爺子在《似水年華》合作的奶茶,也在社交網站發出視頻片段悼念:

“等著等著睡著了,我會一直想念您,夢裡見。”


老爺子患病期間,呂中、蔣雯麗、黃磊、吳剛、嶽秀清、張楊、孫周、江平、宋丹丹等都曾去醫院和家裡探望過。

為什麼演藝圈幾乎半數人都去看望這位長者,這位老藝術家,這位中國銀幕的第一父親,朱旭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屠夫》劇照

01

他是一個大器晚成的舞臺劇大師


如今,提起朱旭,估計很多人都不認識。

但他的那些經典作品,像電影《變臉》、《洗澡》、《刮痧》等,電視劇《末代皇帝》、《似水年華》等作品,辨識度可以說非常之高。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變臉》劇照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洗澡》劇照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末代皇帝》劇照


朱旭出生於東北瀋陽,19歲進入華北大學戲劇專業。從燈光師到演員,由此正式開啟了他的戲劇人生。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建立後,22歲的他成為北京人藝的演員。

這一身份伴隨他六十餘載,是他一生最珍視和看重的身份。

建院初期的北京人藝,可以說是名家雲集,像朱旭這樣的青年演員,只能淪為跑龍套的角色。

那時他還是一個20出頭的小夥子,有著東北人的粗獷豪放。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年輕時的朱旭和妻子宋鳳儀


客觀地講,他的外在條件並不佔優勢。他的嗓子一般,而且伴有口吃,有時說話總是卡殼,憋得滿臉通紅。

為了克服這一缺點,他沒少下功夫。

琢磨每句臺詞的語氣輕重,抑揚頓挫,反覆錘鍊無數遍,這才有了臺上的口若懸河。

“臺上口懸河,臺下結巴磕”,這是他當年的真實寫照。

不論角色大小、正面反派,只要分配了角色,朱旭就要開始研究這個人,人物所處的時代,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把人物徹底“吃透”了,才能演活。他站在臺上,一舉手、一投足之間,就是那個人。

近期《演員的誕生》第二季開播,面對宋洋的表演,導師吳秀波這樣點評:

“對於歷史劇,我一直認為功課特別重要。它會直接幫助你理解這個歷史,以及這個人在歷史中所處的位置,而不僅僅侷限於劇本當中呈現出來的片段和臺詞。”


朱旭就是這樣的人,他視演戲為生命,塑造一系列鮮活的戲劇角色:

其中有《蔡文姬》中飾演左賢王,《駱駝祥子》中飾演二強子,《咸亨酒店》中飾演阿Q,《推銷員之死》中飾演查利……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推銷員之死》劇照 圖源/北京人藝


他說,看一個演員,最終要落在其個人的文學藝術修養上。

“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文化素質不同,塑造形象也就必然有高低之分,文野之分,粗細之分。”

前半生的朱旭,一直是話劇演員,幾乎默默無聞,直到1984年後,他才開始在影視劇中嶄露頭角。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甲子園》中的姚半仙是朱旭最後一個話劇角色 圖源/北京人藝

有人稱朱旭是大器晚成,更有人說他是“老來紅”,舞臺之外,他通過電影、電視與觀眾結下了深厚的緣分。

他是觀眾心目中儒雅的君子,慈愛的長者,可愛的老頭兒。

不留痕跡的表演,被評論為“完全不是在演戲,而是在生活。”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02

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瞭解老爺子的人都知道,他不僅善演,而且會玩。

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喜歡體驗各式各樣的生活,一直保有一份童心。

他愛好非常廣泛,書畫、下棋、拉琴、京劇、養花、魚蟲、垂釣、風箏等等,家裡好玩的特別多。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老爺子不僅廣泛涉獵,而且樣樣精通。

他會親手做風箏,曾經參加過北京風箏協會展覽;喜歡下棋,他是業餘圍棋三段;善於打球,他是劇院排球隊、足球隊的主力隊員;他的書法造詣頗深,作品經常參加各種展覽;他還會拉胡琴,能吹薩克斯,京劇唱得有模有樣……


因拍攝電影《似水流年》,黃磊與朱旭結緣,他常去老爺子家下圍棋、唱京劇、做春餅、包餃子、喝二兩小酒。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黃磊覺得,老爺子身上帶著老一輩藝術家的那種韻味,什麼都感興趣,像是一個雜貨鋪。

而下圍棋、放風箏、拉胡琴、喝白酒,是他人生的四大樂趣。

在話劇《名優之死》中,他扮演的琴師操琴上陣,技藝嫻熟,令人驚歎。

在電視劇《粉墨情痴》、《武生泰斗》、《心香》中,他的琴藝更是出神入化。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老爺子愛找樂子,沒事就去鬥蛐蛐,一副老頑童的模樣,從頭到腳都是快樂的。

他也是一名棋類愛好者,所有撲克、橋牌、麻將、天九、頂牛都會,不管業餘棋手還是專業選手,他都樂於應戰。

但他並不在乎輸贏,志在參與其中的樂趣,享受那樣的過程。

諸多愛好中,老爺子最愛的還是飲酒,兒子給他取的微信名就叫“酒齡”。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79歲的朱旭領銜主演人藝話劇《生·活》 圖源/北京人藝

