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控股跌跌不休,背後的原因在這裡

本文共計1078個字,閱讀大概需要3分鐘。


從8月中旬開始,騰訊控股的股價走勢就一直在持續下跌。今早的開盤中,騰訊控股延續頹勢,刷新 8 月 16 日所創 52 周低位 319 港元,創出 309 港元新低,截至發稿,報 310 元。


騰訊控股跌跌不休,背後的原因在這裡


政策原因:


8月30日週四晚間,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通知顯示,國家新聞出版署將對網絡遊戲實施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絡遊戲上網運營數量,探索符合國情的適齡提示制度,採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

8月31日早間開盤,騰訊股價直接跌去5%。

此前,據知情人士稱,出於機構重組原因,中國監管層已凍結遊戲版號審批。監管機構還表示,對部分遊戲中的暴力及賭博內容感到擔憂。

騰訊總裁劉熾平此前在分析師會議上承認了騰訊遊戲整體面臨一些麻煩。

騰訊2018年Q2網絡遊戲收入同比增長6%至252.02億元,但由於受到政策因素影響,騰訊二季度網絡遊戲收入已經環比下跌了12%。

該項增長主要反映騰訊遊戲《王者榮耀》及《QQ飛車手遊》收入的增長。

這也是繼2017年四季度後,騰訊網絡遊戲業務再次出現環比下滑。

另外,騰訊收購投資了很多公司在做生態,但生態短期很難形成共生效應。比如微信給京東導流,而反過來京東並沒有幫助微信實現增長;比如騰訊投資剛剛上市,股價破發,負面輿情不斷的拼多多;這或多或少都影響了投行對騰訊控股的市場預期。


騰訊控股跌跌不休,背後的原因在這裡



外界因素

其次,今年以來,中國的宏觀經濟環境發生了三次重大轉變。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政府宣佈“因知識產權侵權問題對中國商品徵收500億美元關稅,並實施投資限制”,中美貿易戰升溫,外需動盪導致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加大。

2018年5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6.35技術平臺,之後僅三個月,就接連跌破6.4、6.5、6.6、6.7、6.8五個關口,貶值幅度高達7.5%。加之央行開年後陸續三次降準,通過MLF大量投放基礎貨幣,進行定向放水。

此外,作為京東的大股東,京東股價在兩個交易日下跌了16%,騰訊也受到波及。

因此,關於騰訊控股價格連跌,雄心財經總結為:

1、股價處於高點,去年漲幅太大。去年股價暴漲超1倍,市值直接增加2萬億港元,公司體量翻了一倍還多,去年收盤時,騰訊市值高達4914億美元。

2、大股東減持,催生高位減持風向。3月22日,騰訊控股第一大股東Naspers向投資者公告,將出售至多1.9億股騰訊股份,相當於騰訊全部已發行股本的2%,這將把其在騰訊的股份從33.2%減少到31.2%。


騰訊控股跌跌不休,背後的原因在這裡



今年以來,馬化騰的首富位置幾度被擠掉。今年以來,隨著騰訊股價不斷走低,步入熊區,馬雲在7月超越馬化騰登頂中國首富,更是在17日超越印度大亨穆克什·安巴尼再度成為亞洲首富,此後隨著騰訊股價回穩,馬化騰重掌中國首富寶座;隨著時間來到8月,恆大股價單月暴漲近40%,許家印身家水漲船高,時隔8個月重新回到中國首富位置。目前,馬化騰身家已不足400億美元,再次將首富位置讓給許家印。福布斯實時數據顯示,許家印身家394億美元,馬化騰和馬雲身家382億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