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市場慘不忍睹!國泰基金66.52億巨額虧損 遭投資者瘋狂吐槽

公募市场惨不忍睹!国泰基金66.52亿巨额亏损 遭投资者疯狂吐槽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石省昌 陳鋒 北京報道

東方財富網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泰基金以淨利潤虧損66.52億元慘淡收場,旗下多隻基金表現堪憂,令投資者不滿。

“因為市場整體不好,我們重權益投資,但是今年的市場慘不忍睹。”國泰基金內部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虧損被吐槽

9月4日,一名投資者在股吧上發帖“各位,國泰基金公司今年整體投資不在狀態,基金大幅虧損,這不是個別基金經理的問題,是整個國泰公司投資研發決策錯誤,所以大家不要過多責怪基金經理,因為基金經理的投資可能也要聽從投資決策層的,選股自主性也許不大。大家覺得不好可以換其它基金,就不要罵經理了。”

在一場對懟戰中,國泰基金的虧損被進一步曝光。

“感謝某位基金經理,在最艱難的時候拋棄我們,對我們心理打擊比較大,給我們煉獄般的磨難,讓我們更加堅強……我們會以全面健康靚麗的業績給他一個後悔藥,這可能是他職業生涯的一個敗筆。”9月4日,財經博主曹山石在社交媒體上爆料稱,利亞德被公募砸盤後,公司董事長怒懟基金經理。

但是數據顯示,基金實際上在二季度對利亞德進行加倉,持倉由1.53億股提升至2.86億股,持倉比例由15.02%提升至18.32%,無奈股價“跌跌不休”以及賣方市場的不看好,最終釀成今日的“不歡而散”。按照2018年半年報預估,持倉量靠前的國泰基金虧損2.78億元。

國泰基金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三季度以來,隨著市場情緒的持續走低,前期表現較好的強勢股補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泰基金的業績。但從中長期來看,其選擇股票的邏輯並沒有變化,如果基本面切實發生變化或是估值到了不合理區間,國泰基金會擇時減持,如果僅僅是交易層面的原因,不會因為市場短期的錯誤判斷而盲目斬倉。

但是近期國泰基金因遭遇閃崩股,損失慘重。

7月31日,宏發股份(600885.SH)發佈2018年半年報,公司淨利潤3.67億元,同比下降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7753萬元,同比下降127.29%。公司股價隨後閃崩跌停,截至收盤宏發股份報收22.56元,跌幅10.01%。

根據宏發股份半年報,截至2018年6月30日,宏發股份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有多家機構持股。其中,國泰金鷹增長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持股1526.94萬股,佔流通股的2.050%,是第5大流通股東。國泰價值經典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LOF)持股1126.51萬股,佔流通股比例為1.513%,是第7大流通股東。

其實這兩隻基金分別早在2017年一季度和二季度時就持有宏發股份,此後隨著該股股價上漲更是頻頻加倉。根據持股市值和持股量計算,兩隻基金持有宏發股份的成本均為29.92元,這與9月13日宏發股份19.12元的收盤價相比,虧損了36%。

另據Wind顯示,截至6月30日,國泰基金旗下6只產品,合計持有宏發股份超3296萬股,按照7月31日跌停估算,國泰損失超8200萬元。7月份以來,宏發股份已經下跌接近24%,並且短期內毫無企穩跡象。從7月31至9月13日,國泰基金浮虧近2億雲。

面對基金公司的大面積業績虧損,券商資管資深人士李賀認為,上半年基金乃至整個資產管理行業在多方因素的擾動下,呈現出風險偏好收縮的特徵,甚至出現過度悲觀的預期。在市場表現方面,如權益市場主要指數均較大幅度向下調整,上證綜指、滬深300等跌幅均在10%以上。在配置資產結構方面,偏股型基金抱團行業板塊的現象較為顯著,餐飲旅遊、醫藥及食品飲料在上半年各行業板塊中漲幅居前,明確抱團大消費主題可以顯見資管機構的情緒及防守型策略。

“市場悲觀情緒擾動來自多重因素。基本面層面的經濟數據表現不佳、中美貿易摩擦升溫等,市場層面的CDR超級獨角獸登陸A股、股票質押強制平倉的擔憂等以及政策層面的監管趨緊等綜合在一起,持續負面信息的刺激給資管機構帶來的心理層面影響更加突出,易導致超過客觀必要性的操作。”李賀說。

國泰基金回覆《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當前階段,市場逐步走出底部區域仍需耐心,經濟下行壓力、金融和實體高槓杆去化、中美貿易摩擦等仍構成市場的制約,中期仍待這些問題的逐步化解或明朗,市場才可能走出紮實的上漲行情。

基金經理受質疑

“國泰基金太垃圾了,沒一個好的!我已經對申美女徹徹底底失望了!分批買入的,還虧25%!不可思議!”8月29日,一名投資者在股吧如此抱怨。

申坤2010年4月加入國泰基金,歷任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2015年6月起任基金經理,至今僅有3年多,目前管理者3只基金,但市場表現難以讓投資者滿意。其管理的國泰成長優選年內下跌超過33%、國泰江源優勢下跌超過了22%,表現都不及中等水平。

從申坤管理的3只基金看,國泰金鑫是跌幅最大的主動管理型產品,該基金年內的復權淨值增長率跌幅超過30%。根據業績表現,一季度該基金僅是小幅下跌,但二季度跌幅突然加大,為16.95%,遠超同類均值下跌9.18%的水平。進入到三季度,其淨值繼續大跌,在同類產品中排名墊底。

從前十大重倉股看,該基金一季度時還較為分散,但到了二季度,華帝股份、索菲亞、海信科龍等家居家電類個股就佔到了7只,另外2只個股分別為白酒和保健行業個股,只有第一大重倉股為鋰電行業的天齊鋰業。國泰金鑫二季報顯示的多隻重倉股走勢皆為下跌,比如第一大重倉股天齊鋰業,該股在二季度就下跌了15.52%。

國泰成長優選二季度前十大重倉股與國泰金鑫相似,除了8只大消費行業個股外,還有天齊鋰業和林洋能源。這些個股在三季度裡繼續大跌。

申坤管理的國泰成長優選,由於管理規模高達47.67億元,是國泰基金旗下除了貨幣基金以外,規模排名第二大的基金,但也成為該公司今年上半年淨利潤虧損最多的基金,單隻基金就虧損了9.82億元。

國泰江源優勢精選混合也是申坤管理的一隻混合型基金,但該基金在今年3月份才成立。截止到9月13日,該基金已經下跌了22.25%。

“下半年權益類肯定還是繼續做,另外債基可能會有動作,不過年底吃飯行情不知道能不能出現。”國泰基金上述內部人士表示。

國泰基金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雖然申坤過往業績不錯,但今年以來業績相對不佳,相對排名也暫時落後。今年以來業績不佳的原因,主要是今年以來市場呈現震盪下跌的局勢,滬指跌幅近20%,申萬28個一級行業全線下跌, 跌幅最大的綜合行業下跌超37%。國泰成長屬於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倉位不得低於 60%,國泰金鑫屬於股票型基金,股票倉位不得低於80%,因此受到整體市場的影響較大。此外,前期政策調整導致光伏行業受到重大沖擊,使基金重倉股大幅回撤。

“我們已經及時控制了相關股票的持倉,但基金淨值仍難免遭受一定損失。”國泰基金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