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聚集,2小時生活圈拉開帷幕

下午5點,一艘滿載集裝箱的貨輪緩緩從深圳鹽田港駛出,向越南港行進。鹽田港,國內超大型幹線班輪首選港之一,也是全球單體吞吐量最大和效益最佳的集裝箱碼頭之一,這裡每週至少有三天,就會有兩艘或以上的超大型船舶同時靠岸。深圳鹽田拖輪有限公司指導船長 溫浪忠:這是鹽田港的1到9號泊位,早先的時候,都是一兩百米,甚至兩三百米,現在發展很多都是三百多米以上的船舶,就好像說那邊6號泊位跟7號泊位,大概是330米左右的船舶,還有10號泊位那邊,還有11號泊位,是達到了接近400米的船舶。

截至2017年底,全球超過1萬標箱以上的超大型船舶,80%靠泊在這裡,其中1.8萬標箱以上的超大型船舶更是100%前來掛靠。鹽田港近幾年集裝箱吞吐量的快速增長,真實地折射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貿易的蓬勃發展。

深圳市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劉南安:粵港澳灣區這塊經濟發展得非常快。在這七年的期間裡面,我們港口也飛速地發展,吞吐量由原來的857萬標箱到去年2017年底的1400萬標箱,每年平均增長率6%,那麼我們集團的利潤也是在這十年裡面每年都是超過十個億的利潤,這就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在粵港澳大灣區裡,港口星羅棋佈。作為重要的戰略支點和樞紐,港口支撐起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實力,帶動了區域的活力。廣州港、深圳港、香港港、虎門港、珠海港、中山港、惠州港等等,它們與高鐵和高速公路並肩聯網,構築了“灣區經濟”的交通基石。

深圳市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劉南安:在粵港澳灣區裡面,涉及到香港、澳門、廣州、深圳還有珠海等等一些區域。隨著這個區域行政界限打破以後,我們跟香港跟澳門之間的聯繫會更加密切,我們業務的協同會更好,假如我們的船,就是深圳鹽田港的船要到美國去,香港也有船要到美國去,那麼我們會拼成一條船就可以了,會使我們成本降低。

根據勞氏2016全球港口百強排名,全球集裝箱吞吐量十強港口中,粵港澳大灣區佔了三席,其中包括深圳港、香港港和廣州港。這三個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相加,達到了6128萬標準箱,比百強榜單中後30名的總和還多。這個密集的港口群,如今綜合實力已排全球第一。而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門戶和窗口。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 張明:粵港澳大灣區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毗鄰海洋,而且這兒深水良港比較多,不光是鹽田區,其實就包括南沙,然後現在發展得都非常快。在未來我覺得它在整個中國的港口的這種吞吐量佔比中的排名,我覺得還會進一步地上升。

金融科技創新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互通互聯

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聚集,2小時生活圈拉開帷幕

金融是經濟發展的血液,也是重要的基礎資源。在粵港澳大灣區,香港是全球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深圳位列全球金融中心第20位,廣州緊隨其後,位列32名。在這個金融活躍地,匯聚了豐富多元的銀行、保險、證券、風投、基金等跨國金融巨頭,還彙集了港交所、深交所等品類齊全的金融要素流通平臺,如何讓粵港澳各地的金融能力互聯互通,形成合力呢?

鄭麗萍是一家網絡服務公司的財會人員,由於公司和香港有業務往來,她經常要接收來自香港的支票,有時候快遞,有時候親自跑,拿回來了還擔心丟失。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成為了她工作中的一個負擔。

網絡服務公司財會人員 鄭麗萍:以前用的是紙質支票的時候,大概從香港過來的時候要大概一個星期的時間,現在改用電子支票的時間是大概兩天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完成。這個電子支票,通常不會發生手工填寫錯誤這種問題,也不用跑銀行,直接在公司網絡上做就可以了。

電子支票票據是以PDF格式為載體的電子檔案,客戶可以透過任何電子途徑傳輸電子支票票據。由於香港居民一直以來對支票票據有著很強的依賴性,電子支票的推出,大大地方便了香港和內地的金融溝通。

