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北洋軍閥混戰史,原來直系、奉系、皖系是這麼個意思

中國近代史是一箇中國人痛心的地方,也是一個民族意識覺醒的時期。但是中國近代史給人的感覺是非常遙遠。1912年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被推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不復存在。從清朝的滅亡到現在也就106年,但是這一百多年卻讓人感覺已經過去了很久很久,這是什麼原因呢?那就是在清朝滅亡後,中國經歷了一個大混亂的時期——北洋軍閥

瞭解北洋軍閥混戰史,原來直系、奉系、皖系是這麼個意思

提起北洋軍閥時期,就簡單的一個字“亂”。到處都在打仗各軍閥之間矛盾衝突較大,彼此都想爭第一、爭地盤、爭軍隊彈藥。北洋軍閥時間確切來說是從1911年民國成立到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這段時期在我們現在看來都是很黑暗的,畢竟常年打戰,民不聊生。俗話說,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很多人在瞭解這段歷史是經常會搞不清楚這段混亂的歷史,今天淺談這段混亂的歷史,瞭解這段歷史中的風雲人物。

瞭解北洋軍閥混戰史,原來直系、奉系、皖系是這麼個意思

北方大佬袁世凱

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後回到老家東北,後來在日本的扶持下成為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當然這是後話了。皇帝時代結束了,但是中國總要有一個人來治理,這個時候袁世凱出現了。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當上總統的袁世凱並不滿足現狀,覬覦帝位之心不死。人們歷盡艱辛才把封建王朝推翻,你又想建立帝制。這下全國人民不答應,他的手下也不支持,南方革命黨更不用說了,蔡鍔為主的地方軍閥更是發動了護國運動。袁世凱很快就在唾罵聲中一命嗚呼,袁世凱時期結束了。他這一死手下的人就開始分他的家產了,原來聽命於他的奉天張作霖和山西閻錫山實力大增成為後來的奉系軍閥和晉系軍閥。他的三個比較出色的學生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三人被稱為北洋三傑紛紛自立門戶,民間把這三個人分別稱作龍、虎、狗。皖系以其首領段祺瑞為安徽(簡稱皖)人而得名,直係軍閥領袖大多出身直隸省,在許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鳴,故稱為“直系”,以馮國璋、吳佩孚為首。

瞭解北洋軍閥混戰史,原來直系、奉系、皖系是這麼個意思

說完北方,看下南方大地(革命黨的地盤)。南方也是孕育新思潮的地方,同時在那個時候,南方並沒有效忠袁大帥的表態,因為本身就獨立於北方而存在。先說雲南大軍統領,即雲南都督蔡鍔。蔡鍔武昌起義時響應革命軍,革命成功後,自然而然地成為雲南軍政府都督。雲南簡稱滇,所以蔡鍔旗下軍,也換做滇系軍閥。還有廣西,原是清政府任命的提督陸榮廷在職,響應革命號召反了,廣西簡稱桂,因此稱作桂系軍閥。

說完這些系派就該說一說他們之間的對戰關係了,親兄弟還要明算賬何況在這個戰亂的年代,各個系派都想一家獨大,相互之間看不順眼,類似與現在網上你瞅啥,瞅你咋的一言不合就幹仗的情況。袁世凱死後,無人有能力一統江湖,操持全局。就連北方的天下,也都分崩離析了。中央方面,黎元洪任總統,段祺瑞任總理,恢復約法,恢復國會。但南方的孫中山不承認你段祺瑞的中央政府,然後老孫就糾結了西南地方軍閥要跟段祺瑞開幹,皖系段祺瑞讓直系的馮國璋去跟他幹,馮國璋又不是傻子,憑什麼我打你不打?幹了兩仗就不幹了,擅自撤兵,愛誰誰,你段祺瑞自個玩兒去。於是孫中山順利奪取了湖南,痛失湖南讓段祺瑞很生氣,他向大總統馮國璋同志表示,這個總理我也不幹了。馮國璋說你不幹那就太好了,我讓王士珍幹(當總理)。這就是傳說中的直皖分裂。

瞭解北洋軍閥混戰史,原來直系、奉系、皖系是這麼個意思

直系和皖系分裂後,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必須在直系和皖系中爭出一個老大,於是直系將領吳佩孚,聯合奉系張作霖,圍攻老段。段祺瑞大敗,沒了槍桿子,就沒政權,自然要辭職退位,把北京政府的大權讓給了直系和奉系。皖系走了直系和奉系早晚有一戰,但是直系是英美在背後支持,而奉系的張作霖則是日本人在背後支持。你直系把皖系攆走了,想在中央當老大,張作霖願不願意?張作霖願意,日本人也不願意,衝突本來就多,直接就開幹了。直系吳佩孚與奉系張作霖打的這場戰,就叫直奉戰爭(1922年、1924年)。

瞭解北洋軍閥混戰史,原來直系、奉系、皖系是這麼個意思

一開始是直系勝利,但後來西北地方軍閥馮玉祥臨陣倒戈支持了張作霖,導致最後直奉戰爭是奉系張作霖打贏了,奉系控制了中央。南方這時孫中山組織的北伐國民革命軍之所以進軍的比較順利,就是因為這個時候的北方在掐架,沒空顧及南方。所以北伐戰爭算是一路高歌,北伐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基本消滅了直系孫傳芳和吳佩孚的勢力,同時重創了奉系張作霖。

瞭解北洋軍閥混戰史,原來直系、奉系、皖系是這麼個意思

後來張作霖因為不滿足日本人的種種要求,被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史稱皇姑屯事件。其子張學良主持大局,決定改易旗幟。北洋軍閥時代至此畫上句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