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獨立時,乾隆皇帝在做什麼?

用戶59082992755


乾隆和華盛頓都是死於1799年,但是卻像是兩個時代的人

美國獨立於1776年頒佈《獨立宣言》,這意味著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正式脫離英國,也意味著美國的獨立戰爭開始。而1776年美國進行的獨立戰爭,參與國法國、英國、西班牙等。很明顯這是一場類似於一戰的殖民地利益爭奪戰,此時的西方已經是步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而1776年乾隆爺在幹嘛呢?1773年乾隆下令重新編制《四庫全書》,這件事情也不錯,只是一本書都要皇帝去要求編制,是不是就意味著清朝的文化教育已經是僵化和落後了呢?正當西方科學井噴增長的時候,乾隆爺還在思考怎麼限制思想,穩固統治。

乾隆自絕於世界,嚴格的海禁政策為歷代之最

當年西方海外擴張和商品傾銷越來越嚴重,尤其是英國工業革命已經開始,這就意味著小農經濟下的清政府越來越不適應同英國人之間的貿易,於是索性就嚴格限制,從此之後清政府僅僅是出口茶葉給西方而已。

然而茶葉貿易卻成為了清政府重要的稅收來源,實在是諷刺,也就是說就算是清政府開放貿易,其實對於清政府財政也不會有損失。然而乾隆的認知裡,天朝上國同蠻夷打交道,實在是有損國威。

當英國使者團前來訪問時,乾隆因為他們不下跪而覺得厭惡,並且當洋人展示最新的工業革命成果時,乾隆認為是奇技淫巧。尤其是對於火器,乾隆認為火器會撼動八旗的騎射,所以不能縱容火器的發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假如學習了固步自封,那麼代價就是被人再拎出來狠狠打,打完之後還要你要拖著遍體鱗傷去追趕他。


小司馬遷論史


乾隆帝一刻沒閒著,平頂大小金川叛亂、平定後藏,同時接著下江南遊山玩水等等,總之過的悠哉悠哉,好不自在!(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雖然乾隆帝深陷於內政外交的桎梏不能自拔,但相對於同一時期美國人民的水深火熱,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了。美國獨立戰爭,爆發於1775年的萊剋星頓民兵襲擊英國試圖炸燬民兵軍火庫的殖民者。

截止於1783年英國與北美十三個殖民地簽署的《巴黎和約》,英國正式承認北美十三個殖民獨立。在1775年至1783年的時間裡,恰好是乾陵執政最輝煌的時刻。

這一時期,乾隆帝最終完成了讓其倍感自豪的十全武功最後四件,分別是1776年再次平定大小金川,而是年美國《獨立宣言》發表,美國正式宣告獨立。


1776年至1788年,乾隆帝平定了臺灣林爽文的起義,而1887年,美國《憲法》問世,史稱1787年憲法。再往後則是1789年平定安南之役、1790年至1792年兩徵廓而喀。

也就是說當美國完成獨立並在資本主義的康莊大道上突飛猛進之時,乾隆帝還在建立自己的十全武功,極力維護蹩腳的已經頹勢盡顯的封建軀體。

其實討論美國獨立時乾隆皇帝在幹什麼,有很強的歷史意義,也就是從此時,東方向左,西方向右,東西方走向了兩個極端,至於說孰優孰劣,一個世紀之後見分曉。

當然不是乾隆帝不那麼耳聰目明,只是因為中國古代社會的封建機制太完善太密不透風,這在古代是一種優勢,但是到了近代資本主義打天下的時候,原來封建社會的優勢,反而轉變成了最大的劣勢。


