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型人格」並沒有蔣方舟說的那麼簡單。

「討好型人格」並沒有蔣方舟說的那麼簡單。

前段時間,蔣方舟在《奇葩大會》上分享了一段關於自己是如何克服「討好型人格」的演講,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和關注。

蔣方舟在演講中,提到自己把自己判定為討好型人格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在生活中儘量避免衝突,即使自己不喜歡對方的言論或者行為,也不會表達出這種情緒。

「討好型人格」並沒有蔣方舟說的那麼簡單。

然後她講到自己的自我改變行為,是去東京住了一年,在一個突然各種社會關係都減少的環境中,逐漸擺脫了原來的心理束縛,終於在一次罵人的過程中,她感覺到了自我解放,認為自己終於擺脫了「討好型人格」。

這讓我想起俞飛鴻之前在《十三邀》中講到的自己的故事。

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畢業後在北影留教,但她似乎感到壓抑,孤身去美國留學。

終於在留學的第三年,在馬路上差點被一輛車撞倒的時候,她用了平生所學的所有髒話去謾罵。

這個和蔣方舟說的例子特別的相似。

看了那段演講的人,會把這個話題看作是一個心理學範疇的問題,而其實,在心理學中,無論是邁爾斯·布里格斯16項人格還是20世紀60年代由南美洲智利的心理學家 Oscar Ichazo九型人格,「討好型」都不是其中的一個分類。

也就是說,相比嚴謹的定義,「討好」更像是我們自我感知到的一種體驗,而這種「體驗式的定義」在蔣方舟的演講中,十分的明顯。

很明顯,她所謂的「討好」,具化到生活中,是不耐煩,是不爭辯,是不表達,而這種「情境」,其實是每個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小孩子都會遇到的,小孩子不想寫作業,但不敢說,大人們不想開會,也不敢說。

所以與其說這是一種「討好」,不如說是一種「隱忍」。

有的人隱忍度高,有的人隱忍度低,有的人敏感,對這種不舒服的感受力強,或者是因為自己到了某個可以選擇不隱忍的階段,把這一部分從人際關係中摘出來剔除掉。

在某種程度上,演講者口中的討好和拒絕討好,只是自我涵養和對長期生活環境中人際關係反應的一種突破罷了,並不是真的存在某種疾病。

而她對討好型人格的定義,還處在「個人性格」的範疇,而真實的討好型人格,並非如此。

心理學上有個接近的定義叫做「討好者」,真正的病態討好,有下面幾個行為:

首先,「討好者」並沒有這麼輕鬆,很多病態的討好已經進入了非正常,不可控的範疇。

常見的有被家暴的人幫助家暴者隱瞞家暴的事實,即使被家暴ta也覺得是應該的,是自己不夠好,且從來沒想過離開。

比如陷入一段虐戀中的人,即使對方百般虐待自己,自己也不想結束這段關係。

比如在被人看來ta深受原生家庭的困擾,而自己卻意識不到,成人後依然對原生家庭的父母或者姐妹百般奉獻,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

其次是,很多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自己也意識不到這是不正常的,即使意識到,有的人也無力改變。

他們一般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都比較低,具有「低自尊」的一切特徵,一切出了差錯,都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比如失戀了,會覺得自己不夠好,對方才離開自己,比如失業了,是覺得自己能力不行。

而真相有可能是對方是個花花公子,而你的公司只是在調整業務。

但他們意識不到或者是不回去相信真正的原因,只會百般為難自己,陷入一個自我評價的困境。

最後,很多人其實不知道,擁有這種性格的人,很多還經常處於焦慮和抑鬱的狀態。

人是經不住每天自我反省的,如果你每天都在為難自己,最後極有可能變成焦慮症或者抑鬱症。

而這種現象的解決辦法,也沒有蔣方舟說的那麼簡單。

前段時間,我們還在奇葩大會上看到劉可樂關於躁鬱症的演講,其實我很欣賞她的勇氣和自我救贖。

但如果你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她所得到的及其專業的心理醫生的幫助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的資源,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花一年的時間去國外調整自己。

雖然每個人都是自身經驗的囚徒,但首先是你有的資源別人未必有,其次是你所提到的自救方式,未必是真正有效的。

最後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話,覺得很有道理,分享給大家:

