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传来噩耗,初二学生被家长责骂几句,纵身跳河自尽,该如何教育孩子才合适?

雾悟人生851


9月10日,本该是举国上下的老师最开心和骄傲的一天,不曾想四川省天全县的少年,就因为家人的一句“你少吃零食多吃饭才长身体。”


就选择在这天轻易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多么草率而不计后果的决定!让人心生惋惜更感悲凉。父母亲人十几年的养育恩,尽抵不住一句话的分量。



类似的事件在不同时间都会发生,但近几日尤其频繁。有书君以为,虽然诱因均有不同,但都潜藏着深层次的教育问题。


首先,现行的学校教育模式存在弊端。


如今的学校教育忽略了死亡教育的重要性。


从现行学校教材的不断更新的趋势,不难看出,我国的教育机构越来越不愿意让孩子们看到有关血腥和死亡的内容。



比如中学的语文教材中,逐年删除了鲁迅的文章,据有人说是因为过时了,但是在我看来,是因为鲁迅的文章笔锋犀利,直指战争的血腥和残酷,让有些人觉得让孩子们看到不适合。


事实上,中国的50、60、70后中的许多人,都是在深受鲁迅文章的教育和熏陶中成长的。


正是因为这几代人通过革命文人的文章,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死亡的恐惧,才意识到了生命的可贵。


许多人,即使遭遇3年自然灾害、人间炼狱般文化大革命的侵蚀和折磨,也不曾做出轻易放弃自己生命的事情。


因此,恰恰是在和平年代,国家教育更应该重视对孩子们对战争的了解,对死亡的认知。


由此才能让孩子们产生对死亡的畏惧,对生命的敬畏,才能明白生命的可贵。


同时,学校也可通过让孩子们观看一些关于死亡的科教片,或者组织一些死亡体验实践活动,来让孩子们对死亡的过程和后果有所探讨和了解。


这样可加深孩子们对死亡行为的体会,从而惧怕死亡,不敢轻易触及死亡底线。


其次,如今的家庭教育模式存在隐患。


许多家庭过分强调了对孩子的快乐教育,而忽略了对孩子忍受挫折,克服逆境的能力培养。


当然,学校在这方面也应担有一定的责任,但是有书君以为,主要责任应在家长。


有人说:只有不称职的老师,没有不称职的学生。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家长,因为对孩子的教育中,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教育方式、一言一行都在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着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孩子们“三观”的最初形成,都是以父母的“三观”为样板。



许多家长(以60、70后居多),因为深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生育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因此就过分重视了对孩子的快乐教育,而忽视了挫折教育。


有些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感受和自尊心,甚至对孩子的坏脾气和坏习惯都一味地纵容忍让,逐渐让孩子养成唯我独尊飞扬跋扈的性格。


见不得别人对自己不好,听不得别人的批评,甚至连父母的埋怨都不能忍受,对人对事缺乏爱心缺少耐心,倘若遭遇稍微不随其心意的事,就容易钻牛角尖,走死胡同。


因此。家长对孩子不应一味地温言细语、言听计从,应该有底线和选择。


最起码要通过自己对待一些事的鲜明态度,让孩子从小就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孩子做错了事一定要受到惩罚,惩罚措施至少要让孩子对再犯同类错产生恐惧心理,才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另外,父母还应从小就养成和孩子多交流沟通的习惯,通过不断地提醒和引导,培养孩子克服挫折,面对他人非议的勇气和心胸,培养宽容容人的气量和格局。


这样才能让孩子的眼光往远看,不会眼中心中只有自己,更不会因为一点小事一丝不顺,就做出出格的事情或者不可挽回的决定。


总而言之,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重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和死亡畏惧教育,别让孩子长久地处于所谓“安全教育”“尊重教育”的“温水”里,而失去了抵御恶劣环境的能力。


荒海拾书


初二了,家长说了句“你要少吃零食多吃饭才能长身体”,孩子不乐意啦,冲出家门就跳江,救都没救回来。看得我寒毛倒竖。

按理说都初二了,能够辨别得了是非好坏了,父母这么说还不是为自己好?怎么就这么任性,这么冲动?动不动就拿自己的性命不当一回事?


孩子的问题多半是家庭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我也有孩子,我特别害怕我的孩子有一天会变成这样。所以我在反思: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多下功夫,多花精力?

还在把目光紧紧盯着孩子的考试成绩和排名吗?

还在关注孩子是不是吃得好,穿得暖吗?