歷史三日談



先說美國,如不是以狹窄的北美的視角,而以寬廣的歐洲視野來看,美國的獨立戰爭,不過是英法列強長期爭鬥中的一個局部戰爭。北美民兵(後叫大陸軍)作為配角,支持了法國對英國在北美13個殖民地統冶的打擊,法國海軍率先挑戰英國海軍,並牢牢扼住老牌海上霸主英國海軍的咽喉,繼而又挑撥荷蘭、西班牙等國群起向英國宣戰。英國分身乏術、左支右拙、叫苦連天。北美地區則以“波士頓傾茶案”為引子,法國和美國(未被英國老大承認)各懷訴求、一致對英。

1775年4月19日從列剋星敦打響第一槍,意味著美國開始了推翻英國的殖民統冶的戰爭。接著,又任命後來的第一任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

英王喬治三世遠涉重洋派重兵5萬前來彈壓,1776年,第二屆大陸會議簽署了《獨立宣言》,法國陸軍在北美參戰,西班牙、荷蘭宣佈支援美國。1781年,隨著驕傲的米字旗在約克鎮的倒伏,1783年《巴黎和約》的簽訂,英國垂頭喪氣地宣佈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

由此,法國也宣佈,在北美地區成功擊敗了英國,逼迫英國在衰落之道上又邁進了一步。在這個世界上,當初誰都不知道,這個由北美民兵、印第安人等烏合之眾組成的大陸軍,在二百多年後,竟成為世界上超強的國防力量——美國軍隊的前身。在英國國力乘著滑梯下來之時,美國也登上了成為世界霸主的晉階之梯。

從世界史觀點來看,美國獨立戰爭之所以重要,並不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新的國家,否則,不過是美國從英國冶下脫離建國,一件尋常事而已(這種脫離母國獨立的國家有很多),

而是它創造了一個在當時與眾不同的國家政體類型。我們從《獨立宣言》的一句耐人尋味的辭文中,或可稍見端倪,“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生而平等”。儘管美國革命在當時的影響力,遠不如法國革命和俄國革命這麼大,但美國的獨立,是經上帝之手第一次在個人權利至上的基礎上,做出建立政體的有益嘗試。這個嘗試正踐行著經濟學開山鼻祖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國富論》中說的一句別有韻味的話,“政府是人民的守夜人”。

再說我大清帝國乾隆王朝,秉承了康熙王朝的雄才大略、捭闔縱橫和雍正王朝的恭儉勤勉、朝乾夕惕,以及革故鼎新的膽氣而留下來的優秀國力家底。在美國獨立戰爭的這八年,即1775年至1783年間(乾隆40年至乾隆48年)恰逢“十全老人”乾隆冶國的中晚交界期。1775年,世界上最恢宏、最偉大的百科全書《四庫全書》(論語、大學、孟子、周易、本草綱目、孫子兵法等鉅著鴻篇)剛剛編纂了2年,於1782年成書,滿族皇帝乾隆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做出卓越的貢獻;1778年乾隆為多爾袞昭雪,復諡號、復爵位、重評價,旨載“奉世祖車駕入都,成一統之大業,厥功最著”。




1781年回民起義,同年,首領蘇四十三被擒殺;甘肅出貪案,總督勒爾謹、布政使王亶望依律處死;1782年山西巡撫國泰、山東布政使於易簡貪腐案,著和坤查辦。後,此兩人被處死。1787年美國推出第一部立國憲法之時,臺灣暴發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義軍首領林爽文,被將軍福康安剿滅,湖南苗民起義,被總兵尹德禧鎮壓。此刻,大清帝國的國運開始走上了下坡路,農民起義的此起彼伏、八旗供養的令國力不堪重負。人均耕田因人口劇增縮至3.5畝,低於警戎線人均4畝,吏冶腐敗、貪腐成風,社會矛盾開始激化。


