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笔?!奔驰、比亚迪的汽车面临淘汰?

日前,比亚迪公布了8月新能源销量战绩榜。战报显示,8月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20845辆,首破2万大关,同比暴增85%。其中,新一代唐8月销量10048辆,环比增长42%,月销量首次突破1万辆关口。

败笔?!奔驰、比亚迪的汽车面临淘汰?

即使在目前新能源车市场还处于疲软时期,但比亚迪新能源车还是以这样傲人的销量成绩稳坐国产新能源汽车"一哥"。

不过,这边新能源汽车战况喜人,另一边曾经势头很足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腾势"就显得十分惨淡了。

同样是新能源汽车,腾势汽车可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

20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与世界豪华车制造巨头德国戴姆勒共同设立的合资企业,腾势汽车就此诞生。

比亚迪拥有业界领先的动力电池技术和驱动技术,戴姆勒拥有历史悠久、享誉世界的整车制造科技,而腾势汽车则是整合了比亚迪和戴姆勒双方的技术、工艺、设计等资源,通过双方优势,极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致力于为消费者生产便利舒适、高级别安全性、世界级精良制造工艺的电动乘用车,改善车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汽车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败笔?!奔驰、比亚迪的汽车面临淘汰?

尽管腾势大有来头,但8年来销量却令人唏嘘

2014年秋,腾势首款纯电动车正式上市,据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腾势售出2888辆,到2016年,腾势全年销量2287辆,同比下降21%。2017年,腾势表现有所好转,销量达到4713辆。不过,今年前3个月腾势销量为零,仅4月售出287辆,公司成立至今8年来累计销量刚刚突破一万辆。这样的成绩可以说是相当惨淡了。

腾势为何销量不景气?原因有很多

其一是价格,由于腾势定位高端,补贴之后价格仍然高达30多万元,让很多消费者对这个新品牌望而却步。尽管腾势有着比亚迪成熟的电动车技术,又有奔驰的高端销售渠道,但对市场而言,这个价位买一款国产电动车,消费者很难接受。

其二是产品,从2010年腾势汽车成立至2018年,腾势8年时间仅推出了一款经过两次改进的车型,与其他车企推出的新能源车型数量相比,腾势就已远远落后了。

其三是电池,腾势500目前还在使用磷酸铁锂电池,这种电池优势是安全,但是能量密度低,被业界认为是适合在公交大巴车上使用的电池。单从产品技术升级的角度来看,这项技术和现在电动汽车普遍使用的三元锂电池各项指标相比相差很多。

其四是设计,腾势500的整体造型毫无亮点,只能用一般来形容,更有有消费者直言"30万的车长的跟8万似的",这颜值和高昂的价格严重不匹配。

其五是合资公司的"资源分配",腾势是比亚迪与戴姆勒共同设立的合资企业,双方可以说是各取所需,并没有把自己最好的资源投入到腾势中。如今,比亚迪和戴姆勒对自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了新的规划,腾势翻身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

败笔?!奔驰、比亚迪的汽车面临淘汰?

腾势"岌岌可危"

自第一代车型上市开始,腾势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数据显示,腾势2014至2016年三年分别亏损2.6亿元、5.7亿元、13亿元,加上2017年亏损的4.8亿元,四年共计亏损26.1亿元,年均亏损6.5亿元。即使是在补贴红利期,各大车企纷纷盈利时,腾势也依然处在亏损状态。

今年5月28日,比亚迪与戴姆勒再次对腾势分别增资4亿元,这次增资可以让腾势进一步降低资产负债率,增强运营资金周转能力,但就目前看来,这次获得的8亿元并没有打算在新车型开发、产品结构调整以及技术提升等影响销量的关键领域进行使用。如果比亚迪和戴姆勒还不重视腾势目前在市场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那么亏损必定还将持续,腾势的最终命运只能是被淘汰了。

败笔?!奔驰、比亚迪的汽车面临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