这些没错,但更重要的,可能是要关注孩子的情绪管理。

世界不会永远是你好我好,不会永远是随着你的心意变化,更不可能永远是你想怎样就怎样。

我们需要给孩子做“情绪的急救员”,趁早教会孩子:当听到不想听的话,要去做不爱做的事,应该如何处理?这件事非常必要。


小公主变形计


今天九月十日,周一,四川省天全县禁门关桥头,一个初二的学生就因被家长责骂几句,便纵身跳河自尽。据报道当天吃饭时,家长看孩子不爱吃饭就说:“你少吃零食多吃饭才长身体。”孩子忽然冲出家门从二十几米高的桥上跳入青衣江中,被人救起经120抢救无效死亡。

此事一出,众人议论纷纷,花一般的年纪这么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给养他的父母带来无尽的悲伤和痛苦,随着青少年不珍惜自己生命的越来越多,问题学生越来越多,人们不仅要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中国的教育怎么了,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呢?小徐老师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生命教育的缺乏

生命教育中以尊重生命、感悟生命、悦纳生命为根本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渗透对世界一切生物体生命的感受,感受生命的伟大,从而在感悟中尊重生命。更引导每个学生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再到塑造自己、悦纳自己,最终让每个学生在教育中最终认识到自己和他人存在的价值,从而珍惜生命。

中国的教育则长期以应该为目的,为了升学,学生的感知被困于题海战术中,学生的脑力被用于研究解题方法中,即使是离塑造心灵最近的语文课也没有时间去感受每一篇美文的深意,无法去充分体悟每篇文章作者的生活及内心世界,我们只想着如何把文章拆解,研究中考高考会出哪些题,要怎样答才能得高分。更别说对世间万物的认知,对生命的认知了,都是浅层的,都是中考高考的工具,而学生和老师都变成了教育的奴隶,无论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不好,就连老师对自己的生活都是迷茫的,虚空的,教育少了精神的追求,缺了心灵上的慰藉必然失去了教育上最重要的意义。

二、责任教育的缺失

都说现在孩子的叛逆期、青春期特别凶险,但是您可知道,古人是没有青春期和叛逆期的,难道古人和今人难道不是一种人吗?之所以产生不同的行为,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教育,二是环境。

中国传统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责任。“治国、齐家、平天下”是每个接受教育的男儿终身必学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抛却个人私情,担负起社会责任来,古人只要会写字,八九岁就可以去街市上为人写信赚钱养家了。而十三四岁的时候成家立业的大有人在,他们在儒家思想和长辈们的教导中、在责任教育影响下的环境中早已克制住了自己青春年少时幼稚、叛逆、任性的想法了。

我小的时候,我妈文化程度很高,深受旧教育思想的影响,对我们要求很严,上初中高中时的青春期也是内心极度不平衡,每天痛苦得恨不得去死的时候也有,但是强烈的责任意识,为生命负责,为家庭负责的意识,甚至将来报效祖国的意识一直不允许自己懈怠、任性。我们这也许就是教育的伟大之处。

而今天的教育,今天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要孩子来负责的事情越来越少,孩子们受不得一点苛责,他们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眼中没有别人,而当对自己都不爱时候,生命就是毫无价值,毫无意义,他们也不会珍惜,才有一起起自杀事件颇出。

三、惩戒教育的缺失

其实大家都知道,教育仅靠说教是绝对行不通的,一种行为方式的养成、一种正确三观的培养,“说教”和“强制性”共担当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就像交通规则,先要让人学习《交通规则》,考试合格上路后,如果有违反交通法规的还要给予惩罚,才能有效遏制犯法,试想如果仅靠说教不会惩办违反者,会是怎样的局面,教育也是同理。当教育失去了惩戒权,无论在塑造心灵还是规范行为上都失去了大半的效力,而课本上教的责任也好、珍惜生命也好、尊老受幼也好,通通不能形成根植在灵魂深处的思想,于是生活中一有挫折,就会悲伤绝望,教育的效果达不到挖掘其内心的力量,必然问题学生和逃避生活,甚至自杀的孩子就会越来越多。

综合以上三点,我想要教育孩子,特别是有效控制孩子叛逆期的任性、不理智行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最关键,而生命教育、责任教育、惩戒教育要从小抓起,只有让这么科智慧的光芒照进每个孩子的心里,才真正让孩子们得到心灵的安宁和快乐。也真正实现教育的真谛。然而这一切的仅靠目前的教育又是不行的,它需要全社会的支撑和共建。教育有良好的效果要有更有利于教育的环境才行。大家说对吗?

