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聚集,2小时生活圈拉开帷幕

下午5点,一艘满载集装箱的货轮缓缓从深圳盐田港驶出,向越南港行进。盐田港,国内超大型干线班轮首选港之一,也是全球单体吞吐量最大和效益最佳的集装箱码头之一,这里每周至少有三天,就会有两艘或以上的超大型船舶同时靠岸。深圳盐田拖轮有限公司指导船长 温浪忠:这是盐田港的1到9号泊位,早先的时候,都是一两百米,甚至两三百米,现在发展很多都是三百多米以上的船舶,就好像说那边6号泊位跟7号泊位,大概是330米左右的船舶,还有10号泊位那边,还有11号泊位,是达到了接近400米的船舶。

截至2017年底,全球超过1万标箱以上的超大型船舶,80%靠泊在这里,其中1.8万标箱以上的超大型船舶更是100%前来挂靠。盐田港近几年集装箱吞吐量的快速增长,真实地折射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贸易的蓬勃发展。

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刘南安:粤港澳湾区这块经济发展得非常快。在这七年的期间里面,我们港口也飞速地发展,吞吐量由原来的857万标箱到去年2017年底的1400万标箱,每年平均增长率6%,那么我们集团的利润也是在这十年里面每年都是超过十个亿的利润,这就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粤港澳大湾区里,港口星罗棋布。作为重要的战略支点和枢纽,港口支撑起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实力,带动了区域的活力。广州港、深圳港、香港港、虎门港、珠海港、中山港、惠州港等等,它们与高铁和高速公路并肩联网,构筑了“湾区经济”的交通基石。

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刘南安:在粤港澳湾区里面,涉及到香港、澳门、广州、深圳还有珠海等等一些区域。随着这个区域行政界限打破以后,我们跟香港跟澳门之间的联系会更加密切,我们业务的协同会更好,假如我们的船,就是深圳盐田港的船要到美国去,香港也有船要到美国去,那么我们会拼成一条船就可以了,会使我们成本降低。

根据劳氏2016全球港口百强排名,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十强港口中,粤港澳大湾区占了三席,其中包括深圳港、香港港和广州港。这三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相加,达到了6128万标准箱,比百强榜单中后30名的总和还多。这个密集的港口群,如今综合实力已排全球第一。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和窗口。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 张明:粤港澳大湾区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毗邻海洋,而且这儿深水良港比较多,不光是盐田区,其实就包括南沙,然后现在发展得都非常快。在未来我觉得它在整个中国的港口的这种吞吐量占比中的排名,我觉得还会进一步地上升。

金融科技创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互通互联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聚集,2小时生活圈拉开帷幕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也是重要的基础资源。在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是全球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深圳位列全球金融中心第20位,广州紧随其后,位列32名。在这个金融活跃地,汇聚了丰富多元的银行、保险、证券、风投、基金等跨国金融巨头,还汇集了港交所、深交所等品类齐全的金融要素流通平台,如何让粤港澳各地的金融能力互联互通,形成合力呢?

郑丽萍是一家网络服务公司的财会人员,由于公司和香港有业务往来,她经常要接收来自香港的支票,有时候快递,有时候亲自跑,拿回来了还担心丢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成为了她工作中的一个负担。

网络服务公司财会人员 郑丽萍:以前用的是纸质支票的时候,大概从香港过来的时候要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现在改用电子支票的时间是大概两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这个电子支票,通常不会发生手工填写错误这种问题,也不用跑银行,直接在公司网络上做就可以了。

电子支票票据是以PDF格式为载体的电子档案,客户可以透过任何电子途径传输电子支票票据。由于香港居民一直以来对支票票据有着很强的依赖性,电子支票的推出,大大地方便了香港和内地的金融沟通。

