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不僅有武術 越來越多外國遊客慕名前來尋找什麼?

武當山不僅有武術 越來越多外國遊客慕名前來尋找什麼?

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道家文化在全球遊客眼中的魅力有多大?近期,記者從武當山經濟特區獲悉,該區以武當文化為主打造的全域旅遊,在2017年共接待了中外遊客888.1萬人次,比往期同比增長16.75%。

而在外國遊客中,有不少人都是鐵桿“武俠迷”。看來,武當武術和道教文化已經成為吸引全球遊客前來的主要驅動力。

可見仙山瓊閣 亦可習武當文化

武當山憑藉其絢麗多姿的自然風光、氣勢恢宏的古建築群、碧波萬頃的太極聖水、玄妙飄靈的武當武術和獨樹一幟的道教文化馳名海內外,素有“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之譽,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

近年來,隨著全域旅遊的興起,除傳統景區外,武當山經濟特區先後打造了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太極湖景區,武當博物館、玉虛宮、遇真宮、玄嶽門等免費自然景點及文化景區。在這裡,不僅可以見到海拔1612米的天柱峰,感受“七十二峰朝大頂”的恢宏壯觀,也可走進武當山古建築群,深入9宮8觀36庵堂72巖廟,體驗“世界建築博物館”的美妙。

武當山作為全國最大的道教活動場所,繼承了道教眾多優秀文化,形成了系統的武當文化。在南巖摩崖石上,刻有“福壽康寧”四字,道出人們對幸福、長壽、健康、安寧的嚮往和追求,是武當文化的最好詮釋。濃郁的道家文化氛圍,吸引著眾多國內外遊客,來武當山尋根問祖,探尋古老東方智慧的哲學精神。

武當山不僅有武術 越來越多外國遊客慕名前來尋找什麼?

習武論道來武當人人皆有“武俠夢”

除了鍾靈毓秀的美景,武當山玄妙飄靈的武術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籍“武俠迷”前來朝聖。

許多在此地的旅遊者都曾見過這樣一個身影:一個金髮碧眼的外國小夥,操著一口流利中文,身著潔白道服,在陡峭的朝聖古道上飛奔而去。傑克·平尼克是美國人,8年前隻身來到武當山,因為熱愛武當武術和道教文化便留在這裡,如今已成為武當道家傳統武術館外籍學生的教練。

“水之陰,山之陽,天下太極出武當”。武當武術是太極拳的發祥地,剛柔相濟,以柔克剛,是當今世人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最佳選擇。目前,全世界太極拳習練者已達數億人。近幾年,多達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洋弟子”來武當習武論道、修身養性。

十九大報告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武當武術和道教文化已經不僅僅是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文化遺產,更是連接和溝通世界的橋樑和紐帶。

武當山不僅有武術 越來越多外國遊客慕名前來尋找什麼?

打造旅遊新IP 助力旅遊轉型體驗升級

近日,一則主題為“武當369”武當道文化旅遊體驗解讀短視頻走紅網絡。推出伊始,短視頻總播放量就突破500萬,在新浪微博平臺累計吸引話題討論近千萬。

“武當369”是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因地制宜推出的產品IP,即針對遊客的差異化需求,量身打造傳統觀光朝聖線路、現代個性旅遊線路、養生度假體驗線路3種玩法,深度感受武當“閒、養、商、學、奇、情”6大元素,推出了武當武術、道茶夜話、打坐靜心、抄經養性、道家齋菜、道家早晚課、周易文化、道家醫藥、辟穀清修等9大特色,在道法自然中享受生命的本真,“過了幾天神仙生活”。

武當山擁有大山、大水、大人文的自然資源優勢,“武當369”作為全域旅遊轉型升級的重要標誌,通過鎖定文化輸出和產城融合,包裝推廣旅遊新品,研發特色文創產品,營造文化氛圍,促進旅遊地區加速發展。目前,在武當山旅遊綜合收入中,體驗遊旅遊產品、餐飲、民宿消費以及如太極絹人、武當文化衫文創產品等消費已不可忽視。

武當山正緊密結合實際做好區域融合、產業融合、文化融合“三個融合”,精心打造武當“369”,緊緊圍繞新時代、開新局、促大興的總要求,按照把武當山打造成國際旅遊勝地、東方康養之都、民族文化中心的總定位,加油添動力、加壓促發展,推動武當山旅遊轉型跨越發展。(武當)

武當山不僅有武術 越來越多外國遊客慕名前來尋找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