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瑕】天才是這樣長大的,霍金小時候

【清瑕】天才是這樣長大的,霍金小時候

3.14是非同一般的數字,3.14也註定是個不平凡的日子。這一天是著名的數學國際π日,這一天是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誕辰的日子,這一天也成了當代物理學家霍金離開人間的日子。世界在為他祭奠,這一切是冥冥之中的生命奇緣,還是奇妙的科學耦合?

【清瑕】天才是這樣長大的,霍金小時候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在這個時間,我無法說出宇宙的玄妙,只想探究一下霍金小輪椅裡蘊含著的大宇宙,看看這位世人公認的天才,兒時的生活樣子,他的父母又做了些什麼?分享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兒時的故事,或許我們能從中會感悟到什麼?或者,這也是一個教育者對他最好的紀念。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出生當天正好是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他的父母均畢業於牛津大學,父親主修醫學,母親學習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一個典型的英國中產家庭,父親做醫生,母親婚後做家庭主婦。在霍金1歲與5歲時,他有了兩個妹妹菲莉帕與瑪莉,14歲時,他們家收養了弟弟愛德華。

【清瑕】天才是這樣長大的,霍金小時候

除了那個極具偶然性的出生日期,小時候的霍金從未表現過什麼驚人的天賦,是一名極為普通的學生。他說自己在分班測試時發揮超常,去了一個很好的班級,但學習能力並不強,上學後在班級裡的成績從來沒有進前10名。

小時候的他口齒不清、行動緩慢,霍金和他的父親弗蘭克有點兒像,說話都吐字不清,旁人都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但倆人自己交流得挺起勁。同學們笑霍金說話是“霍金語”。

在學校裡,因為作業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無可救藥”了,同學們也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霍金12歲時,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還用一袋糖果打賭,說他永遠不能成材,當然最終那兩位同學沒贏。不過,打賭也是霍金的愛好,但他經常輸掉。長大後他曾與某位科學家打賭:如果對方贏了,霍金替他訂閱一年的《閣樓》;如果霍金贏了,對方替他訂一年的《偵探》,最後霍金輸了。

【清瑕】天才是這樣長大的,霍金小時候

雖然在學校成績不好,不受同學喜歡,可隨著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喜歡玩具火車、輪船和飛機,喜歡探究它們是怎樣運行的。

他自己認為:“這都來自我對探究事物和控制它們的渴望。”很多年後,他感慨,“從我開始攻讀博士之後,這種渴求才在宇宙學研究之中得到滿足。”然而,他無法否認的一點是,幼時的他只是經常把東西拆開以窮根究底,對再把它們組裝回去卻束手無策。

【清瑕】天才是這樣長大的,霍金小時候

或者,我們有些父母會埋怨孩子。不過,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學和物理學“教練”。在十三四歲時,霍金髮現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裡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天才的經歷有時候也是那樣平淡無奇。在現實生活中,或者我們的孩子也會經常進行探究性的破壞,但我們不是每一個人都如霍金的父親做的這樣好!?興趣的萌芽就在一瞬間,或許會改變孩子一生的成長方向。

霍金中學同學曾回憶,霍金除了喜歡物理,那時候最喜歡設計遊戲,棋局那是最基本的選項,除此之外他還設計過製造業遊戲,有工廠、鐵軌、股票市場;還有戰爭遊戲,每一個玩家都有家譜可查,整個王朝井然有序……迷宮也是霍金的大愛,他設計的迷宮遊戲有時得花一個晚上才玩得出結果……

【清瑕】天才是這樣長大的,霍金小時候

霍金家的房子,父母基本沒怎麼裝修,也沒什麼傢俱,但到處都堆著書啊、畫啊,還有不知道從哪兒蒐羅來的奇石、標本,地下室還養了蜜蜂……但他們家最愛的集體活動就是看書,看書and看書……連吃飯的時候都在看書,偶爾遇上精彩的內容就交流幾句心得。尤其愛看關於宇宙、哲學、世界的問題……左右鄰居都覺得這個家庭很奇葩。或者正是這份奇葩的土壤才讓霍金成為世界級的奇葩。

在這樣特立獨行的家庭長大,霍金有著絕對的自由,喜歡拆東西就拆東西,喜歡躲在房間發呆就發呆,喜歡在博物館待著就待著……但自由之外,父母對他也有要求,告訴他要相信知識改變命運,不僅得考入劍橋或者牛津,還得拿獎學金,因為家裡沒那麼多錢……

這樣的要求大概和霍金父母的出身有關。霍金父親家裡不算富裕,他奶奶為了供孩子讀書,乾脆自己辦了一所學校,一邊掙錢一邊養出了他老爸;他媽媽家就更窮了,十幾個孩子。

【清瑕】天才是這樣長大的,霍金小時候

或者物質條件是影響一個人追求的起點。但是,從他們父母身上,我們看到的更是給予孩子的自由空間和價值引領。他們用行為告訴孩子,追求知識與人生價值的極致才是值得花費精力的……。給予自由,就是讓孩子在興趣的空間馳騁,價值引領就是注入一份向上的力量。對於教育而言,兩者不可或缺。

最初做醫生的父親希望霍金去學醫, 17歲那年,霍金還是拿到了獎學金,進了牛津大學。他不喜歡生物,大學學院不設數學專業,霍金申請了物理學,之後的他真正走進了物理科學的領域……

【清瑕】天才是這樣長大的,霍金小時候

霍金的父母最初可能也沒想過要培養一個天才,然而他們追尋知識與自由的熱情,以及對任何事都淡然處之的態度,已經浸到了霍金骨子裡。所以,我一直認為,家庭教育是一份生命引領生命的過程,是一個精神照亮精神的精彩。

父母對他愛好的全力支持,整個家庭愛讀書的良好學習環境,讓他保持著對世界的永遠探索的心。正如霍金在《時間簡史》裡說:“對世界保持一顆好奇之心吧,反正我會一直這麼做的。”作為父母,無論您的孩子是否擁有天資,但愛讀書的氛圍、無條件給予孩子愛好的支持,孩子永不放棄的執著,都值得我們學習。

3.14,霍金去天堂給愛因斯坦過生日去了,有趣的靈魂,終將相遇......其實,教育又何嘗不是一份靈魂的相遇?!

【清瑕】天才是這樣長大的,霍金小時候

【清瑕】天才是這樣長大的,霍金小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