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地魔VS佛地魔,兩岸三地譯法哪家強?

你看過電影《沖天救兵》嗎?

emmmm......

那《天外奇蹟》呢?

emmmm......

先別急著懷疑人生

相信《飛屋環遊記》你一定聽說過

伏地魔VS佛地魔,兩岸三地譯法哪家強?

作為皮克斯工作室出品的第十部動畫電影,《飛屋環遊記》不僅提名2010年奧斯卡最佳電影,還將第67屆金球獎最佳動畫片收入囊中。

藍天中成千上萬的彩色氣球和小木屋,老先生卡爾與小胖子羅素的奇幻冒險,勾起了無數人童年的美好回憶。

其實,“沖天救兵”是這部電影在香港上映時的名字,而臺灣版本的譯名則是“天外奇蹟”,它們都翻譯自電影的英文名“UP"。

WHAT!!!!!!

港臺和大陸的翻譯版本區別這麼大?!

伏地魔VS佛地魔,兩岸三地譯法哪家強?

其實,雖然港臺與大陸屬同一文化圈,但地域文化差異造就了多種多樣的文學形式,在翻譯中也有所體現。

今天就和阿研一起看看外國電影在兩岸三地有哪些有趣的不同譯法吧~

伏地魔VS佛地魔,兩岸三地譯法哪家強?

Sound of music

大陸:音樂之聲

香港:仙樂飄飄處處聞

臺灣:真善美

大陸的直譯法不必多說,臺灣的“真善美”也可以接受,畢竟這是女主人公身上最顯著的品質。

但“仙樂飄飄處處聞”是什麼譯法?二十世紀初的愛情小說嗎?

NONONO,其實“仙樂飄飄處處聞”大有來頭。它出自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飄飄處處聞。

雖然電影本身和“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楊貴妃沒什麼關係,不過這個譯名搭上了白居易的“順風車”,也算唯美十足。

伏地魔VS佛地魔,兩岸三地譯法哪家強?

Lolita

大陸:洛麗塔

香港:洛麗塔

臺灣:一樹梨花壓海棠

和Sound of music相似,Lolita除了被直譯成洛麗塔,還有另一個詩意的版本——“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句詩來自蘇軾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這是蘇軾為調侃好友張先在八十歲時迎娶十八歲小妾所作,梨花指白髮的丈夫,而海棠指的是紅顏少女。在這裡,“一樹梨花壓海棠”恰好隱喻了電影中年長的男主愛上未成年少女的不倫之戀。

伏地魔VS佛地魔,兩岸三地譯法哪家強?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大陸:肖申克的救贖

香港:月黑高飛

臺灣:刺激1995

redemption意為“救贖”,大陸仍然使用直譯法,而香港版本的“月黑高飛”暗喻了監獄中那段黑暗的時光及男主安迪最終的越獄。

臺灣將影片譯為“刺激1995”,因為在1994年臺灣上映了一部老電影The Sting,臺灣譯名為“刺激”(大陸譯名則是“騙中騙”)。該片榮獲1973年多項奧斯卡大獎。

伏地魔VS佛地魔,兩岸三地譯法哪家強?

電影The Sting劇照

與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相似的是,二者都講述了一個精明的騙局。臺灣電影公司為了增加電影的知名度,就直接安上了一個1995版“刺激”的名頭。

伏地魔VS佛地魔,兩岸三地譯法哪家強?

Amelie

大陸: 天使愛美麗

香港: 天使愛美麗

臺灣: 艾米莉的異想世界

電影講述了咖啡店女服務生艾米莉的故事,雖然童年以來一直過著孤獨的日子,只能靠無窮的想象力打發時光,但艾米莉內心始終對生活抱有熱情,這也為她帶來了好運。

大陸和香港將”艾米莉“譯為”天使愛美麗“,借諧音表現女主古靈精怪的性格,比臺灣版本更勝一籌。

伏地魔VS佛地魔,兩岸三地譯法哪家強?

부산행

Train to Busan

大陸:釜山行

香港:屍殺列車

臺灣:屍速列車

無論是韓文“부산행”還是英文“Train to Busan(釜山)”,直譯為“釜山行”都是最合乎情理的,也符合整部電影的沉重基調。

而港臺的譯名則充滿了血腥、噱頭的味道。無論是“屍殺列車”還是“屍速列車”,都讓這部電影聽起來更像是一部獵奇血腥驚悚片。其實這部電影更貼近於災難片,在電影設定的殭屍病毒蔓延、城市不斷淪陷的情境中,人性的貪婪與溫情在一列開往釜山的火車上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伏地魔VS佛地魔,兩岸三地譯法哪家強?

The King's Speech

大陸:國王的演講

香港:皇帝無話兒

臺灣:王者之聲:宣戰時刻

大陸電影再一次使用無功無過的直譯法,而臺灣版本顯得霸氣許多,聽起來甚至有點像著名的007系列。

但香港版本的“皇帝無話兒”貌似有點太接地氣了。這麼來看,《泰坦尼克號》或許可以譯成“富家女與窮小子”,《哈利波特》也能譯作“小男孩的魔法世界”了。

關於大陸與港臺翻譯版本的“一哥之爭”其實由來已久,大家都認為本地區的翻譯更地道有趣,尤其是當他們遇到Harry Potter(哈利·波特)。

人物系列

伏地魔VS佛地魔,兩岸三地譯法哪家強?

 Severus Snape

大陸:西弗勒斯·斯內普

臺灣:石內卜

大家都默契地選擇了音譯

伏地魔VS佛地魔,兩岸三地譯法哪家強?

Draco Malfoy

大陸:德拉科·馬爾福

臺灣:跩哥·馬份

馬爾福同學究竟是有多“跩”?

伏地魔VS佛地魔,兩岸三地譯法哪家強?

Lord Voldemort

大陸:伏地魔

臺灣:佛地魔

大魔頭如今也佛繫了?

咒語系列

伏地魔VS佛地魔,兩岸三地譯法哪家強?

大陸:速速變大

臺灣:暴暴吞

伏地魔VS佛地魔,兩岸三地譯法哪家強?

大陸:阿瓦達索命

臺灣:啊哇呾喀呾啦

伏地魔VS佛地魔,兩岸三地譯法哪家強?

大陸:鑽心剜骨

臺灣:咒咒虐

其實,大陸與港臺的不同譯法是多種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發音因素

大陸以普通話為官方用語,香港和臺灣則更多受粵語及閩南語影響。以臺灣為例,閩南語很難發出翹舌音,臺灣譯者在翻譯時也就不會太過講究平翹舌輔音用字。

2.社會因素

社會環境對翻譯的影響在香港地區更為突出。以電影為例,香港的工業化、現代化環境使得香港電影把票房放在核心地位。為了吸引社會不同層面的人群前來觀影,他們在翻譯方面會更注重“接地氣”和“吸引人”,前面提過的《皇帝無話兒》就是最好的範例。

3.譯法因素

大陸的翻譯追求“信”“達”“雅”原則,要求譯者在忠實原文的基礎上實現文辭暢達、生動自然,因此多采用直譯法。而港臺翻譯更多受商業因素影響,翻譯不求完全準確,因此靈活性和趣味性更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