以上观点由指尖教育帝国原则,欢迎关注交流。


指尖教育帝国


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时,孩子不愿意吃饭,家长就说“你少吃零食多吃饭长身体”,孩子忽然冲出家门从二十几米高的桥上跳入青衣江中,被人救起经120抢救无效死亡。孩子刚刚读初二。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说不得”,那我不禁要问“为什么说不得”?

重要原因是家长没有帮助孩子度过叛逆期。


小孩的一生大概有三次叛逆期:2-3岁,7-8岁,15-16岁,每一次叛逆证明孩子在成长。举个例子,2岁的孩子叛逆是因为有了自我意识,他们开始意识道自己独立于父母,有自己的思想,所以当父母让他们做什么时,譬如吃饭,他们会说“我不吃”,让他们睡觉,他们会说“我不睡。”……总之,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表明,“我就是我。”

然而,面对孩子的初始叛逆,家长的做法是“吼”或“打”,很少有耐心帮助孩子去度过叛逆期。

再举个例子,今天上午看到怀远县星火小学六年级副班长因为有管背书的权力,轻松收取贿赂款“几万元”,那么问题来了,送钱的小孩子家长宁可偷钱去送也不告诉父母,因为什么呢?因为父母不会理解他们,他们的任何行为在父母看来都是错的,父母也不曾帮助他们去解决过任何面对的困难,除了给钱!

初二的学生大概14、5岁,正处于叛逆期,此阶段的叛逆期是对“自由”的向往,父母的任何管束在他们看来,不是爱,而是“监视”,在他们的内心里,“跳下去”就自由了。


因此,每位家长都要认真思考一下,是否重视过孩子的叛逆期,当然很多人都会说“小时候,我也没有被重视过,暴揍一顿,啥事都没有了。”我想说,小时候,媒体还不发达,很多负面信息还不会被放大,不成熟的孩子受影响就小。

时代不同了,育儿观念也要与时俱进。


幸福妈妈的秘密


表明观点:相较于社会发展而言,高智商低情商的人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个人看法当下教育应当注重孩子的抗压能力培养,耐挫能力的培养才是关键!否则即使步入社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还是难以避免不幸的发生。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应当重视起来心理方面的教育才是!

案件事实不再赘述了,事发的原因也很简单,孩子不想吃饭,家长说了一句孩子就跳江身亡,这种事情令人匪夷所思。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孩子的未来究竟会变成什么样我想除了孩子自身更多的还是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所决定的。

当下的家庭当中,孩子都是个宝,所以家里的溺爱也就在所难免,但是往往越是如此越容易造就脆弱的心理素质,近些年来青少年自杀的事件层出不穷,但是每每查看自杀的原因就会发现根本并不是什么大事或者过不去的坎儿,为何如此?

我想这些原因值得家长们深思,究竟你需要的是高智商的低情商的孩子,还是哪怕学习不好,但是情商很高的人?所以建议当下的家长们还是老师们都应当注重对孩子心理抗压能力的培养,以免这种悲剧再一次发生才是关键。


麋鹿说法


事件:据报道,9月10日,四川省天全县禁门关桥头,一个初二的学生就因被家长责骂几句,便纵身跳河自尽。原因竟然是当天吃饭时,家长看孩子不爱吃饭就说:“你少吃零食多吃饭才长身体。”孩子忽然冲出家门从二十几米高的桥上跳入青衣江中,最终死亡。



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内心是多么的脆弱,就因为让你好好吃饭,你就受不了了,完全分不清大人话的好坏。或者就是说这孩子是完美主义者,不允许别人说自己的一点不好,不然就自己内心无法承受的那种。


说到这里,又想起我自己,父亲在我心目中属于那种形象很高大,又让我特尊敬的那种,从小到大,父亲批评我一句我都会哭的很委屈的那种,如今已经工作了,上次父亲批评我时我竟又忍不住的掉下了眼泪。说我内心脆弱,那就大错特错了,我可坚强的很。

但是这位跳河的学生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难道仅仅只是内心脆弱,我觉得没那么简单。肯定是当时孩子本来心情就不好,再加之父母的批评,令她一时想不开,所以……


事情已经这样,只希望逝者安息,生者节哀吧!


饕餮视听


我现在想到的是,目前网络发达,很多事很快就在网上疯传,而网上正能量的东西不多,反而负面新闻很多。所以我怀疑这些事故中效仿者也有很多吧!


