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凌机电凌华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华凌机电凌华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华凌机电凌华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有人曾说过,“每一个注定当老板的人,都是不安分的。”这句话在江苏华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华中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多年磨砺成为车间主任、生产科科长,但“事业有成”的他却冒险投身创业大潮。5年间年产值突破1亿元,居安思危的他却再次转型升级,投身烤炉制造行业。用他自己的话说,“我骨子里一直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华凌机电凌华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自砸“铁饭碗”,40岁成为商海弄潮儿

在创业之前,凌华中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拿着大家眼里不菲的工资。

1979年,凌华中成为了一名乡镇企业的职工。聪明好学的他很快就得到了领导的重用,成为了车间主任。几年后,因为工作认真踏实,再次提拔,晋升销售科长。1980年,著名作家托夫勒的著作《第三次浪潮》出版,书中有关“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变革”的言论,不仅在西方世界引起热烈讨论,在国内,这股思潮也悄然流行起来。此后,邓小平南巡描绘的改革蓝图,让国人看到了创造未来的希望,凌华中也不例外,“我一直认为,财富的积累,正是源于不安分的折腾。”

1983年,凌华中家里添置了两台仪表车,用来加工螺丝。这项副业做了1年,凌华中家就成了当时不多见的“万元户”。

华凌机电凌华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1985年,凌华中的小作坊扩大规模,并引进了新的产品加工,还招了5个工人,“现在想想,那时候也算是我创业的雏形了。”

1992年,40岁的凌华中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辞职创业。“创业不是我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环境舒适、薪资优渥对我来说已经失去挑战。”凌华中坦言,他一直就属于“有点想法”的那类人,“当时正好家里的作坊也赚了点,有资本实现自己的想法了。”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洞察商机对于一名创业者来说,意义重大不言而喻。“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或许是对凌华中做出几次重大抉择的最好诠释。

上世纪8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开始丢掉自行车,骑上了更加省时省力的摩托车。市场经济条件下,摩托车行业迅速成长壮大起来,到1997年,中国摩托车年产已经达千万辆。

华凌机电凌华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颇有商业头脑的凌华中成立了华丰车业公司,果断选择了摩托车行业中技术难度大、风险高的钢结构件车架作为主产品。凌华中坦言,当时对于车架的制造,他的团队几乎是零经验。“没经验、没技术,不怕,我们可以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华丰的技术团队很快就做到了“心中有底”,但一些技术难关却迟迟解决不了。

“首先是弯管制造。”凌华中边说边给记者比划起来。他说,弯管是车架制造中的核心部分,技术要求比较高,他们邀请的工程师也未能解决难题。“我还就不信邪,人家能做,我们华丰肯定也能做。”凌华中和他的团队用3个月的时间摸索出一套完美的解决方案,攻克了技术难关。“那时候在车间一待就是一通宵,做各种实验。”为此,员工们私下给凌华中起了一个外号“拼命三郎”。

就是凭着这一股冲劲,凌华中带领华丰确立了华东地区车架制造业的龙头地位。成立不到5年,年产值突破1亿元,产品销往国内摩托车的一线品牌,如大长江、金城、钱江等,还销往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华丰车架成为了众多厂商翘首以待的紧缺产品。

华凌机电凌华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回首上一个10年,我国一大批民营企业大规模进军汽车业,投入造车洪流。凌华中也差点成为其中一员。

2008年,凌华中筑巢引凤投资1亿元,征地70多亩,建设厂房3.5万平方米,成立了江苏华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当时打算做汽车配件,而且已经和上海大众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但最终因为厂房工期等原因,没做成。”凌华中说,当时为了这件事,还着实懊恼了一阵子。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随后,凌华中获得了一次无比珍贵的机遇,华凌机电也因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黄卫平是加拿大籍华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时任美国TRAEGER公司中国区负责人,当时正在为寻找生产户外烧烤炉的合作伙伴而焦头烂额。“由于该款烤炉当时在欧美市场还不是主流产品,市场开发处于起步阶段,质量和品质要求又高,订单量也不大,黄先生此前与几家公司的合作,都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凌华中告诉记者,经过几次交流,他就邀请黄卫平来华凌公司考察,结果对方很满意,很有信心将烤炉的生产在华凌生根、开花、结果。

华凌机电凌华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和黄先生签订的第一张合同,是在浦东机场的贵宾厅里。黄先生转机的一会儿时间,签下了这张对华凌极为重要的单子。”说起10年前那个重要时刻,凌华中依然十分激动。

合作协议规定,由美方负责开拓市场,华凌按标准生产户外烧烤炉。生产烤炉,不论是制造工艺、产品标准还是管理模式,都与车架制造有着天壤之别。“但我始终认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只要坚持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通过8年的创新和努力,不但成就了华凌从开始日产烤炉几十台到现在日产烤炉1000台的业绩,还带动了国内颗粒烤炉行业的快速发展。2017年,华凌的销售额超3亿元。

国产烤炉成了美国人的抢手货

今年4月24日早上8点,价值200多万元、已经预订了3个月的大族光纤激光切割机在华凌人的翘首期盼中从深圳运到了常州。这套装备可以切割各种类型的板材,既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又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凌华中迫切需要这台新设备投入生产,因为公司2018年全年的订单已经排满,目前正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生产的烤炉成为了美国人的抢手货。”凌华中自豪地说道。

近年来,华凌围绕实现“美丽工厂、智能工厂、质量工厂、产能工厂、成本工厂”的目标开展系列工作,转变粗放型管理模式,导入精细化管理意识,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细化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还注重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升制造能力和生产效率。近5年来,华凌每年都投入1000余万元,进行设备数控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更新和改造。2017年,华凌又新增土地,成立合资公司,也为再次迎接新的发展机会奠定了基础。

华凌机电凌华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除了烤炉,华凌还在2013年成为了美国亚马逊超市燃气取暖器的供货商。“当时面临缺人才、缺技术、缺工装、缺模具等压力,我们没有退缩,而是发扬华凌人一贯敢打硬仗的作风,快速把压力变为动力,确保了按时、按质交货,征服了美国客户。”凌华中说道。

美国客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华凌的能力简直无法估量。”的确,如今,华凌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及社会责任已经通过了沃尔玛、考思科、劳氏、亚马逊、坎贝拉等美国知名超市的验收,美国市场上的颗粒烤炉,70%以上由华凌生产,更是实现了全年无质量客诉。2018年,华凌预计生产目标是烤炉40万台、取暖器20万台,销售额实现5亿元。

华凌机电凌华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