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少年將軍,都是年紀輕輕就開始征戰沙場的戰神

第四名、關興21歲為龍驤將軍為父報仇

關興,是三國時期的一個人物,是三國蜀漢時期的官員、將軍,也是著名將領關羽的兒子。在名著《三國演義》中,關興是關羽的兒子,並且是長子,而關羽的真實長子——關平,在《三國演義》中被塑造成關羽的養子。在小說中,關興是一位能夠上戰場英勇殺敵的猛將,和張苞是好兄弟,共同為蜀漢的興復大業做出貢獻,同時,因為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和關興都被吳王孫權殺死,所以,關興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便是為自己的父親、兄長報仇,所以,三國關興最主要的成就便是——“關興報仇”。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少年將軍,都是年紀輕輕就開始征戰沙場的戰神

雖然最後關興因為迷路而沒有很好的、很順利的報仇,但是,關興能夠自己殺入敵人的境地,已經是很厲害了。最後,關興在一位老人的幫助下,成功的將敵人潘璋殺死。之後,三國關興便一路“斬妖除魔”,成為諸葛亮北伐曹魏的主要將領之一。最後,在諸葛亮第六次北伐之前因病去世。

第三名、薛丁山17歲隨父出征

小說演義人物,其歷史原型為唐朝名將薛仁貴的兒子薛訥。母親柳金花。娶樊梨花竇仙童陳金定為妻,曾率軍平定西涼西突厥),後因其子薛剛元宵夜酒醉打死皇子驚死高宗被武則天

下令處死。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少年將軍,都是年紀輕輕就開始征戰沙場的戰神

薛丁山徵西,故事梗概是這樣的:唐貞觀年間,薛仁貴因徵東有功,被封為平遼王。由於與皇叔李道宗結怨,薛仁貴被陷下獄。危急之際,西涼哈迷國犯境,徐茂公力薦薛仁貴掛帥征戰,從而逃過此劫。薛仁貴徵西,誤中圈套,被困鎖陽城,為蘇寶同飛鏢所傷。當他傷重昏迷、魂遊地府之際,得知兒子薛丁山尚在人間,並知自己與兒子有一段難解死結。唐高宗見出征不利,徵召能人掛二路元帥。薛丁山請纓,以無敵之勢奪得帥印,與母親及妹妹出發西征。途中遇竇家兄妹攔路,薛丁山為求脫身,假意答允竇仙童的婚約,並招攬旗下,同往解救父親之危。薛丁山殺死蘇寶同,救出了父親薛仁貴。但薛仁貴卻不滿於薛丁山陣上招親,於是將之鎖入天牢,以示懲戒。蘇寶同的死訊傳至哈迷國,群臣為之震驚,寒江關關主樊洪悲憤不絕。樊洪有女樊梨花,貌美絕倫、智勇雙全、武藝高強。臨下山前,其師告知她與白袍薛丁山有一段前世姻緣。樊梨花與薛丁山陣前交鋒,一見鍾情。樊梨花裝敗退走,薛丁山欲乘勝追擊,被樊梨花所擒,薛丁山遂娶樊梨花為妻。在樊梨花相助下,薛丁山徵西成功。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少年將軍,都是年紀輕輕就開始征戰沙場的戰神

沙場硝煙,英俊少將,勇冠三軍。嘆玉面素袍,鐵石斷腸;柔情似火,冰霜冷對。甩髮披枷,英雄赴難,鐵鏈豈鎖凌雲志。憶往昔,疆場舞銀戟,酣暢淋漓。少帥如此神勇,引巾幗女傑盡傾情。惜白袍俊雅,風流倜儻;紅妝美豔,文韜武略。情恨綿長,蕩氣迴腸,美人終歸英雄懷。歷艱險,紅顏伴虎將,奇功偉業。

第二名、羅成13歲封燕山公

上千年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羅成是個帥氣英俊的美男子,是冀州侯羅藝的公子,不但相貌俊美,羅家槍法更是聞名遐邇,讓人不敢輕視,在隋唐好漢中羅成排名第七,羅成少年英雄,曾大破楊林的一字長蛇陣,槍挑靠山王,在揚州武科場更是技壓群雄,奪得天下武狀元,後來為大唐效力,被李建成等人陷害,馬陷淤泥河,亂箭攢心而死。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少年將軍,都是年紀輕輕就開始征戰沙場的戰神

羅成跟丁延平首次相識是在羅成去破一字長蛇陣途中的客棧,那時候,他們倆還都互不相識,只是丁延平偶爾談起了羅藝,羅成才說羅藝是他的家父,自此丁延平才說他跟羅藝是拜把子兄弟,羅成當即就認了義父,說羅成跟丁延平感情深,我不覺得,丁延平也就只跟羅成見過兩次面而已,他們兩個感情深,也只是中間有了一個羅藝這個人而已,可以說羅成剛開始確實是把丁延平當做長輩看待的,但無奈立場不同,一字長蛇陣中羅成也只能傷丁延平,保全自己和瓦崗。

大家都可憐丁延平,但我卻可憐羅成,為了瓦崗,他失去了家人,失去了朋友,失去了愛人,也失去了他原來的自己,若說真正害得他家破人亡的,是瓦崗,不是麼?

戰場之上,立場不同,就註定只能是敵人,敵人之間,若存有一絲婦人之仁,到頭來,只會害己。你們能夠深入到丁延平的內心,卻為何不能試著看看羅成的想法?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少年將軍,都是年紀輕輕就開始征戰沙場的戰神

第一名、多爾袞14歲為旗主領兵出征

多爾袞為清朝立下了兩件大功:一是擁戴福臨,鞏固了新的統治秩序;二是山海關之戰中運籌帷幄,擊敗了農民軍,佔領了北京城,開啟了清皇朝入主中原的歷史一頁。特別是他佔領北京之後,嚴禁搶掠,停止剃髮,為明崇禎帝朱由檢發喪,博得了北京士紳的好感,然後迎請順治小皇帝赴京登基,很快穩定了佔領區內的形勢。這些功績,在順治元年開國大典上均得到表彰,不僅給他樹碑立傳,還賜他大量金銀牲畜和衣物,並封他為叔父攝政王,確立了他不同於其他任何王公貴族的顯赫地位。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少年將軍,都是年紀輕輕就開始征戰沙場的戰神

在進行統一戰爭的同時,多爾袞也開動了整個國家機器,力圖使其正常運轉。對於吏治,可以說多爾袞是加意整飭的。除整頓舊官之外,多爾袞還注意選用新人。在民族關係和對外政策方面,多爾袞可以說是成功的。他首先繼承了乃父乃兄的政策,對漠南蒙古友好相待。科爾沁、阿霸垓、扎魯特、鄂爾多斯、郭爾羅斯、土默特、蘇尼特、翁牛特、喀喇沁、敖漢、奈漢諸部曾入關協助清軍作戰,多爾袞對他們優勞有加,封賞甚豐,後來雙方的封貢往還長期不斷。西藏和回疆也早與清廷建立了聯繫。統治西藏的和碩特顧實汗和達賴五世、班禪四世在順治二、三年間上表入貢,多爾袞也遣使攜禮物去慰問。順治五年,多爾袞又派人敦請達賴喇嘛進京,加強雙方的關係。是滿清入關統一的第一大功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