原野1280942


9月10日,四川省天全县禁门关桥头,一家人在吃饭时孩子不愿吃饭,家长就训斥孩子说:“你少吃零食多吃饭才长身体。”孩子忽然冲出家门从二十几米高的桥上跳入青衣江中,被人救起经120抢救无效死亡。

都初二了,照理来说有些事也该明白好与坏了。家长这句“你少吃零食多吃饭才长身体。”有错吗?我觉得很正常啊,这话在我看来离训斥的范畴还差很运很运。

当初我儿子这年龄段接受我和儿子他爸混双攻击远比这厉害多多了,临结束还对儿子大吼:“你给我滚出这家!”如今想想儿子的抗击打能力还是可以的,这要追溯到对儿子的幼年、童年、少年时的惩戒。

儿子小时候犯错,不姑息不轻易原谅是我和儿子他爸很早就达成的共识。该训斥就训斥、该挨揍就挨揍,揍完后还得让儿子明白为什么会挨揍。当然揍得找肉多的地方,这个很重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反叛意识开始萌发,这很正常。作为家长平等地和孩子交流倾听很重要。重要节点再重复:平等!倾听!


许爱莉老师


看到刚上初二的孩子就因家长说:你少吃零食多吃饭才长身体”就跳河自身,实在让人唏嘘不已。仔细想来,孩子肯定不会简简单单因为这句话而自杀,其或者一直存在严重心理问题,或者正值青春叛逆期。情绪无法疏导、生活没有乐趣、未来没有理想,这才是导致孩子自杀的主要原因。

假如,一个孩子每天有想吃的东西、有想玩的地方、有搞笑的话语,他一定不会自杀的。简单的讲,作为人的动物性本能得到满足,吃好穿好玩好睡好,谁不乐意谁活着呢?作为人的社会性本能,生活有意思、未来有奔头、处处有乐子, 谁还会去选择死亡呢?所以,让孩子开心、让孩子满足,这是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

现在为什么青少年选择自杀?我想多数孩子满足了动物性生长需求,吃饱穿暖,但精神性成长发育不良,存在诸多心理问题。比如: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有些孩子承受不了;单亲家庭或者无爱家庭,孩子体会不到温暖;家长对孩子寄语太高期望,孩子难以实现目标;交流较少疏于管教,孩子沉迷游戏不能自拔等,总总现象发展到极端,都可能导致孩子选择自杀。

我们无法猜测该起跳河事件的家庭情况,但从孩子对父母这样简单关爱的话语都产生过激情绪反应来看,日常亲子关系比较紧张,孩子对父母的抵触情绪非常严重,甚至分不清好坏。假如有家庭出现类似问题,最好找专业人士进行心理疏导;或者寻求老师和朋友帮助,从不同角度让孩子体会到家庭温暖、未来可期。

活着要有奔头,孩子也是如此。悲剧已经发生,但愿此类悲剧不再上演。


入青0601


谁能告诉大家,如何轻言细语、和颜悦色、润物细无声,才可能保证熊孩子不自杀?

谁能告诉我们,根本不去管孩子,任由孩子自由生长,即便孩子在某一段时间里不自杀,今后怎么使他回到社会的正轨上来?

也就是,完全不管孩子,一定就不会产生问题吗?

显然不可能!你既不可能完全不管,也不知道怎样一句非常平常的关心的话,(别说是批评他),就会引发自杀的行为。

那么正确的作法就是,维持正常的教育。其中也包括批评。而且要从很小就开始这种教育。比如从小学一年级,或者从幼儿园。

正是因为从小就从来没有过磨难,所以当批评到来之时才可能有出人意料的过激反应。

简单地说,从小就不能惯着,也不能逞着。从小就要教育他对自己负责任。

当我们把这一切工作都做了,如果真的还有自残行为发生,那只能理解为这是个残次品。谁又能完全避免残次品的产生?

我知道,这么说一定会招骂。各位想一想,如果我们一味自责,一味避让,坚决不刺激……。会怎么样?只会促成更多的自残行为的发生。

我经过的一件真事。某年,一位女生因父母不准她恋爱而割腕。抢救之后无碍。我在班里与学生们展开讨论,互动;不是老师的一言堂。结果非常令人满意。学生们都说她的行为是错误的,对自己、对家庭、对于对象、对于社会都是不负责任的。当然,此时当事人不在场。而后与其家长共当事人讨论互动,转达同学们的讨论与劝慰。也产生极好效应。

更深刻的讨论就不在这里进行了。我当班主任30年,决不迴避矛盾与问题。自然,平时我和学生们关系极好。他们称呼我为“老爸爸"。学生们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好。

再说就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