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裡面積最小的外朝三大殿

藉著清宮劇《延禧攻略》的熱度,璟業園林的小編再給大家介紹最後一個北京故宮外朝的三大殿。

它位於紫禁城的太和殿、保和殿之間一個宮殿。也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和接受執事官員朝拜的地方,它就是中和殿。

北京故宮裡面積最小的外朝三大殿

中和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朝初期叫“華蓋殿”。到了嘉靖時期華蓋殿遭遇大火,火災重修後改稱“中極殿”,現如今殿內天花的構件上仍遺留有明代“中極殿”墨跡。到了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皇室入主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極殿為中和殿。

為什麼改名為中和殿呢?

中和殿取自《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中和”二字是說,凡事要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才能使用各方關係得到和順,其意在於宣揚“中庸之道”。

北京故宮裡面積最小的外朝三大殿

三大殿中也就只有中和殿這間房子可以供皇帝一人靜靜的思考。

在古代凡遇皇帝親祭,比如祭天壇、地壇,前一日皇帝都要在中和殿閱覽祝文。祭先農壇舉行親耕儀式前,還要在此查驗種子和農具。

中和殿高19米,平面呈方形,為單簷四角攢尖,屋面覆黃色琉璃瓦,中為銅胎鎏金寶頂。殿面闊、進深各為3間,四面出廊,金磚鋪地,建築面積580㎡。它的面積是三大殿中最小的。

北京故宮裡面積最小的外朝三大殿

避免了三座大殿的門窗雷同,門窗的形制則取自《大戴禮記》所述的“明堂”。中和殿的門兩邊為青磚檻牆,上置瑣窗。殿內外簷均飾金龍和璽彩畫,天花為瀝粉貼金正面龍。殿內設地屏寶座。寶座前左右兩側的兩隻金質四腿獨角異獸。

放在皇帝寶座兩旁,寓意君主聖明。同時為燒檀香之用。放在中和殿地平臺兩側的銅薰爐,是用來生炭火取暖的。

北京故宮裡面積最小的外朝三大殿

至於中和殿是用來幹嘛的,前面也提到了,基本就是一個休息的殿閣。這點在明清兩代基本都一樣。唯一不同的就是。

清朝每七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譜。纂修工作完畢後就會在中和殿上舉行儀式,送呈皇帝審閱。

北京故宮裡面積最小的外朝三大殿

中和殿是三殿中年壽最古老的,到現在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歷史上就被明朝時候的大火燒燬過一次。

北京故宮裡面積最小的外朝三大殿

傳承中國園林古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那就關注我們 璟業文化園 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