很有趣,經過各國曆史橫向的比較,大清帝國和大英帝國幾乎是同步走向衰落。英國的衰落來自於與法國在爭鬥中的落敗。必然的,做為老牌海上攝取資源來補血的帝國,對外拓展的停頓、回縮,決定這個帝國國運的轉折;而大清帝國的衰落,則因來自於自身的封閉制度的反噬,而步入了窮途末路。美國則因從白紙上,進行了制度嶄新的嘗試,而進入一個發展較快的平穩昌盛期。但英國得益於工業革命對其的支撐,雖已衰落,卻依然有餘力侵略了大清帝國。看國運潮起潮落、察諸國粉墨登臺,撥劍四顧、局勢板蕩、望盡天涯、波瀾起伏。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穿越歷史的迷霧,檢視歷史的足跡,仰望歷史的輝煌,感懷歷史的滄桑。“劍雄品評文史經濟”與您同學同行,同喜同嘆。您的關注,是我奮筆疾書的動力,您的閱讀,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這個問題還是挺有意思的。

說到美國獨立戰爭,不得不說到一個人:華盛頓!

說起來,領導美國獨立戰爭的華盛頓和清朝的“十全老人”愛新覺羅·弘曆(乾隆皇帝)真的是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兩人沒有什麼交集。

如果非要說兩人之間有什麼共同的特徵,還真能找出來一個,那就是兩個人都死於公元1799年!

華盛頓出生於1732年,死於1799年;乾隆出生於1711年,死於1799年。雖然兩人的人生軌跡沒有交集,但是兩人生存在同一個年代。



如果將兩人的人生軌跡進行橫行對比的話,也許能發現一些更加深層次的東西!

美國的獨立戰爭始於1775年4月的萊剋星頓槍聲,當然,這個時候的美利堅合眾國還沒有建立。

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由托馬斯·傑斐遜執筆起草的《獨立宣言》,這個時候的美國可以算是誕生了。


但是,除了美國自己,壓根就沒有人承認這個新生的國家。那沒有辦法,只好用戰爭來解決問題。

從1775開始,北美十三洲同英國人打了8年的仗,最終在1783年,巴黎條約簽訂,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的主權國家地位。至此,美國才算是真正的誕生。

當然,美國的獨立戰爭,並不是簡單的北美十三洲與英國之間的戰爭,包括法國,西班牙這樣的強國都參與了對英國的戰爭。


本質上來說,這是一場歐洲強國在海外殖民地之間利益再分配。所謂槍打出頭鳥,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成為了眾矢之的,而最終獲勝的則是北美十三洲上歐洲移民。

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這8年,中國正處於清朝乾隆統治時期,時間是乾隆40年到乾隆48年,中國在這些年究竟發生了哪些大事:

1、修《四庫全書》

從1773年開始,乾隆下令編撰《四庫全書》,歷時九年成書。《四庫全書》雖然是一部鴻篇鉅製,但是與之相對應的,清朝的統治者在編著的過程中,毀壞的古籍怕是更多。


2、大小金川之戰

大小金川之戰持續時間從1747年到1776年,前後持續了20來年,最終清軍在付出了較大的代價之後平定了大小金川,實施土改歸流,將川西地區納入了中央政府的控制。

3、為多爾袞平反

1778年,乾隆下令為多爾袞平反,恢復多爾袞的王爵。為前人平反,一直是乾隆比較熱衷的事情,依次彰顯自己的聖明。

4、反腐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四月,山東巡撫國泰、於易簡虧空庫帑案發,和珅等查辦,革職逮問,旋皆處死。



老實說,此時的乾隆還算不上昏庸,上述這些事情除了《四庫全書》毀壞古籍之外,其他事情倒也挑不出太多毛病。

乾隆和華盛頓,根本就是無法比較的兩個人。他們兩個人雖然生活在同一個年代,但他們卻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

華盛頓雖然領導北美殖民地的獨立戰爭,但本質上他和殖民者是一樣的,都是資產階級。所謂的獨立戰爭,說到底只是一次資產階級內部利益的爭奪,只是,華盛頓勝利了。

獨立後美國,確確實實取得了突飛猛進,直至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只能說,即便是在資產階級內部,也是優劣之分的。但本質,都是資產階級。

至於有些人非要拿《獨立宣言》中的“人生而平等”來說事,

回過頭來看看,獨立之後美國是如何大肆屠殺印第安人的吧!