對他來講,喝酒乃人生一大樂事,他的酒友有英若誠、於是之、呂齊、張瞳、林連昆、童弟、童超等名家大咖。

大夥去他家做客,也喜歡給他帶酒。但只要晚上有演出,老爺子從不貪杯誤事,不管飯桌上是什麼好酒,他絕對滴酒不沾。

這叫為了藝術,在所不惜。

活了一輩子,就像他曾說的:

“每當我端起酒杯,眼前總浮現出我們當年或是把酒言歡,或是借酒澆愁的場景。酒,讓我這輩子結識了這麼一群至情至性的朋友,此生足矣!”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非典”後朱旭第一時間投身《北街南院》的演出 圖源/北京人藝

老爺子喝的不只是酒,而是一種情懷,一輩子的友誼。

有人說,會玩的人,才會做事,說的就是朱旭老爺子這號人。

藝術大師藍天野也說:“從事戲劇藝術當演員,如果生活中沒有一點兒興趣,只會死用功,是不行的。”

功夫在詩外。

多涉獵其他行業的知識,培養幾種興趣愛好,不僅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也可以提高感受世界的敏感度。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03

他是一個德藝雙馨的藝術家


老爺子待人真誠、友善,為人隨和、熱情。

從藝六十餘載,在同輩面前,他是一名相伴一生的藝術夥伴,在晚輩面前,他是一個德藝雙馨的藝術大師。

在北京人藝,很多人親切的稱他“朱旭老爺子”。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老藝術家朱旭和藍天野


92歲的人藝老藝術家藍天野曾公開表示:

“朱旭比我演得好,朱旭演戲有他的特點,他天生幽默鬆弛,而且他的鬆弛有美學方向的取向。”


人藝老藝術家李濱評價朱旭是“心靈、手巧、口吃”,認為這六個字成就了朱旭獨有的幽默含蓄的表演性格。

中生代著名演員濮存昕,不僅和老爺子合作過《北街南院》、《家》、《生.活》等話劇,還合拍過《清涼寺鐘聲》、《洗澡》等電影。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朱旭、濮存昕、姜武 《洗澡》劇照


他曾透露在拍戲期間開小差被老爺子批評,但他卻因此收穫了很多。他評價老爺子的表演:

“鬆弛極了,快樂極了!”


楊立新則用四個詞概括朱旭老師在北京人藝演員心目中的地位:

“老師、偶像、藝術家、大演員。”


何冰對老爺子評價非常高,心目中最認可的表演藝術大師就是朱旭。

他說:“朱旭先生真好,確實是好!我心目中的英雄和榜樣,我真正想當的,就是這樣的演員。”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屠夫》劇照 圖源/北京人藝


2007年,朱旭主演的德國話劇《屠夫》在北京人藝上演。

其實在23年前,他就飾演過這個角色。

前來看劇的西德戲劇專家為此讚不絕口,他們說:

“東方的伯克勒更有幽默感,更有對事物的理解力。”

那一年,朱旭52歲。之後75歲的朱旭再次出演男主角,連著演了兩年。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他走到哪兒都揣著自己的臺詞本,裡面手寫的黑字,和畫得並不筆直的紅色粗線,醒目地搭配著。

劇本抄在左頁,右頁他專門用來記錄自己對人物的解讀,對臺詞的斟酌。

大段的臺詞早已爛熟於心,但每次表現手法都不一樣。

這份深厚的表演功底,與朱旭一輩子的文化素養和生活情趣密不可分。

這不僅是一種文化的自然流露,更是一種演員的人生態度。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04


朱旭有句名言:“會演戲的演員演人,不會演戲的演員演戲”,這顯然是他自己的經驗之談和從藝寫照。

老爺子很少出演絕對的“男一號”,人們記住他的多是些不起眼兒的小角色。

但即便是小角色,即便是站在舞臺邊兒上,即便只說一句臺詞,也會在瞬間搶走主角兒的光環。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我們天上見》劇照


他在戲中的地位就是中流砥柱,縱使戲演過了多年,水都流乾了,他的樣子還穩固地留在原地……

有人說,他的表演有一種書卷氣,但絕不是書呆子,也不是演什麼角色都像書生,而是一種由內而外的修養,一種內蘊深厚的氣質。

對於演戲,老爺子是真的熱愛,這已經浸入到他的骨子裡。

對於觀眾,他是把自己一輩子都演進戲裡的真演員。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朱旭年輕時劇照 圖源/北京人藝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對於朱旭老爺子來說,戲裡戲外,都是鮮活而真實的人生。

這雖然是一個流量為王的時代,但沒有精湛的演技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加持,這樣的演員也只是曇花一現。

來得快的東西,去的也疾。精神終可傳承下去,只有經典才能生生不息。

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朱旭絕對算得上一個。

中國銀幕第一父親,朱旭老爺子一路走好


老爺子為何受到世人如此地尊崇和厚愛,真的只是靠藝術麼?

不,成為藝術家最重要的,首先是做人,靠的是德行,其次才是藝術的表現手法。

表演,不僅是一種技法,更是一種藝術的傳承。作為演員來說,最好的作品,其實就是自己本身。

戲比天高,人還在,心不死,這是朱旭老爺子的戲劇人生哲學。

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