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掌控皇帝,誅殺朝廷重臣,卻爲何百般討好這位60歲的老頭?

一、李淵襲破長安城

唐高祖李淵,並非許多人認為的那般,彷彿啥都依靠兒子,須知歷來大一統朝代的開國帝王們,都屬於雄才大略的人物,只不過李淵“倒黴”,他家二郎李世民,比他還雄才大略,完全壓住了他的光環,以至於被嚴重忽略了。

所以,這隻能算是“歷史的玩笑”,因為李淵的遭遇是獨一份,皆知漢武帝很牛,但同時也都知道開國帝王叫劉邦!明朝的朱棣威武,可比起朱元璋來顯然就差了一截,宋朝的趙光義就更不要提了,跟哥哥趙匡胤比起來,根本不是一個水平線的。

李淵掌控皇帝,誅殺朝廷重臣,卻為何百般討好這位60歲的老頭?

那隋朝的楊廣呢,更是“玩”丟了江山,李淵便親手拿走楊廣的皇位,然後交給了楊廣的孫子……那位有話說了,啥?不是李淵自己稱帝了嗎?對啊,要想明白這事,還是先回到李淵攻破長安城時,咱慢慢來說……

公元617年李淵千里奇襲長安城。一時間長安城外大兵壓境,長安城裡亂成一鍋粥。由於隋煬帝楊廣沒在長安,留下孫子代王楊侑看守。所以李淵先派來了說客,勸說楊侑投降。當時的楊侑才13歲,早就傻眼了,根本不知該怎麼辦,所以只能看著陰世師和骨儀。

李淵掌控皇帝,誅殺朝廷重臣,卻為何百般討好這位60歲的老頭?

因為長安城的實權,都在他倆手中。陰世師和骨儀怒斥李淵,表示只要我倆在,就誓死不降!就這樣李淵開始攻城了,由於隋朝已民心盡失,將士也根本不賣力,很快長安就被李淵攻破了!這時卻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就在長安城被攻破後,當時的楊侑是躲在自己東宮太子府裡,身邊只有一位侍讀跟著,其餘人都逃跑了。兩人正提心吊膽間,外面大亂,只見李淵帶著親兵殺氣騰騰地進來了……

李淵掌控皇帝,誅殺朝廷重臣,卻為何百般討好這位60歲的老頭?

二、李淵堪比“曹孟德”

楊侑瞅著李淵,嚇得魂飛天外。哪料突然間,一聲哭泣響起,再看李淵“撲通”一下跪倒,一把抱住楊侑,開始嚎啕大哭起來,那哭得叫情真意切哦。所有人都懵了,楊侑更是如同做夢,李淵這是要幹啥?

不久後,李淵似乎哭夠了,態度謙卑地告訴楊侑:代王,這裡不是你的家,你的家應在大興殿!說完,也不管楊侑同意不同意,就把楊侑“簇擁”出東宮太子府,直奔隋朝皇帝才能居住的“大興殿”,在李淵的主持下,楊侑當了隋朝的皇帝,史稱:隋恭帝!

李淵掌控皇帝,誅殺朝廷重臣,卻為何百般討好這位60歲的老頭?

那楊廣呢?當然還活著,一年後,也就是公元618年才被殺,那時李淵才露出真面目,自己稱了帝開國大唐,也就是說,李淵玩了一年的“挾天子令諸侯”的遊戲。

看完這段出自《舊唐書》的史料,筆者都懷疑李淵是不是認真研究過“三國”,因為李淵的這些手段,幾乎都在克隆曹操。把皇帝攥著手心後,隨即李淵就開始誅殺對隋朝忠心耿耿的大臣們了!

李淵掌控皇帝,誅殺朝廷重臣,卻為何百般討好這位60歲的老頭?

第一個被殺的是陰世師,因為陰世師殺了李淵兒子:李智雲。那是李淵起兵時,當時秘密通知李建成,帶著弟弟們趕緊逃回太原。由於李智雲才14歲,沒被帶走,只有李建成和李元吉逃走了。

當時李淵還認為,不管怎麼說我跟楊廣是表兄弟,再說一個14歲孩子,應不會被殺,因為他啥也不懂呢。但哪料陰世師下令殺了李智雲。為這事李淵傷心了好久。所以為何李淵見到楊侑後,能哭的那麼“情真意切”,估計是想起了自己的兒子。

李淵掌控皇帝,誅殺朝廷重臣,卻為何百般討好這位60歲的老頭?