我們再來看乾隆,毫無疑問,乾隆雖然自比十全老人,但不可否認清朝的衰落是從乾隆開始的。所謂的康乾盛世,只不過是落日的餘暉罷了。

但是 ,真正的罪魁禍首卻不是乾隆,乾隆晚年的好大喜功,昏庸無道,只是加速了這一進程。

為什麼工業革命沒有在中國爆發,為什麼大航海時代不是從中國開始?

要知道,明朝時期就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就有鄭和七下夕陽的壯舉!這些都是領先世界的!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儒家思想和科舉制度,所帶來的官本位制度和思想禁錮,太過於根深蒂固。孔孟之道偏重於改造人的主觀世界,而忽視對客觀物質世界的認識和改造,結果導致了讀書人務虛而務實。

而所有這一切,再清朝沒有得到任何的扭轉,反而是強化到了極致,乾隆只不過是這個進程中的一環!


小鎮月明


1783年9月,英美簽訂美英凡爾賽和約,承認美國獨立。


同年是乾隆四十八年,這時的乾隆皇帝72歲,已經是人生的暮年。所以在這一年,乾隆乾的事情記載並不多,比較重要的是他出了趟差,來回四個月時間。


在這一年的五月到九月,乾隆皇帝去了趟瀋陽,其間路過了承德住了半個月,按傳統,在承德接見了蒙古王爺們。當他從瀋陽回來時,還不知道在地球另一側出了一件大事:美國正式做為一個國家出現在地球上了。


當然,即使乾隆知道美國獨立了,也不會覺得這事很有意義,因為當時美國人口不到280萬,領土約為230萬平方公里。在乾隆看來,不過是世界盡頭一個偏僻的小國罷了。




而在前一年,即1782年,卻發生了幾件有意思的事:


第一:乾隆的一個孫子出生,取名愛新覺羅·旻寧,這個孫子以後成了道光皇帝,運氣不好趕上了鴉片戰爭。。。

二:這一年的正月裡,一件搞了十年的文化工程完工:《四庫全書》告成。

第三,這一年的5月18日,乾隆皇帝夜讀明史,讀到袁崇煥這一段,感覺袁崇煥太冤枉,於是下旨給入繼為嗣的五世孫袁炳授以官職。恐怕無論是袁崇煥還是當年的皇太極,崇禎都想不到吧。。。。


閉家鎖的紅楓


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意思。不少人都感覺華盛頓和乾隆不像是一個時代的人,一個像是近代的,一個像是古代的,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認知恐怕是源於美國短暫的歷史,其實乾隆和華盛頓是一個時代的人,乾隆只比華盛頓大21歲,但巧合的是兩人是同一年離世的。



那麼美國獨立戰爭時,乾隆皇帝在幹嘛呢?

多數的回答都是說乾隆陶醉於康乾盛世的迷夢中不可自拔,這自然是沒錯的。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以天朝上國自居,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更是堅定了這一歷史共識,天國幅員遼闊居天下之中,故曰中國。中國的地大物博更是看不上週邊國家的那些彈丸之地,作為大清的十全老人乾隆更是認為自己功績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1775年的一天,萊剋星頓的一聲槍響,歷時七年的美國獨立戰爭開始了。這時東方大清並不瞭解外國世界的風雲變幻政權更迭,或者說漠不關心這些西方小國的變革。此時的乾隆看著康乾盛世的繁榮洋洋自喜,於是也學著明成祖朱棣修《永樂大典》那樣搞一件名垂千古的世紀工程,著名的《四庫全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修訂的,乾隆認為四庫全書的意義超越了《永樂大典》。

此時的大清還在忙於一件戰爭大事,那就是平定大小金川叛亂。並在金川地區改土歸流,將金川納入在中央管轄範圍之中。



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大事了,康乾盛世也是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大盛世。也預兆了封建制度不再適應國家機器的發展,與此同時清朝的統治者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與世界的發展嚴重脫軌,最終釀成了飽受西方列強侵略壓迫的悲劇。

