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成交創新低,A股已現十大股災信號,見底OR深不見底?

韭菜們還有心情探討是不是要見底了,還在到處轉發基金研究員打董秘的段子,還在各種吐槽“消費降級”,這顯然就說明還沒見底嘛!

除成交創新低,A股已現十大股災信號,見底OR深不見底?

到現在還問A股這是“藥丸”,還是要“賤底”?其實有點幼稚,但市場當前確實對這個問題探討比較熱烈。

不過,一般來說,韭菜們還有心情探討底部,還在發各種調侃,還懷抱希望,那就說明還沒見底。

這不僅是從人性貪婪的角度來說,也是歷史規律。

當然,從市場本身的運行來看,你會有一個更全面的邏輯認知。


9月11日(週二),滬指收跌0.18%,報2664.8點,稍早一度跌至2652.70點,刷新逾兩年半新低,滬市成交量再度跌破1000億,刷新逾32個月新低。 也刷新2016年1月“熔斷”以來新低。

當日的暴跌,與一則傳聞有直接關係:在“新一輪秋冬季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中,生態環境部取消了限產比例取消”——環保已經成為當前傳統週期股漲跌最主要的催化劑。因此這一重要消息導致當日建材股全線下跌,鋼鐵板塊領跌兩市,整體跌幅接近4%。水泥板塊整體跌幅也接近2%。在期貨市場,黑色系期貨也全線重挫。

但細究當前市場表現,一則傳聞就能讓市場如此恐慌,或者說是“小題大做”,根本上還是市場本身已經極度低迷。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讓市場風聲鶴唳。

畢竟,市場整體的成交量連創新低,包括連東方財富、白酒等等白馬績優股都在暴跌,顯然並不僅僅是因為週期股的原因,還是投資者對多番救市政策言論下,股市卻反向接連暴跌的,極度失望情緒的反饋。

可以看到,股市當前已經毫無疑問是熊市心態。

除了破發破淨股大增——統計顯示,近兩年612家公司成功登陸A股,其中,2018年新上市的企業佔到57家,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企業分別有303家、112家和197家。其中64家陷入了破發的窘境。破發比例超過10%。

值得一提的是,612家次新股中僅有的4家券商股華西證券、財通證券、浙商證券和華安證券全部破發,無一倖免,其中浙商證券和華安證券的破發幅度超過20%——這也再度印證了券商業績之低迷,市場成交之低迷。


還有機構總結了市場當前的9個特徵:

一:兩市成交持續低迷,滬市月成交額4年來首次跌破3萬億。

二:回購金額達到238.61億元,較2017年全年高出159.44%,創A股歷史新高。

三:8月份產業資本在二級市場淨增持20.1億元,而7月份淨減持64.6億元,2016年以來產業資本月均淨減持37.1億元。

四:基金髮行降至冰點,安信旗下一支新成立的基金5天時間僅募資2.6萬元。

五:私募產品數量史上首次下滑。

六:證券類私募管理規模連續縮水7個月,8月份管理規模為2.40萬億元,較上月減少79.44億元。

七:券業經營慘淡,多家券商降薪應對,半年報數據顯示,有21家券商降薪,其中7家券商降薪幅度超過兩成。

八:裁員傳聞不斷,上市券商半年減員超3000人。

九:滬深兩市破淨股數量達到270只,創下歷史新高。

不過,對於上述諸多反映市場極度低迷的特徵表現,市場預期對此的看法分化也在顯著加劇。


有部分機構說這就是底部信號,市場就是要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別人恐懼時貪婪。如此多的悽慘徵兆恰恰是股市否極泰來、即將見底的表現——其中又

以四大報和部分券商主要持有此論點。考慮到當前的輿情,當然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除成交創新低,A股已現十大股災信號,見底OR深不見底?


從這張圖上看起來,好像還真是那麼回事

還有調侃說——


除成交創新低,A股已現十大股災信號,見底OR深不見底?


但也有不少財經大V認為,我們當前面臨的史上罕見的內外政策環境:

外部,特朗普這個難以琢磨的美國總統變化莫測,其對我們開打的貿易戰,對A股的實際影響威力已經無需多說,但這個外部壓力卻是不可控不可測的;

在內部,A股一邊是“政策市”特徵更加顯著,被政策導向所左右。但另一方面,政策頻發希望穩定市場的表態,但市場卻在反向於政策預期的走向上,越走越遠。政策公信力在不斷減弱,所謂“在最應期待的內部救市”方面,卻讓人極度失望。

在這種外部不可預測、內部無法期待的雙重矛盾之下,股市當前的位置根本還遠談不上見底。

還有人調侃,什麼時候調研的基金經理開始打董秘了,市場就見底了,而昨天就除了一個上市公司董秘被打的傳聞——傳說到杭鍋股份調研的研究員和私募把其董秘打了一頓。原因是,杭鍋股份的董秘之前對業內的人說過10元以下隨便買,但是現在股價不到6塊了,因此被打,不過該消息很快又被杭鍋股份,稱並無此事。

可以說,雖然股指連續下跌,但市場近期在“極度悲觀”和“見底”兩種情緒之間徘徊的分化卻在愈演愈烈。


那麼,到底應該怎麼看當前的市場表現?

個人還是傾向於不要隨便猜底,個人傾向於還沒見底!

原因:第一,不要隨便照搬“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的教條主義好嗎?這種符合“股市只要部分人能賺錢”的逆向思維,只有在股市本身的量價規律,市場自我平衡的經濟規律有效時,才能夠體現。但現在誰敢說A股的市場規律還有多大效用?

第二,正如後者所言。A股當前面臨的內外矛盾仍然沒有解決之法,雖然股市的漲跌不能完全靠邏輯推導來論斷,但如果說根本也找不到一個讓人信服的見底邏輯——有機構的說法比較隱晦“投資者預期的背離和混亂”,通俗點說,就是假大空盛行、掩耳盜鈴、歌功頌德為能事,無論從宏觀經濟、企業經營還是從政策是否對症下藥上,都看不到希望——鑑於此,那麼,多數人、多數資金恐怕就無法在此達成共識,股市也就談不上見底。

尤其短線不妙的是,與美股迭創新高相反的是,亞太股市和歐洲股市近期表現也都不太好,這讓A股雪上加霜。

所以,除了中線談不上見底,短線繼續下跌壓力依然很大。實際上,就在本稿發稿時可見,港股今日開盤又跳水了,A股恐怕今天(12日)又是一通暴跌!

除成交創新低,A股已現十大股災信號,見底OR深不見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