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日軍爲什麼能被河南的老百姓接受?原因讓人無奈!

從《1942》電影看日軍在河南的行動

1942年,日軍為什麼能被河南的老百姓接受?原因讓人無奈!

電影《1942》記錄了當年的一場大災荒,表現的各種人生態勢。整個河南處在餓死人地步,軍隊徵收糧食還在繼續,結果導致軍政對立,削弱了抗擊日軍的力量。

1942年,日軍為什麼能被河南的老百姓接受?原因讓人無奈!

軍隊作戰是和當地人民支持分不開的,軍隊不顧百姓死活,百姓自然也不會擁戴軍隊,敵人未亂,我先亂,自己也難以組織抵抗。蔣鼎文,湯恩伯帶兵無法,作戰不主動,防守無決心,任由部隊潰散,不組織反擊,當時已經是抗戰末期,國民黨兵各項軍備已經很大改善提高。完全可以一戰。

1942年,日軍為什麼能被河南的老百姓接受?原因讓人無奈!

淪陷區得人民,餓死自顧不暇,當然也難以組織有效的抵抗,日軍乘機發放少量糧食吸引災民,在當時情況下,生存是第一,沒有生命,那什麼抗擊敵人?對於一般老百姓來說,日軍雖然壞,國軍也不好,誰來統治下都是餓死,從個人利益來看,當然是誰給自己利益就擁護誰。

1942年,日軍為什麼能被河南的老百姓接受?原因讓人無奈!

很多時候我都都說當時的百姓麻木不仁,不敢反抗,但是對於當時的老百姓來說,土地一無所有,親人餓死不少,就光棍人一個,還不知道那天餓死,再去反抗日軍有意義嗎?所以日軍到來,只能默然接受,當人生失去活力,失去希望,失去一切時候,你在對他說民族大義時候,誰也沒有心思聽,更沒人願意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