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經濟學原理,產自2400年前的中國

供給經濟學原理,產自2400年前的中國

陳 貴 京WORK-北京碼頭智庫創始人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企業管理創新研究所所長

2018年6月1日,由京WORK-北京碼頭智庫平臺和發現雜誌社聯合舉辦的“北京碼頭智庫第十七次頭腦風暴——新時代媒體智庫與企業話語體系傳播策略”座談會在京WORK—北京碼頭舉行。

供給經濟學原理,產自2400年前的中國

京WORK-北京碼頭智庫創始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企業管理創新研究所所長陳貴做了主題發言。陳貴指出,中國經濟學界要主動參與全球貿易治理體系構建,講好中國故事,貢獻中國智慧,主導國際貿易話語體系,提升中國話語能力和話語權。其實,供給經濟學原理,產自2400年前的中國。但是由於我們不善於傳播,沒有主動傳播,供給經濟學原理產於中國這一史實,並不為世人所熟知。

供給經濟學原理,產自2400年前的中國

西方新供給學派代表人物,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里根政府時期減稅政策顧問阿瑟·拉弗,他的著名供給學派奠基性理論,“拉弗曲線”定理,即:設定0-100%稅率,政府稅收均為0。其實,在中國2400前,周朝代屬國魯國孔子重要弟子,名字叫“有若”,可以成為“有若定理”,兩個人思想是一脈相承。

供給經濟學原理,產自2400年前的中國

《論語》中記載,“魯艾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何之?有若對曰:盍徹乎?”。艾公曰:現在是“十分抽二”稅率都不能解決財政虧空呀。“徹”,指的是周朝代現行的是“十分抽一稅率”。有若則強調唯一的辦法,減負減稅,放水養魚,激活主體,薄賦稅則民強,民強則國家強,加稅,反而會適得其反。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踐中,學者們鼓吹西方供給學派理論,其實,理論產自兩千多年前的中國!讀半部《論語》治天下,拉弗曲線定理,是1974年誕生的,非常遺憾,改革開放的時候,我們的經濟學家並不知道自家有“有若定理”。

稅種、稅制、稅率,科學合理有效是治國理政重要抓手,提升國家管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重要支撐。參與全球治理能力體現在與理論制度體系創新,不能“耕了西方的地,荒了自家的田”,要有生活也要有概念,有實踐更要有理論,有時代更要有思想。

供給經濟學原理,產自2400年前的中國

1918年,北大蔡元培校長成立“新聞研究會”,開啟中國新聞學研究。話語體系,為話語權服務,也是話語權的基礎,就是以話語為載體表達自己的理論和思想,捍衛自己的話語權利。話語權指說話的能力,控制輿論的水平。話語體系傳播能力,是軟實力和巧實力體現,就是解決“有理說不出,說了沒人聽,聽也沒聽懂”問題。

有劇本,有編劇,有導演,有演員,有市場,才有好戲。 落後就要捱打,貧窮就要捱餓,失去話語權就要捱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