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凌機電凌華中: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华凌机电凌华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华凌机电凌华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有人曾說過,“每一個註定當老闆的人,都是不安分的。”這句話在江蘇華凌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凌華中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多年磨礪成為車間主任、生產科科長,但“事業有成”的他卻冒險投身創業大潮。5年間年產值突破1億元,居安思危的他卻再次轉型升級,投身烤爐製造行業。用他自己的話說,“我骨子裡一直有一顆不安分的心。”

华凌机电凌华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自砸“鐵飯碗”,40歲成為商海弄潮兒

在創業之前,凌華中有著一份不錯的工作,拿著大家眼裡不菲的工資。

1979年,凌華中成為了一名鄉鎮企業的職工。聰明好學的他很快就得到了領導的重用,成為了車間主任。幾年後,因為工作認真踏實,再次提拔,晉升銷售科長。1980年,著名作家托夫勒的著作《第三次浪潮》出版,書中有關“知識經濟”和“信息社會變革”的言論,不僅在西方世界引起熱烈討論,在國內,這股思潮也悄然流行起來。此後,鄧小平南巡描繪的改革藍圖,讓國人看到了創造未來的希望,凌華中也不例外,“我一直認為,財富的積累,正是源於不安分的折騰。”

1983年,凌華中家裡添置了兩臺儀表車,用來加工螺絲。這項副業做了1年,凌華中家就成了當時不多見的“萬元戶”。

华凌机电凌华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1985年,凌華中的小作坊擴大規模,並引進了新的產品加工,還招了5個工人,“現在想想,那時候也算是我創業的雛形了。”

1992年,40歲的凌華中做出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辭職創業。“創業不是我一時衝動,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環境舒適、薪資優渥對我來說已經失去挑戰。”凌華中坦言,他一直就屬於“有點想法”的那類人,“當時正好家裡的作坊也賺了點,有資本實現自己的想法了。”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洞察商機對於一名創業者來說,意義重大不言而喻。“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或許是對凌華中做出幾次重大抉擇的最好詮釋。

上世紀80年代末,改革開放初見成效,一部分先富起來的家庭開始丟掉自行車,騎上了更加省時省力的摩托車。市場經濟條件下,摩托車行業迅速成長壯大起來,到1997年,中國摩托車年產已經達千萬輛。

华凌机电凌华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頗有商業頭腦的凌華中成立了華豐車業公司,果斷選擇了摩托車行業中技術難度大、風險高的鋼結構件車架作為主產品。凌華中坦言,當時對於車架的製造,他的團隊幾乎是零經驗。“沒經驗、沒技術,不怕,我們可以學。”通過“走出去、請進來”,華豐的技術團隊很快就做到了“心中有底”,但一些技術難關卻遲遲解決不了。

“首先是彎管制造。”凌華中邊說邊給記者比劃起來。他說,彎管是車架製造中的核心部分,技術要求比較高,他們邀請的工程師也未能解決難題。“我還就不信邪,人家能做,我們華豐肯定也能做。”凌華中和他的團隊用3個月的時間摸索出一套完美的解決方案,攻克了技術難關。“那時候在車間一待就是一通宵,做各種實驗。”為此,員工們私下給凌華中起了一個外號“拼命三郎”。

就是憑著這一股衝勁,凌華中帶領華豐確立了華東地區車架製造業的龍頭地位。成立不到5年,年產值突破1億元,產品銷往國內摩托車的一線品牌,如大長江、金城、錢江等,還銷往東南亞、中東和非洲等國家和地區,華豐車架成為了眾多廠商翹首以待的緊缺產品。

华凌机电凌华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回首上一個10年,我國一大批民營企業大規模進軍汽車業,投入造車洪流。凌華中也差點成為其中一員。

2008年,凌華中築巢引鳳投資1億元,徵地70多畝,建設廠房3.5萬平方米,成立了江蘇華凌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當時打算做汽車配件,而且已經和上海大眾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但最終因為廠房工期等原因,沒做成。”凌華中說,當時為了這件事,還著實懊惱了一陣子。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隨後,凌華中獲得了一次無比珍貴的機遇,華凌機電也因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

黃衛平是加拿大籍華人,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時任美國TRAEGER公司中國區負責人,當時正在為尋找生產戶外燒烤爐的合作伙伴而焦頭爛額。“由於該款烤爐當時在歐美市場還不是主流產品,市場開發處於起步階段,質量和品質要求又高,訂單量也不大,黃先生此前與幾家公司的合作,都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成功。”凌華中告訴記者,經過幾次交流,他就邀請黃衛平來華凌公司考察,結果對方很滿意,很有信心將烤爐的生產在華凌生根、開花、結果。

华凌机电凌华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我到現在還記得,我和黃先生簽訂的第一張合同,是在浦東機場的貴賓廳裡。黃先生轉機的一會兒時間,簽下了這張對華凌極為重要的單子。”說起10年前那個重要時刻,凌華中依然十分激動。

合作協議規定,由美方負責開拓市場,華凌按標準生產戶外燒烤爐。生產烤爐,不論是製造工藝、產品標準還是管理模式,都與車架製造有著天壤之別。“但我始終認為: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只要堅持高起點開局、高標準實施、高質量推進,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通過8年的創新和努力,不但成就了華凌從開始日產烤爐幾十臺到現在日產烤爐1000臺的業績,還帶動了國內顆粒烤爐行業的快速發展。2017年,華凌的銷售額超3億元。

國產烤爐成了美國人的搶手貨

今年4月24日早上8點,價值200多萬元、已經預訂了3個月的大族光纖激光切割機在華凌人的翹首期盼中從深圳運到了常州。這套裝備可以切割各種類型的板材,既可以降低勞動強度,又能夠提高生產效率。

凌華中迫切需要這臺新設備投入生產,因為公司2018年全年的訂單已經排滿,目前正處於滿負荷生產狀態。“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們生產的烤爐成為了美國人的搶手貨。”凌華中自豪地說道。

近年來,華凌圍繞實現“美麗工廠、智能工廠、質量工廠、產能工廠、成本工廠”的目標開展系列工作,轉變粗放型管理模式,導入精細化管理意識,加強員工隊伍建設,細化管理制度和績效考核,還注重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提升製造能力和生產效率。近5年來,華凌每年都投入1000餘萬元,進行設備數控化、自動化、智能化的更新和改造。2017年,華凌又新增土地,成立合資公司,也為再次迎接新的發展機會奠定了基礎。

华凌机电凌华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除了烤爐,華凌還在2013年成為了美國亞馬遜超市燃氣取暖器的供貨商。“當時面臨缺人才、缺技術、缺工裝、缺模具等壓力,我們沒有退縮,而是發揚華凌人一貫敢打硬仗的作風,快速把壓力變為動力,確保了按時、按質交貨,征服了美國客戶。”凌華中說道。

美國客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華凌的能力簡直無法估量。”的確,如今,華凌公司的質量管理體系及社會責任已經通過了沃爾瑪、考思科、勞氏、亞馬遜、坎貝拉等美國知名超市的驗收,美國市場上的顆粒烤爐,70%以上由華凌生產,更是實現了全年無質量客訴。2018年,華凌預計生產目標是烤爐40萬臺、取暖器20萬臺,銷售額實現5億元。

华凌机电凌华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