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攻下楚国都城,为什么不一举灭了楚国,反而退兵

春秋中后期,两个超级大国互相争霸,晋国为全面压制楚国,采取联吴制楚之策,派楚国亡臣屈巫带一队战车来到吴国,教吴人乘车、御射、列阵,吴军由此学会车战。吴国与晋国交好后,经济、文化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大起来。寿梦便自号吴王,与楚国争夺江淮地区的霸权。公元前584年,吴军新编水陆大军齐出,一举攻下楚国淮河重镇州来。此后近60年间,双方先后发生过十次大规模的战争。在这十次战争中,吴军全胜六次,楚军全胜一次,互有胜负三次。公元前515年,吴国公子光夺得吴国王位,称吴王阖闾。阖闾继位后,任用楚国亡臣伍子胥、伯嚭为谋士、齐人孙武为将军,教授兵法,操练队伍,使吴国出现国富兵强的势头。

吴国攻下楚国都城,为什么不一举灭了楚国,反而退兵

公元前507年,蔡国国君蔡昭侯、唐国国君唐成公,为报楚令尹子常的勒索和被拘三年之仇,背叛楚国,与晋、吴结盟,使楚北侧失去屏障。公元前506年春,应蔡国之请,晋、齐、鲁 、宋、蔡、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小邾18国诸侯在召陵会盟,共谋伐楚。同年农历四月,晋国又指使蔡国出兵攻灭楚之附庸沈国。楚国于同年秋发兵围攻蔡国。吴国君臣认为倾全力攻楚的良机已至,决定以救蔡为名,经淮道秘密绕过大别山脉,从楚守备薄弱的东北部突入楚境,对楚国实施打击。

在伍子胥和孙武的指挥下,大败楚国,楚昭王狼狈逃跑,楚国的军队四散逃窜,国家灭亡之势已现。吴王阖闾更是一举占领了楚国首都郢都,而为什么如此强悍的吴王阖闾最后没能灭亡楚国,而不得不撤军呢?

吴国攻下楚国都城,为什么不一举灭了楚国,反而退兵

吴王阖闾占领了郢都后,楚军闻风逃散,吴王阖闾一方面派偏军去追杀楚昭王,而大部分主力都留在都城周围,吴王阖闾自信心满满,因此开始声色犬马,直接住到了楚昭王的后宫,这就是著名的吴王阖闾淫乱楚国事件。不仅仅如此,吴国的士兵将军们,也没有闲着,据史书记载,“吴军以尊卑班次,处楚王宫室”,也就是吴国的士兵们、大夫将军们按照自己的等级在楚国都城淫乱。大夫将军妻楚国大夫之妻,5万士兵们妻百姓之妻。这样不到1个月下来,吴国的铁军完全被酒色掏空了身体,士气大落,以致之后接连失败,锐气不在。

就在楚国国都陷落、昭王出奔,楚国大臣申包胥“不受命”就一个人来到秦国请求援助 “跋涉谷行,上峭山,赴深溪,游川水,犯津关,躐蒙笼,蹶沙石,跖达膝曾茧重胝,七日七夜,至于秦庭。”秦哀公没有立即答应,于是“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终于打动了“素沉湎,不恤国事”的秦哀公。

秦国国君倒不是为其感动的,主要也是考虑到吴国如果灭了楚国,那么必然就是一个超级大国出现了,那么到时候秦国也是很危险的,因此,秦国才最终出兵,帮助楚国。虽说秦国派了500辆战车过来,但是并没有实质性的打仗。因为,楚国逃散的军队看到援兵来了,于是重新聚拢,而且底气十足,士气大振,因此,后面的反击战,基本上是楚国军队在前打,秦国呐喊助威,但是,楚国军队重振了雄威。

吴国攻下楚国都城,为什么不一举灭了楚国,反而退兵

就在吴军跟楚军交战之际,吴国后方又传来不好的消息。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叛变了。《左传》上说:“九月,夫概王归,自立也。”就是讲这位好弟弟自己跑回国做国君去了,而且他还联络越国,准备夹攻吴王阖闾。这楚国还没被灭,这弟弟谋反如果成功,那么老家吴国也回不去了,因此,吴王阖闾立刻带大军回到吴国平叛,留下了伍子胥和孙武坚守,之后这二位也扛不住撤军了。

吴国之所以会撤兵,还是因为吴国毕竟是小国,短时间之内没有办法消化掉楚国这样的庞然大物,其次,战争的胜利也是靠突袭才取得的。同时又太放纵士卒了,让他们在楚国首都搞得是乌烟瘴气。失去了原本的战斗力,加之后院起火,不得早早离开楚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