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非搞“新殖民主义”?看看西方所作所为就明白了

中国对非搞“新殖民主义”?看看西方所作所为就明白了

(肯尼亚的基贝拉是非洲最大的贫民窟,虽然当地政府制定了贫民窟升级改造计划,但因政客争取选民等原因而多以失败告终。)

当前,中国已与56个非洲国家中的55个建立外交关系,在医疗、基建等方面助力非洲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受到非洲民众的欢迎。但是,此事却招致一些西方人士的眼红和不满,他们对中国相关援建活动进行曲解,污蔑中国“借援建占领非洲市场”“要搞新殖民主义”。回溯历史,西方国家对非洲的援建要比中国早得多,它之所以没有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有其自身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正是因为西方的援建考虑“利益”多于“帮助”。

西方国家对非洲的“援助”往往以自身利益为第一考量。换句话说,他们在为非洲提供帮助的同时,总希望能得到一些条件作为交换,否则就兴趣不大。以医药领域为例,2014年非洲暴发埃博拉疫情,我国迅速派出救援医疗队,但西方发达国家却对救助疫情不作为。对此,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指责西方药企称,“埃博拉病毒长期以来多在非洲贫穷地区蔓延,药企却几乎没有研发动力,因为这个行业以利益为导向,不会投资无法获得回报的市场。”尽管如此,在具有丰厚回报的药品输出中,西方国家的表现就完全不一样了。如,在非洲,疟疾可以说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流行病。瑞士诺华、法国赛诺非两大药品供应商取得了相应药品的垄断经营权,但他们并未出售最有疗效的新药复方青蒿素,反而是在当地大力倾销即将淘汰的老药氯喹和SP,以此获利。更有甚者,将非洲当成了开发新药的试药场。英国曾于2004年在非洲5国对两种抗艾滋病霜剂进行了大规模人体试验,参与人数达到1.2万人。美国也曾在坦桑尼亚、乌干达等非洲国家进行艾滋病药物非人道人体试验研究。

而且,西方国家的援助多以意识形态方面的输出为主,常着眼于非洲的人权和民主等事情,不仅不能对其民众缺吃少穿、教育落后等实质困难提供帮助,有时还可能加剧当地经济方面的困难。有舆论认为,从民族角度上来说,非洲国家多为多部落、多民族的国家,而一些西方国家出于自身政治利益的需要,以贷款、援助、意识形态宣传等手段,向非洲国家兜售西方“民主”观念,反而影响了非洲国家的团结和稳定,诱发其动乱、内战、政变,加剧了相关经济方面的困难。津巴布韦前总统穆加贝在第二十六届非盟峰会上发言时毫不客气地指出,西方在非洲的各个角落,通过非政府组织、间谍、假意提供援助的伪君子甚至某些非洲国家的武装力量对非洲施加政治影响与政治渗透。这种肆意干涉非洲内政以及任意剥夺非洲人民自由、平等、独立与自主权利的做法是另一种名义的奴隶制。

与西方国家的援助不同,中国在非洲做得更多的是援助爱心小学、帮助建设基础设施、饮水工程、发展农作物,这些帮助解决了非洲民众眼前的困难却没有西方国家那么多的附带条件,这令受助民众的生活有了实在的改善和获得感,认为中国在诚意帮助他们。正如尼日利亚驻中国大使馆新闻参赞曾表示的那样,“长期以来,欧洲一直在剥削非洲,但现在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如今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中国是坦诚的,中国与非洲之间的交流没有任何预设的条件。现在欧洲和美国有了竞争对手。它们将不得不更加注意过去对非洲做了些什么以及将来会对非洲做什么。”

(参见:《非洲 西方国家眼中的人体试药场》《为什么非洲人更感激中国的援助,而对西方的援助有其它的看法?》《西方攻击我援助非洲 诬我要搞“新殖民主义”》《李建宏:非洲黑人的西方噩梦》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