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時,李自成起義成也農民,敗也農民!

明朝末年,朝政腐敗、地方勢力割據、文官把持朝政。整個明帝國可謂是風雨飄搖、內憂外患。天啟年間,陝西北部地區遭受連年災荒,明王朝不但沒有幫助百姓渡過難關,賦稅還分文未減,弄得怨聲載道。李自成的家鄉就在陝西榆林米脂李繼遷寨,生活十分困難,曾當過和尚,放牧過牛羊,十幾歲時,父母就死了,二十一歲時,生活所迫應徵到銀川驛站當驛卒。

明末時,李自成起義成也農民,敗也農民!

明崇禎元年,李自成因丟失公文被裁退,失業回家。後因無力償還舉人的債務,被告上衙門,獲親人所救,出獄後殺了舉人。不久,因妻子出軌,又將其妻殺死。揹負兩條人命的李自成,只有和侄子李過逃到甘肅甘州投軍。後來,金兵南下攻打京師,參將王國率領李自成所在軍隊奉命進京防守。由於王國剋扣軍餉,士兵早就不滿,在途經金縣(甘肅榆中)時,李自成率眾將王國和當地知縣殺害後,舉兵起義,開始了他的征戰生活。

明末時,李自成起義成也農民,敗也農民!

李自成起事後,先後投靠王左掛、張存孟、高迎祥等農民軍。打著“均田免糧”的口號,經過中原之戰、三攻開封之戰、洛陽之戰。闖王李自成得到各地百姓的擁戴,其勢力發展到百萬之眾,在民間還流傳著一首歌謠:“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在大順永昌元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國號“大順”,一切都慢慢改變了。這支由農民組成的軍隊,其小農意識逐漸顯露出來。

明末時,李自成起義成也農民,敗也農民!

大順永昌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入住紫禁城,明朝滅亡。這時的闖王大軍,早就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忘記關外還有清軍虎視眈眈。特別是以丞相牛金星為首的官員,入京後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被榮華富貴所腐蝕,忙於籌備登基大典,未能對時局採取正確的決策,鞏固政權。1644年,清軍入關,李自成軍阻截失敗,丞相牛金星不但未給李自成出謀劃策,還挑撥李自成和大將李巖、李牟的關係,導致李巖兄弟被殺,劉宗敏氣憤出走,加速了大順的滅亡。

明末時,李自成起義成也農民,敗也農民!

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歸根結底並不是打不過清軍,明朝末年,清軍想入關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都被明朝打敗。而李自成後期部隊有百萬之眾,如果入京後,手下官員不是享於安樂,能作出正確的決策,清軍入關的夢想可能會再次被打破。所以說,李自成的農民起義成功是因為符合百姓意願,發揮了農民的吃苦耐勞、創造力等優點;而失敗也是因為農民的小農意識、小富則安、目光短淺等缺點,導致成功後迅速敗亡。這就是所謂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