第二個被殺的是骨儀,因為是他下令挖得李淵祖墳……而其餘人,李淵都基本上沒有動,因為李淵殺這兩人的理由,表面上看都跟“反隋”無關,因為都屬於必須要報的血海深仇。

但實則卻藏著妙招,一則是殺雞儆猴,威嚇其他人,二則就是配合李淵完成了“從反隋到擁隋”的轉變——看,是不是像曹操的手段?

李淵掌控皇帝,誅殺朝廷重臣,卻為何百般討好這位60歲的老頭?

如同曹操一樣,李淵知道如今還不能當皇帝,這大隋江湖中還有許多強大勢力,比如李密的瓦崗山、還有王世充、竇建德等。所以李淵掌控皇帝,誅殺大臣,真正的用意是要把依然忠於隋朝的人物和勢力,統統抓到自己手中。

所謂“鳥無頭不飛”,忠於隋朝的勢力中誰是“鳥頭”呢?其實在李淵奇襲長安城過程中,就把目光鎖定住了一人,此人生於公元557年,在李淵奇襲長安的這一年整滿60歲。別看是個60歲的老頭了,但李淵清楚只要拿下他,忠於隋朝的勢力,便會紛紛倒向自己!

李淵掌控皇帝,誅殺朝廷重臣,卻為何百般討好這位60歲的老頭?

三、這位60歲的老頭,太彪悍

此位60歲的老頭,名叫:屈突通,後來在“凌煙閣24功臣”中,排在第12位! 還在李淵奇襲長安之前,為了迷惑李密,曾親自給寫去一封信,對李密大加吹捧,並表示,我不行了,你李密得了天下後,千萬別忘了我也姓李!

當時李密興奮的大叫道:“唐公見推,天下不足可定!”安撫住李密後,李淵這才奇襲長安,但半路中卻遭到了屈突通,差點葬送了他的奇襲長安。

李淵掌控皇帝,誅殺朝廷重臣,卻為何百般討好這位60歲的老頭?

那是李淵破了霍邑後,就迎來了屈突通。不但李淵清楚其能力,他所有手下也都清楚,因為屈突通是出了名的彪悍,徵過高句麗、揍過楊玄感,射得一手好箭,堪稱百發百中,最讓人敬佩是人品端正,楊堅都曾領教過,最後只得說:“是朕不明道理,朕錯了還不行……”

李淵雖謹慎,但還是遭到了失敗,一連幾天損兵折將,根本打不過不算,內部還發生了分歧。李世民率先意識到屈突通太彪悍,不能再打了,還是奇襲長安要緊。裴寂卻堅持必須要打掉屈突通,因為他太彪悍,萬一咱沒攻下長安,他再領兵救援,我們腹背受敵,非敗不可。如今就看李淵如何決斷了,畢竟哪個都言之有理!

李淵掌控皇帝,誅殺朝廷重臣,卻為何百般討好這位60歲的老頭?

李淵思索良久後,下了一妙招,留下劉文靜,拼死纏住屈突通,其餘人馬甩掉屈突通攻擊長安。如今,李淵手握長安城,立刻一面圍攻屈突通,一面派出屈突通家僮,去報平安,表示:你在長安的一家老小非常安全,都熱切盼你回家團圓!

結果,屈突通一刀斬了家僮,隨後帶上一部人馬,打算去跟洛陽的楊侗匯合。哪料卻中了埋伏,兩軍一對陣,卻見他的兒子屈突壽跑了出來,勸老爸回家!屈突通急眼了,彎弓搭箭就要射,嚇得屈突壽慌忙逃回,他清楚老爸的箭法有多高。

李淵掌控皇帝,誅殺朝廷重臣,卻為何百般討好這位60歲的老頭?

眼見屈突通如此對隋朝忠心,這要換一般人就要痛下殺手了。可李淵明白,只要感化了屈突通,就等於感化了一大波終於隋朝的勢力,不然自己又是掌控皇帝,又是誅殺大臣,這些手段還有啥作用?

於是李淵對屈突通圍而不打,天天派人大喊口號,比如“兄弟們,跟著屈突通出了潼關後,你們就回不了家啦”…… 屈突通手下兵士,開始一波跟著一波,最後搞得屈突通成了光桿司令般,左右沒人了。

終於屈突通萬般無奈下,對著楊廣所在的揚州方向,三叩九拜大哭道:“臣力盡兵敗,沒有辜負陛下,天地神只,實所鑑察 。”就這樣彪悍的屈突通,在60歲時,投降了李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