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成本不断增加,货车司机苦不堪言!

随着我国排放标准的不断升级,短短两年时间货车排放标准连跳三级,从这一事实中我们不难看出相关部门治理环境的迫切与决心。 然而,当排放标准接连升级后,本可安然运营十年的货车即便车况尚好也将面临被迫报废,车辆、油品升级以及尿素使用等等带来的采购、使用成本增多,让物流企业和众多货运司机苦不堪言。

排放升级 车辆置换淘汰频繁

据轻卡司机小刘介绍,自己开的轻卡目前车况还非常好,再开四、五年也没什么问题。但是,由于这辆车排放只能达到国三标准,不得不置换新车。而他打算把这辆车通过二手车市场卖到周边区县,不过估计周边区县也快不能跑了。虽然他的这辆车不能卖上高价,但也值得让他庆幸了,因为另外一位物流从业者就不如他这般“幸运”。王师傅是一位驾驶冷链运输车的老司机,他的这辆车从购买至今才服役8年,并未达到货车最小强制报废年限10年,而当他年底验车时却被告知要提前报废,工作人员只说是“依照规定办事”,如果有问题就去问“上面”。 王师傅表示,他的这辆车从底盘到货厢再到制冷装备,全套算下的成本有几十万,获得的报废补贴却寥寥无几,而和他有相似经历的人并不在少数。


环保成本不断增加,货车司机苦不堪言!


既要环保也要生存 为何不能多动脑筋

除了车辆置换或淘汰所造成的损失,上游工业企业陆续被关停,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货物来源。据一些司机介绍,一些地方的相关部门为了治理环境,以“一刀切”的方式强制让当地的矿场、沙场、工厂甚至养殖厂停产,这样一来空气质量提升了,但厂房关闭不仅使工厂主就此“失业”,还导致大批货车失去了货源。 “空气是好了,我们也能踏实喝‘西北风’了。”司机师傅无奈地开着玩笑说道。

近年来,为了得到“会议蓝”“赛事蓝”,城市限行、货车禁行、工厂关停,为得到蓝天却付出高昂的代价,一部分工业发展被牺牲,货车司机也饱受困扰。限行禁行的做法让运力白白浪费,却为何不能在合理位置建设分拨中心或物流集散地等方式,以更为环保有效的方式接驳货物,一定程度上避免货车运力白白被闲置、货物迟迟运输不到位的尴尬局面。


环保成本不断增加,货车司机苦不堪言!


成本无形增加 压力比山大

环保升级也带来用车成本的增加。车辆为适应排放标准成本也随之增加,国五车的价格要比国四车高出8000到10000元;再者,油品升级意味着油费上涨,且国五油的密度小于国四油,给司机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国五油消耗更快。此外,目前国四、国五货车均需添加尿素,尿素一项也成了新增成本。“成本不降反增”伴随着“运价不增反降”,让不少司机“压力山大”。


环保成本不断增加,货车司机苦不堪言!


环保整治自然刻不容缓,但一味关停、限制、禁止的“堵”源头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帮助工厂想办法找出路,排放出达标的废水和废气才是长远解决问题的方法。

又比如,此前天津港禁收公路转运煤政策的颁布,其出发点之一虽为改善环境,但这种彻底将公路车辆挡在门外的做法却不敢苟同。不以完善运输体系为基础的做法,又是否真正一劳永逸呢? 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都需要物流,而千千万万的卡车司机就如社会正常运转所必须的小齿轮,当这些齿轮不能正常运转时,又有谁能代替他们在社会中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