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劉備辜負的大才,被逼無奈之下投降曹魏,劉備下令善待其家人

劉備隱忍半生,先後投奔過袁紹、曹操、劉表等人,就連好不容易得到的徐州,轉眼間也被呂布給奪走了;在得到了諸葛亮之後,如魚得水一般,通過赤壁之戰得到了荊州南部,後入西川,再北上與曹操爭奪漢中,成就一番霸業。

被劉備辜負的大才,被逼無奈之下投降曹魏,劉備下令善待其家人

劉備以隱忍和梟雄著稱,在識人用人這一塊尤其擅長,與曹操那可是有的一比;但是劉備也有失手的時候,話說劉備在奪取漢中後不久,關羽就率領荊州的精銳發動了北伐之戰,短的目標是奪取襄陽和樊城,統一荊州,而且荊州最繁華的就是江北部分。

關羽也的確驍勇善戰,比《三國演義》中有過之而無不及,率領三萬軍隊,打敗了于禁、龐德等人率領的援軍,斬殺龐德,俘虜了于禁,曹仁都差點守不住樊城,關羽之名,震驚天下;但是被司馬懿略施巧計就破解了。

被劉備辜負的大才,被逼無奈之下投降曹魏,劉備下令善待其家人

孫權出兵荊州,以呂蒙為總指揮,結果關羽腹背受敵之下,加上友軍又不肯施以援助,最終關羽敗走麥城,兵敗被俘後遭殺害,而荊州也丟了;無論是丟失荊州,還是二弟關羽被殺,劉備都無法忍受,稱帝之後立馬調集國中精銳,準備伐吳。

話說在劉備入西川的時候,得到了一個大才,此人就是黃權,被劉備封為偏將軍;而且劉備兵進漢中,也是黃權的建議,人們只知道攻取漢中主要依靠法正的謀略,卻不知道這些計謀都是黃權首先替劉備想出來的。

被劉備辜負的大才,被逼無奈之下投降曹魏,劉備下令善待其家人

在劉備佔據漢中後,自稱漢中王,領益州牧,任命黃權為治中從事。在劉備稱帝后,準備征討吳王孫權,黃權勸諫說:“吳人驃悍善戰,而我軍又水路出兵順流而下,易進難退,為臣乞請您讓我為先頭部隊去試探敵人虛實,陛下應當在後面坐鎮。”

但是劉備報仇心切,加上想在孫權沒有坐穩荊州的時候奪回荊州,所以並沒有聽從黃權的建議,而任他為鎮北將軍,督領江北軍隊防禦魏國出兵,劉備自己在江南前線。後來吳國大都督陸遜順長江流勢衝破蜀軍的包圍,蜀漢江南前線部隊大敗,劉備撤退。

被劉備辜負的大才,被逼無奈之下投降曹魏,劉備下令善待其家人

由於返蜀道路被吳軍完全阻斷,黃權軍隊無法返回蜀地,故此他只好率領部下投降於魏國。有關部門依照法規,上報要抓捕黃權的家人,劉備說:“是我對不起黃權,黃權沒有對不起我。”於是仍像以前那樣對待他的家人。

曹丕非常賞識黃權,任命他為鎮南將軍,封育陽侯,加侍中。劉備病逝後,魏國群臣都相互慶賀,唯獨黃權無一絲笑意。曹丕察覺到黃權有器量,想故意嚇嚇他,於是派人召見他。黃權還在路上,前來催促的使者一個接一個,在道路上交錯奔馳,黃權的下屬官員、侍從都嚇得魂飛魄散,而黃權卻舉止自若。

被劉備辜負的大才,被逼無奈之下投降曹魏,劉備下令善待其家人

後來,黃權領益州刺史,遷進河南。司馬懿十分器重他,問黃權:“蜀中像您這樣的人有多少?”黃權笑著回答:“沒想到被您如此看重。”司馬懿在給諸葛亮的書信中說:“黃公衡是個爽快人,經常從坐位上起身,讚歎著談論你,這種談論總不離口。”

公元239年,黃權升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開府之名始於黃權。黃權的兒子也是相當不錯,黃權留在蜀中的兒子黃崇,官至尚書郎,蜀漢滅亡時隨諸葛瞻戰死於綿竹。

被劉備辜負的大才,被逼無奈之下投降曹魏,劉備下令善待其家人

​估計劉備到死的時候,都在後悔沒有聽從黃權的建議,劉備實在不符合上前線作戰,如果是黃權去領兵作戰的話,智謀不遜於陸遜,至少也不會落到精銳盡失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