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他在位僅13年,卻把中國瓷器推向了巔峯

眾所周知,我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漢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我國瓷器的發展歷史更是源遠流長,不管是宋代的五大名窯還是元明青花,都顯示了我國古代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藝。到清代時,瓷器進入了巔峰時代,特別是康、雍、乾三朝盛世,在器型、釉彩的工藝製作方面,均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創燒出大量新器型。

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他在位僅13年,卻把中國瓷器推向了巔峰

若以歷史上中國瓷器胎、釉製作的精細程度而言,人們往往盛讚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而清三代中尤以雍正朝的瓷器具有胎潔、釉潤、製作規整、器物造型秀麗、圖案造型儒雅等多方面優點。

歷史上的雍正皇帝是一位很有藝術修養的皇帝,其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審美趣味令人稱讚。清代的雍正皇帝登基時已經45歲了,正是因為他登基晚,登基之前的這段日子,才讓雍正有更多的機會修心養性,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他是清代皇帝裡面藝術修養最高的一位。

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他在位僅13年,卻把中國瓷器推向了巔峰

雍正皇帝本人曾多次規定瓷器的造型、花紋圖案,不僅要求燒成的瓷器各部分尺寸適度,講究輪廓線的韻律美,對於要燒造的御用瓷器必須經雍正皇帝審定,方可燒造。當年景德鎮的御窯廠集中了全國最優秀的制瓷工匠,不惜工本,竭盡全力地燒製,以博取皇帝的歡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業績。

清雍官窯瓷器,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大膽創新,雖然僅僅當了13年皇帝,但期間燒造的瓷器精湛絕妙,無與倫比,尤其是顏色釉方面成就卓越,仿古創新,新添十數種鮮豔的新釉色,代表了清代官窯的最高水平,它所達到的藝術境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至今沒有人能夠超越。

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他在位僅13年,卻把中國瓷器推向了巔峰

古玩行當裡有句話:明看成化,清看雍正!制瓷工藝在雍正年間達到了清代官窯的歷史高峰,其品種之多,製作工藝之精,都是其他朝無法比擬的。雍正時期,粉彩十分鼎盛,相比於簡潔素淡的單色釉,在富麗堂皇的粉彩瓷器上雍正皇帝自身的特徵就更加明顯。

不同於其他時期的絢爛和堆砌,雍正時期的彩瓷圖案明顯有收斂之態,器身上繪製的人景花鳥均有明顯的縮小和聚攏特徵,這使得瓷面上的圖畫更加緊湊和錯落有致,富於立體感。雍正瓷器總體風格輕巧俊秀,精雅圓瑩。這一時期的粉彩最為突出,大肆盛行,從而取代了康熙五彩的地位,成為釉上彩的主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