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那麼多錢買新CC,真的只是爲顏值嗎?

一汽大眾新CC 25.28-30.98萬元的價格基本上與老款持平,按理說應該算是正常的。不過,這個價格還是毫無懸念地被無數人“懟”。細想也正常。目前B級車市場殺得腥風血雨,終端優惠早已讓人忘了指導價這回事兒了。

花那麼多錢買新CC,真的只是為顏值嗎?

買CC看顏值沒毛病

首先要明確一點,買CC肯定是要看顏值的。換句話說,如果你覺得CC並不是那麼漂亮,甚至覺得還沒有邁騰漂亮,那麼什麼都不用想了,直接PASS掉。

花那麼多錢買新CC,真的只是為顏值嗎?

類似CC這樣的產品,在德系裡其實非常多,只不過大多為豪華品牌。以奧迪為例,A5/A7都屬於此類——原則上它們都是A4/A6的衍生品,但定位並不一樣。當然,價格、性價比等等這些也都不一樣。所以買CC的人,圖的就是這種所謂“優雅”的範兒,亦或者說“轎跑範兒”,怎麼說都行,反正就是感覺不一樣。這樣的車,如果你去跟走量的車去摳性價比,肯定是不用比的。

花那麼多錢買新CC,真的只是為顏值嗎?

花那麼多錢買新CC,真的只是為顏值嗎?你以為新一代CC只是邁騰的轎跑版?對於它的追求,不僅僅是“範兒”,更在於品質。

一汽大眾新CC 25.28-30.98萬元的價格基本上與老款持平,按理說應該算是正常的。不過,這個價格還是毫無懸念地被無數人“懟”。細想也正常。目前B級車市場殺得腥風血雨,終端優惠早已讓人忘了指導價這回事兒了。

當人們已經習慣十五萬(區間)買邁騰,二十五萬(區間)買奧迪A4L的時候,看到二十五萬起的CC,難免會覺得“貴”。

花那麼多錢買新CC,真的只是為顏值嗎?

花那麼多錢買新CC,真的只是為顏值嗎?

問題是,值不值?有人說買CC就是為顏值買單。大眾自己也一天到晚標榜“最美XXX”。那是不是意味著買CC就是衝著樣子去的,性價比其實並不高?

花那麼多錢買新CC,真的只是為顏值嗎?

買CC看顏值沒毛病

首先要明確一點,買CC肯定是要看顏值的。換句話說,如果你覺得CC並不是那麼漂亮,甚至覺得還沒有邁騰漂亮,那麼什麼都不用想了,直接PASS掉。

別看共享平臺,內飾也幾乎一毛一樣,但CC這種車與邁騰是有本質區別的。它更多地是滿足車主對車身造型的一種個性化或者叫特殊化需求。因此,如果CC最終賣成像邁騰這樣的量,這本身就意味著一種失敗(沒有達到設計初衷)。

花那麼多錢買新CC,真的只是為顏值嗎?

花那麼多錢買新CC,真的只是為顏值嗎?

類似CC這樣的產品,在德系裡其實非常多,只不過大多為豪華品牌。以奧迪為例,A5/A7都屬於此類——原則上它們都是A4/A6的衍生品,但定位並不一樣。當然,價格、性價比等等這些也都不一樣。所以買CC的人,圖的就是這種所謂“優雅”的範兒,亦或者說“轎跑範兒”,怎麼說都行,反正就是感覺不一樣。這樣的車,如果你去跟走量的車去摳性價比,肯定是不用比的。

花那麼多錢買新CC,真的只是為顏值嗎?

其實不光只是“範兒”,產品屬性與邁騰之間的差異還是有的。就比如CC吧,它的高速噪音控制得非常好,高速穩定性也更高,這一點就超過了邁騰。開CC跑長途是很舒服的。對這方面有需求或者注重的人,會自然體現出價值來。更何況,CC的價格,也並沒看上去的那麼“高得離譜”。

花那麼多錢買新CC,真的只是為顏值嗎?

首先,老款CC是有一定銷量的,這說明它受到了市場的認可。雖然今年以來銷量有所下滑,但這與車型老化不無關係。

花那麼多錢買新CC,真的只是為顏值嗎?

從性價比角度,不考慮優惠,新CC其實也比老CC有明顯提升。一個是尺寸空間更大。這個對於中國市場來說很重要,因為這意味著新CC也可以充當“家用交通工具”了,

關鍵是還沒有影響顏值,買車的顧慮會小得多。

花那麼多錢買新CC,真的只是為顏值嗎?

花那麼多錢買新CC,真的只是為顏值嗎?

第二是配置。尤其入門款,新CC標配了最關鍵的天窗,這無疑讓新CC的“可買門檻”(老CC因為沒天窗買入門款的較少)明顯降低。另外附帶增加的側氣簾、智能啟停、無鑰匙啟動等等,也都可以讓買入門款的人少些遺憾。

然後再與邁騰對比。CC的起價看起來比邁騰高多了(高6.29萬元),但這大多是因為配置差異導致的。如果將CC的入門款與23.49萬元的邁騰330TSI豪華型比較,會發現它們的配置大體相當(CC還是2.0T對邁騰1.8T),價格只多了1.8萬元而已。

花那麼多錢買新CC,真的只是為顏值嗎?

花那麼多錢買新CC,真的只是為顏值嗎?

當我們拿30萬元的A4L 40TFSI進取型與入門款的CC相比,配置上仍然討不到太多便宜。真要配置相當,得派出A4L 40TFSI的時尚型,指導價就已經到34.29萬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