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凱鋒:齊魯長勺之戰,齊恆公戰敗的根本原因有三個

齊魯長勺之戰,是一場著名的戰爭。之所以著名,是因為我們從小學習的《曹劌論戰》,講的就是這場戰爭。這場戰爭的起因很簡單,就是齊國進攻魯國。齊國和魯國都是周朝的諸侯國,在一年前的干時之戰中,齊軍已經戰勝了魯國,逼迫魯國殺了公子糾,並交還管仲給齊國,公子糾是齊恆公(公子小白)的兄長。​長勺之戰的結果,是齊軍大敗,魯軍獲得了勝利,這是一場防禦戰勝利的戰例。

龍凱鋒:齊魯長勺之戰,齊恆公戰敗的根本原因有三個

曹劌論戰裡對魯莊公講了勝利的原因有三:一是問魯莊公依靠什麼同齊國作戰?魯莊公說依靠民心,自己重視訴訟案件,盡職盡責,獲得了民眾的信賴和支持。二是先守後攻,一鼓作氣獲得勝利。三是勝利後追擊時擴大戰果時,“視其轍亂,望其旗靡”,防止敵軍炸敗,被敵軍伏擊。

從當時的力量對比來看,齊國明顯比魯國強大,那齊恆公為什麼會戰敗呢?根本原因有三個:

一、齊恆公戰敗的原因之一:師出無名搞侵略,政治上失敗。

齊魯之間的根本矛盾是魯國收留了齊恆公(公子小白)的兄長公子糾,導致公子糾和公子小白之間相互殘殺,爭奪齊國君位,不料公子小白繼承了君位。魯國為了支持公子糾回齊國爭奪君位,於公元前685年八月十八日,齊魯兩軍戰於干時(今山東恆臺縣西北),魯軍戰敗。九月,齊國鮑叔牙率軍攻魯,逼迫魯國殺死公子糾,並要求把管仲交給齊國。魯國不得不照辦,滿足了齊國的要求。

既然魯國滿足了齊國的要求,為什麼第二年公元前684年正月,齊恆公還要發起長勺戰爭呢?長勺是今天山東萊蕪東北,是魯國的地盤,齊軍有侵略的嫌疑,這讓齊國當時處於師出無名的境地,自然導致軍心士氣不足,難以上下一心。國家之間打仗和個人之間打架一樣,總得找出理由來,你才好揍他一頓,而且這個理由要堂而皇之,讓其他人都覺得你揍得好,自然幫你的人就多了,幫被揍的人就少了。

龍凱鋒:齊魯長勺之戰,齊恆公戰敗的根本原因有三個

二、齊恆公戰敗的原因之二:缺乏明確的戰略目標,戰略決心不堅定。

如果說干時之戰,齊軍有明確的戰略目標,就是要求魯國處死公子糾,把管仲交給齊國。那麼長勺之戰,齊國就缺乏明確的戰略目標,干時之戰的勝利,已經教訓了魯國,教訓了魯莊公。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發起一場戰爭必須有明確的戰略目標,否則戰爭進程缺乏規劃,走一步看一步,戰略決心不堅定。打了勝仗後,不知道該如何打下一場戰役,不知道戰爭的結果是什麼。打了敗仗,不知道該是否撤軍還是進一步打下去,這就將三軍處於沒有目標和方向的危險境地。齊恆公發起長勺之戰,就是這種情況,缺乏明確的戰略目標,沒有堅定的戰略決心。依據當時的情況,滅魯國不可能,因為齊魯的力量對比沒有絕對性,齊國也有自己的其他對手,魯國也有自己的盟友,戰爭打到一定階段就會進入僵持狀態,導致齊魯兩敗俱傷。

在開戰前,管仲就不同意齊恆公對魯國開戰,認為“國未安”。非常有道理。因為齊恆公是公元前685年繼承齊國君位,公元前684年就對魯國進攻,民心和軍心都未歸附。齊國前任國君齊襄公被弟弟公孫無知所殺,齊國一直陷入政令無常、政局混亂的態勢,在這種情況下,屢屢對魯國發起戰爭,非明君之道,應該先安國,整治內部,增強國力,戰爭的結果也證明了管仲對戰爭勝負判斷的正確。

三、齊恆公戰敗的原因之三:戰術進攻給魯國可乘之機,三次衝鋒都退回來。

既然齊國對魯國開戰了,政治上處於師出無名的態勢,戰略上處於迷茫彷徨的態勢,在這種情況下,齊恆公在戰術安排上也非常輕敵,以為魯軍如同干時之戰一樣不堪一擊,結果給了曹劌一個可乘之機,導致戰役的失敗。這個可乘之機,就是齊軍組織了三次衝鋒,擊了三次鼓,而魯軍一直處於防守態勢,齊軍的三次衝鋒都沒有獲得勝利,導致兵力疲憊。而魯軍看到齊軍三次衝鋒失敗,兵力疲憊時,發起全面衝鋒,一舉擊潰了齊軍。

龍凱鋒:齊魯長勺之戰,齊恆公戰敗的根本原因有三個

在牧野之戰中,周武王擔心自己的軍隊陣勢亂,所以在戰前進行了動員,規定了紀律,進行了莊嚴的誓師大會。並明確軍隊每前進七步​就要停止取齊,以保持隊形,每擊刺四五次或六七次,也要停止取齊,以穩住陣腳,勇敢作戰,不殺害投降的人。正因為周軍的隊形穩定,使商軍無可乘之機;因為優待俘虜政策,才導致商軍中的奴隸和戰俘臨陣倒戈,獲得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牧野之戰的勝利,推翻了商朝,滅了商國,迫使商紂王自焚而死。

曹劌的一鼓作氣戰法,也符合孫子兵法中指出的:勝兵先勝而待可勝之機。也就是說作戰勝利的軍隊,先處於防守不可勝的狀態,只有看到敵人的破綻時,才會全力出擊,一舉獲得勝利。齊魯兩軍對陣之時,齊恆公沒有看到魯軍的破綻,就全軍出擊,出擊一次不成功,退回來;再出擊一次,不成功,又退回來;再出擊一次不成功,又退回來。來回三次,不但將軍隊士氣消耗殆盡,軍人的力氣也消耗殆盡,所以在魯軍的一次全面出擊下,不得不狼狽而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