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行政总裁 邓月容:除了港币本币的支票之外,我们还有就是美元人民币。我们相信在湾区,尤其是商贸的往来,对资金流不单是港元,人民币美元,这个主要的货币也是需求很大,所以我们相信就是电子支票不单是提供一个比较快比较有效率的流程,还有就是不同的货币对那个贸易在大湾区应该需求或者是安排就更方便,用途就更大了。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总体规模已达到世界级湾区水平:据中银香港统计,2017年底粤港澳三地银行资产总额达7万亿美元,其中存款总额约4.7万亿美元,均超过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港深主板市场总市值超过55万亿美元,居全球第四位;保险业保费收入约1280亿美元相当于全国保费收入的近1/4。虽然目前粵港澳大湾区各大金融城市都有各自的发展优势,但是如何将这些优势协同发展,取长补短?金融科技创新正在大湾区迸发出全新的活力。

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主任 何晓军:金融创新主要盯着人民币国际化,因为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大量的跨境的这个资本流动的这种实验,要做跨境的资本流动,会对我们的人民币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汇率利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所以深圳是一个非常好的实验田、创新的地方,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林郑月娥:香港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经香港银行处理的人民币收付交易量更占全球总额百分之七十,可提供完备的跨境人民币结算及资金管理等服务。各界热切期待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将为香港带来无限机遇,包括在发展金融科技方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 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 陈清泉:推动香港经济的转型,从过分地依赖地产、股票,使香港把科技也作为一个支柱产业,大湾区给我们提供了机会,所以要乘势,要奔腾。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流动频繁 人口聚集效应显著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聚集,2小时生活圈拉开帷幕

人才的聚集和流动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从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首次提出以来,随着建设的深入,人才流动频率正在加速,粤港澳大湾区对人口的聚集效应也越来越明显。

陈宇峰是一名在深圳工作的香港青年,1988年出生的他,在英国读完大学后,又在香港工作过几年。小时候就经常往返两地的陈宇峰强烈地感受到深圳的巨大变化,和很多香港的年轻一代一样,他也希望从香港来深圳创业。陈宇峰告诉我们,他决定开办自己的公司,利用自己对两地的了解,帮助香港青年一代,来深圳创业工作。

香港青年 陈宇峰:现在香港面对的情况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就是他们也想来大陆,来大市场,来竞争,一个最大问题,他们都是香港习惯了他们自己的一个推销的一个方法。而在内地就比较难。第二个问题,就是内地的销售的成本太高。

事实上,像陈宇峰一样来到湾区内其他城市创业的港澳青年还有很多,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南沙自贸区等地,都活跃着港澳创业青年的身影。比如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目前已经吸引了300多家深港创业团队,其中香港团队占了一半以上。吸引港澳团队来深创业的,不仅是深圳完善的产业链资源,还有税收补贴、住房优惠等等政策。根据前海管理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前海创业,仅个人所得税方面的财政补贴已经达到了1.35亿元。

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 洪为民:在香港我们不是没有科技的人才,但是我们很少把科技应用到我们真正的实体经济里面。那么将来透过大湾区,可以做转化以后,我相信能够把香港本身的创新科技这个群体也带动起来。

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聚集效应同样显著,2017 年广东省新增常住人口 170 万,位居全国第一;从常住人口增量以及迁徙流动数量来看,广州与深圳都排名全国前列,其中深圳人口流入迹象更加明显。更值得关注的是,临近广深两市的佛山、珠海、东莞等城市也呈现出明显的人口流入迹象。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任科员 谭祎:截至2017年底,持有效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在深工作的港澳人员约8800人,他们在深从事的行业非常广泛,按照行业分类标准来看,有99个行业都有港澳人员的身影,那我们注意到非常多的青年港澳人员来深创新创业,他们专业性强,具有非常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有效地推动我们的经济发展。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聚集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众多高校及研究生院,已经成为我国世界百强高校数量最多、高校人才最密集的一个区域,在全球范围内也表现出领先的创新能力。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市场及监管中心政策主任 亚伦·克莱因:我非常看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景,你可以把所有的这些都整合起来,相互配合,协同发展。这才是获得成功的好办法,让这个湾区拥有技术中心,有大学,有经济中心香港,还有娱乐中心澳门,它可以提供这么多东西。

记者:张秦思 宋华 摄像:陈明钰 李宏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