“@蔣方舟 在 #奇葩大會# 講了 #討好型人格#,成了一個聽熱門的話題,@簡單心理 也隨即發了相關科普文章。看了她的演講,感覺稍微有點複雜,在這裡一吐為快吧。

雖然我認可蔣方舟藉著奇葩大會和大家探討討好型人格的問題,但我不太喜歡她將這個問題簡單化浪漫化的呈現。她說改變自己討好型人格的方式就是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呆一年,並且回國之後就學會罵人了。這樣的神奇轉變在路人看來固然是有趣好玩,但是在現實中並沒有參考價值,也可能誤導人們對於討好型人格的理解。

真實的情況是,心理諮詢中討好型的人經常出現,而且討好行為給他們帶來的痛苦是非常大的,包括臨床上的焦慮和抑鬱。如果回溯產生原因,這樣的討好行為和原生家庭以及成長中的人際關係經歷有很大關聯,而且來訪者十有八九經歷過某種形式的人際關係創傷。

討好的本質是交換和需求滿足,是人際關係中的一種合作方式。我們通過提供他人所需,建立良好印象來滿足自己的目的,例如討好心儀的姑娘,討好即將簽單的客戶。在東方文化裡,討好也是面對長輩和權威時必要的禮儀。所以討好型人格這個標籤,蔣方舟選的非常取巧,因為實際上每個人都多少可以被視為討好型人格。

但是真正受到討好型人格困擾的人們,並不僅僅是包容對方,不表達情緒和怕起衝突。病態討好行為的背後,可能是嚴重受損的自我認知和自尊水平。

表達自己想法感受,維護個人界限和利益,是心智健康的成年人自然會去做的事情。如果一個人無法做到這些,並且是不加區別地在所有社會關係裡都無法做到,往往是長期塑造甚至關係虐待的結果。

病態的討好者,會無法描述自己的情緒感受,無法體驗憤怒和難過,用強烈的自責和自我批判來壓抑個人需求,在關係中選擇對自己極為不利的相處方式。我所幫助過的討好型的來訪者,有的成為家暴和情感操縱受害者,有的因為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活深陷抑鬱,有的對自己的厭惡和否定強烈到產生自我傷害行為。

而這些現象背後,往往站著許多缺乏良知的父母,老師,同學或者伴侶。為什麼說缺乏良知呢?問題有這麼嚴重嗎?絕對有!因為病態的討好型行為極少出現在“無知型”原生家庭,也就是那些不懂得怎麼教育孩子,所以撫養過程中犯了一些常識性錯誤的家庭中。會讓一個人產生病態討好行為的關係裡,往往存在著刻意的、持續的、缺乏反思和悔過的關係虐待。

這些情況都是我在和來訪者的工作裡需要逐一面對,梳理和克服的,過程非常艱難,有時候也讓我感到憤慨無比。所以當我看到蔣方舟用這樣輕佻的方式去描述討好型人格以及自己的改變過成時,會感到十分不適。那種感覺就好像是當我們探討自閉症的時候,一個人說自閉症要變好,你只要多參加社交活動就好了一樣。這樣的表達,傳遞出的是對這個問題的不瞭解,以及對真正受困於這個問題的人群的忽視和不尊重。

蔣方舟的演講,我覺得像是用輕描淡寫的方式勾勒出一個人人都可以共鳴的標籤,用下大包圍的方式引起所有熱門討論和點贊轉發。如果你真的在乎這個問題,那麼在探討之前是不是也應該做些功課,請教一些心理學專業人士,把這個問題講透徹一些,深入一些,把改善的方法講得科學一些,似乎才是對這個問題認真負責的態度。

你可能說我這樣是不是太挑剔,別人只是說說自己經歷,幹嘛這麼認真。我覺得名人比普通人更有話語權,所以當名人在探討關乎身心健康的話題時,自然需要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如果她是個普通人,站在臺上分享自己的故事,我覺得那是勇敢。但是她是個名人,她的觀點會因為她的名氣而更容易影響大眾,所以她對與這類問題的言論必須儘可能的科學謹慎。

你也可能會說我這麼批評是蹭熱點,內心陰暗,或者太挑剔。實際上我講這些的動機全部都是出於愛,對我的來訪者們的愛。我是和他們一起分享各種心靈痛苦的人,我太知道他們委屈、傷心和絕望的體驗。所以我不忍心看到他們所面對的問題,被用這樣一種毫不費力的方式勾勒出來。

你可以隨便談論你自己的心路歷程。但是當你試圖去概括所有人的心理問題時,最好知道自己到底在說什麼。”

希望大家能夠區分一下心理學範疇內的「性格」「情緒」和「病態」的區別,如果你覺得自己克服不了,這並不可恥,不妨求助專業的人來幫助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