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沉溺於佛法,卻六根不淨,爲了縱情享樂,竟不惜殺害親生兒子

她沉溺於佛法,卻六根不淨,為了縱情享樂,竟不惜殺害親生兒子

胡太后

南北朝時期有兩個瘋狂的太后,都叫胡太后,一個是北齊的胡太后,一個是北魏的胡太后。今天我們先來認識下北魏的這個胡太后。胡太后原名胡靈,出生在一個世襲的貴族家庭。由於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尤其是貴族和帝王之家,更是信奉佛教。胡靈自由天資聰穎,對佛法的理解可以說是觸類旁通,不僅懂佛經,而且還可以宣講得頭頭是道。因為當時北魏的宣武帝也是信佛之人,經人舉薦認識了胡靈。胡靈抓住這個機遇,在皇帝面前大秀一場,龍顏大悅,胡靈被封為妃子。

她沉溺於佛法,卻六根不淨,為了縱情享樂,竟不惜殺害親生兒子

胡太后

胡靈一步登天后,深得宣武帝寵幸。但是在北魏有個奇葩的規矩,哪個妃子生了男孩,若被立為太子,母親就必須被賜死。弄得妃子們人人自危,生怕自己懷的是男孩。倒黴的是,胡靈偏偏為宣武帝生了個男孩,取名元翊,後來元翊果然被立為太子。這樣以來,胡靈按規矩應該只有死路一條。可宣武帝突然下了一道聖旨,把先帝的祖訓給廢掉了,為什麼,可能對胡靈是真愛吧。

她沉溺於佛法,卻六根不淨,為了縱情享樂,竟不惜殺害親生兒子

胡太后

宣武帝死後,元翊繼位,史稱孝明帝。按理說兒子當了皇帝,自己應該就是太后了。但按照北魏的規矩不行,宣武帝的正宮娘娘是高皇后,現在貴為太后,胡靈雖然兒子是皇帝,但她現在只是皇太妃。後來,高太后因叔父被捲入政治鬥爭,自己受到牽連,被迫削髮為尼。這時候胡靈才翻身當上太后,就是傳說中的胡太后。

她沉溺於佛法,卻六根不淨,為了縱情享樂,竟不惜殺害親生兒子

洛陽龍門石窟

胡太后獨攬朝政,在國內大興佛教,她到處建佛寺,洛陽龍門石窟就是在統治的時候建造的。她為了推行佛教和佛法,幾乎把國庫的錢都花光了。史料記載,當時在全國興建佛寺30000座,200萬人出家,這在當時應該是天文數字吧。胡太后雖然對佛法痴迷,但是她六根不淨,並未斬斷自己的七情六慾。宣武帝死後,她寂寞難耐,看上了自己的小叔子清河王。胡靈貴為太后,清河王豈敢不從?清河王后來依仗胡太后,為所欲為,終於被胡太后的妹夫元叉除掉,元叉不僅殺了清河王,還幽禁了胡太后。

她沉溺於佛法,卻六根不淨,為了縱情享樂,竟不惜殺害親生兒子

胡太后

胡太后被幽禁後,按理應該潛心研究佛法,從此不參與權力爭奪才是。但她不甘寂寞,迷戀皇權,與兒子孝明帝和丞相元雍設計除掉元叉,終於得以重見天日。復出後的胡太后依舊是變本加厲推行佛教,興建佛寺,她自己則過著即唸經頌佛又放蕩糜爛的生活。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兒子孝明帝一天天長大,對胡太后的所作所為十分厭煩。覺得胡太后肆意放縱的生活實在是太不要臉了,有辱皇族的尊嚴。胡太后感覺到了皇上的不滿,這時候,她的枕邊人鄭儼極力攛掇胡太后幹掉皇帝,否則可能被皇帝搶佔先機。

她沉溺於佛法,卻六根不淨,為了縱情享樂,竟不惜殺害親生兒子

胡太后

胡靈迷戀皇權,貪戀七情六慾,為了肆無忌憚的享樂,她果斷幹掉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年僅19歲的孝明帝。孝明帝死後,胡靈太后又上演了一出鬧劇。孝明帝無子,只有一個剛剛出生的小女兒,胡靈詐稱是男孩,把年僅2歲的幼女立為國君。後來事情敗露又另立孝明帝3歲的侄子為皇帝。胡太后的所作所為,不僅被天下人恥笑,也引起了人們的強烈不滿。

她沉溺於佛法,卻六根不淨,為了縱情享樂,竟不惜殺害親生兒子

爾朱榮

這時候爾朱榮掌握一方軍權,他決定聯絡幷州刺史一起討伐妖女胡太后,擁立孝明帝另一個侄子元子攸繼位。大軍來到洛陽,大臣紛紛倒戈投靠爾朱榮。胡太后見大勢已去,為求保命,削髮為尼。爾朱榮根本不買賬,命人將胡太后和幼主一起扔進黃河。至此,胡太后結束了她胡作非為,荒唐的一生。胡靈一生沉溺於佛法,卻六根不淨,她為縱情享樂,竟不惜殺害親生兒子,落到如此下場,也是罪有應得。

她沉溺於佛法,卻六根不淨,為了縱情享樂,竟不惜殺害親生兒子

孝莊帝

這時候,孝莊帝的皇權其實已經被爾朱榮架空了,幾年後,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後來又出現北齊,北周。北齊年代,又有一位比這個胡太后還要瘋狂的胡太后出現了,這位胡太后我們將在以後的文章中講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