(我是納蘭軒若,歡迎互動交流)


納蘭軒若


美國獨立感覺是現代的事情,而乾隆皇帝感覺還是在上古時期,雖然有些誇張但是感覺上就是這樣,真真切切一對比原來是一個時代的。遠在太平洋對岸的美國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獨立革命,而這時候穿著黃馬褂,扎著長辮子的乾隆老爺子在幹嘛呢?



在1776年的7月4日,會議通過了《獨立宣言》,這時候美利堅合眾國才真正的建立了。但是美國獨立的過程並不是因為一個所謂的宣言就可以的,宣言只是在有資本的情況下才可以拿出來討論的東西,在1775年的4月19第一槍的打響,意味著被殖民統治的美國人民開始了反抗,而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重要人物,美國的鼻祖華盛頓,這是美國的的第一任總統也是當時大陸軍的總司令。



在打響第一槍之後,直到1783年《巴黎和約》的簽訂,這時的英國才徹底承認美國的獨立,所以獨立並不是一個獨立宣言,也不是一個巴黎和約,是經過了長達8年的戰爭之後,徹底把英國打垮了才爭取到的獨立,所以總體的概括來說應該是解釋乾隆在這八年了做了什麼大事,也就是乾隆40年到乾隆48年。



乾隆皇帝繼位是25歲,繼位的時候有自己的父親雍正幫他掃平了障礙,而且改革等等很多事情雍正已經幫他做好了鋪墊,所以對於年輕而又有經歷的乾隆來說當這個皇帝自然要比自己的父親輕鬆了很多,而在乾隆40年的時候乾隆已經是65歲的人了,雖然已經是高齡了,但是對於還有二十多年的他來說猶如中年,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




那麼他在八年裡究竟做了什麼大事呢?在1773到1782年,一本宏偉著作《四庫全書》經歷9年時間終於成書,這算是乾隆對於後世子孫在文化方面做出的偉大貢獻。在1776年,總歷時達29年的金川叛亂終於被平定,可謂是大快人心。1778年,乾隆為多爾袞昭雪,爵位,諡號等等都被封了回來。還有其他相對來說比較小的事情,在歷史上的記錄也不多,比如乾隆下令銷燬關於前朝留下不好的書籍,特別是反清的,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這樣的事情早晚都是要做的。

英國在慢慢隕落的同時,大清也因為乾隆後期的荒淫無度而導致中國的發展一定程度上遲緩了很多,尤其是封建時期的閉關鎖國政策更是被後人戳罵。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美國真正獨立一年後,乾隆皇帝終於完成了六下江南的心願。

當時的乾隆皇帝可謂是18世紀世界級的歷史人物,1736年登上皇位的他,實際上統治了中國長達63年。乾隆皇帝有多厲害呢?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一共有三百多位皇帝,而乾隆皇帝則是做皇帝時間最久,壽命也是最長。在乾隆時期,中國的人口占據了世界的1/3,經濟總量世界第一,伏爾泰稱讚說“中國是最古老、最廣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國家”。歷史上把他和他爺爺這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稱作“康乾盛世”。

此時的美國,其實還是非常弱小。華盛頓帶領著美國人民進行8年艱苦卓絕的戰爭,弱小的美國最終戰勝了強大的英國,贏得了獨立。1789年,華盛頓因為自己卓越的戰功和崇高的威望成為了第一屆美國總統。不過當時的美國只有東部的十三塊殖民地,發展並不順利。1814年的時候,首都白宮甚至還一度被人燒掉了。但是美國人還是在不停的為發展而冒險,比如第三隻到達中國的實驗號只有84噸,是近海帆船。