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鄧月容:除了港幣本幣的支票之外,我們還有就是美元人民幣。我們相信在灣區,尤其是商貿的往來,對資金流不單是港元,人民幣美元,這個主要的貨幣也是需求很大,所以我們相信就是電子支票不單是提供一個比較快比較有效率的流程,還有就是不同的貨幣對那個貿易在大灣區應該需求或者是安排就更方便,用途就更大了。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業總體規模已達到世界級灣區水平:據中銀香港統計,2017年底粵港澳三地銀行資產總額達7萬億美元,其中存款總額約4.7萬億美元,均超過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港深主板市場總市值超過55萬億美元,居全球第四位;保險業保費收入約1280億美元相當於全國保費收入的近1/4。雖然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各大金融城市都有各自的發展優勢,但是如何將這些優勢協同發展,取長補短?金融科技創新正在大灣區迸發出全新的活力。

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發展服務辦公室主任 何曉軍:金融創新主要盯著人民幣國際化,因為隨著人民幣的國際化,有大量的跨境的這個資本流動的這種實驗,要做跨境的資本流動,會對我們的人民幣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對匯率利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都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所以深圳是一個非常好的實驗田、創新的地方,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香港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擁有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經香港銀行處理的人民幣收付交易量更佔全球總額百分之七十,可提供完備的跨境人民幣結算及資金管理等服務。各界熱切期待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將為香港帶來無限機遇,包括在發展金融科技方面。

中國工程院院士 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 陳清泉:推動香港經濟的轉型,從過分地依賴地產、股票,使香港把科技也作為一個支柱產業,大灣區給我們提供了機會,所以要乘勢,要奔騰。

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流動頻繁 人口聚集效應顯著

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聚集,2小時生活圈拉開帷幕

人才的聚集和流動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至關重要的環節,從2015年粵港澳大灣區首次提出以來,隨著建設的深入,人才流動頻率正在加速,粵港澳大灣區對人口的聚集效應也越來越明顯。

陳宇峰是一名在深圳工作的香港青年,1988年出生的他,在英國讀完大學後,又在香港工作過幾年。小時候就經常往返兩地的陳宇峰強烈地感受到深圳的巨大變化,和很多香港的年輕一代一樣,他也希望從香港來深圳創業。陳宇峰告訴我們,他決定開辦自己的公司,利用自己對兩地的瞭解,幫助香港青年一代,來深圳創業工作。

香港青年 陳宇峰:現在香港面對的情況基本上都是這個樣子,就是他們也想來大陸,來大市場,來競爭,一個最大問題,他們都是香港習慣了他們自己的一個推銷的一個方法。而在內地就比較難。第二個問題,就是內地的銷售的成本太高。

事實上,像陳宇峰一樣來到灣區內其他城市創業的港澳青年還有很多,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南沙自貿區等地,都活躍著港澳創業青年的身影。比如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目前已經吸引了300多家深港創業團隊,其中香港團隊佔了一半以上。吸引港澳團隊來深創業的,不僅是深圳完善的產業鏈資源,還有稅收補貼、住房優惠等等政策。根據前海管理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在前海創業,僅個人所得稅方面的財政補貼已經達到了1.35億元。

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 洪為民:在香港我們不是沒有科技的人才,但是我們很少把科技應用到我們真正的實體經濟裡面。那麼將來透過大灣區,可以做轉化以後,我相信能夠把香港本身的創新科技這個群體也帶動起來。

粵港澳大灣區人口聚集效應同樣顯著,2017 年廣東省新增常住人口 170 萬,位居全國第一;從常住人口增量以及遷徙流動數量來看,廣州與深圳都排名全國前列,其中深圳人口流入跡象更加明顯。更值得關注的是,臨近廣深兩市的佛山、珠海、東莞等城市也呈現出明顯的人口流入跡象。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任科員 譚禕:截至2017年底,持有效臺港澳人員就業證在深工作的港澳人員約8800人,他們在深從事的行業非常廣泛,按照行業分類標準來看,有99個行業都有港澳人員的身影,那我們注意到非常多的青年港澳人員來深創新創業,他們專業性強,具有非常廣闊的國際視野,能夠有效地推動我們的經濟發展。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內聚集著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等眾多高校及研究生院,已經成為我國世界百強高校數量最多、高校人才最密集的一個區域,在全球範圍內也表現出領先的創新能力。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市場及監管中心政策主任 亞倫·克萊因:我非常看好粵港澳大灣區的前景,你可以把所有的這些都整合起來,相互配合,協同發展。這才是獲得成功的好辦法,讓這個灣區擁有技術中心,有大學,有經濟中心香港,還有娛樂中心澳門,它可以提供這麼多東西。

記者:張秦思 宋華 攝像:陳明鈺 李宏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