當第一個美國商人到達中國的時候,是非常謙卑的用人參和海獺皮換取中國的絲綢和瓷器。當時的美國人對中國是非常無知的,由於英國有女王,所以美國人也覺得強大的中國也有女王,因此第一艘船便叫做“中國女皇號”。不過中國和美國雙方合作還是非常愉快的,此後的幾十年,在所有的外國商人中,美國商人是最恭順的。

此時的乾隆皇帝正在江南遊山玩水。三十年間,六次下江南的乾隆花掉了太多的錢財,並且對百姓造成了嚴重的災難。光建造的行宮就高達四十九座,他每次動用一千多艘船隻,隨行的人達到2500多人,沿途30裡以內的大小文武官員都需要前來接駕。

在他心中,他肯定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因為對乾隆,他已經有了“十全之功”,並且自詡為“十全老人”。乾隆一輩子有兩個大癖好,一是喜歡作詩,據說一輩子寫了5萬多首詩,是歷代寫詩的人中產量最高的。為什麼不說他是詩人呢?抱歉,後面的文人並不認為他是詩人,畢竟好詩不多。二是喜歡題字。可以說很多歷朝歷代很多重要的字畫上都有乾隆的字,畢竟誰叫乾隆皇帝是著名的書法發燒友。


歷史是什麼


美國獨立戰爭始於1775年的萊剋星頓槍聲,終於1783年的英美巴黎條約。這八年時間正好是乾隆皇帝的統治中後期,乾隆四十年至四十八年,乾隆盛世已初露疲態,中國正在告別帝制時代的最後一個盛世。

在這八年,乾隆朝的歷史大事件有如下幾樁:

和珅崛起

和珅在1775年被拔擢為御前侍衛,開始成為乾隆的身邊人,從此仕途走上順風車,逐漸成為乾隆朝炙手可熱的第一紅人。


平定大小金川

1776年,乾隆終於平定了大小金川,結束了這個暴露了乾隆盛世外強中乾本質的漫長戰爭。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乾隆總共投入了近60萬兵力,7000萬兩軍費,才平定了僅有彈丸之地,總人口不過數萬的大小金川。此役堪稱大清國家武力的一大恥辱,但日後卻還是被乾隆得意洋洋的列入十全武功之中。


王亶望腐敗大案

乾隆朝中後期貪腐大案頻出,但冒領鉅額賑災糧的王亶望還是堪稱第一鉅貪,驚天騙局揭發時震驚朝野,幾乎牽扯了整個大清甘肅官場,也讓此前著力拔擢王亶望的乾隆震怒。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王亶望和幾十名甘肅官員服誅。更駭人聽聞的是,奉命查抄王亶望家產的閩浙總督陳輝祖竟然頂風作案,以銀換金,隱藏玉器,將王亶望的大部分家產據為己有。東窗事發之後,乾隆四十八年(1782年),被賜自盡。


皇太后逝世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大清朝最長壽的皇太后孝聖憲皇后於86歲高齡逝世。乾隆一生對母親極為孝順,留下佳話無數。皇太后也正是《甄嬛傳》的女主角原型。


張明揚不說話


美國獨立是在公元1776年,這一年,是中國的乾隆年間。這一年,乾隆65歲,但是,他並沒有退休,是他登基的第41年,乾隆一共在位六十年,所以他的皇帝生涯才過了三分之二,正過癮吶。



1776年6月7日, 弗吉尼亞殖民地代表亨利·李在大陸會議上,提出宣佈“殖民地是自由和獨立的國家,並且按其權利必須是自由和獨立的國家”的議案。就這樣,北美的13個殖民地從英國獨立出去,宣佈主權,成立美利堅合眾國。


1776年,乾隆終於平定了大小金川,此戰持續29年之久,被列為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之一,代表大清從此控制西川,是乾隆一生中比較輝煌的一個時刻。所以,十分可喜可賀。

此外,乾隆還做了一些事,為明朝冤死的文人,比如方孝孺正名。還銷書,把一切詆譭清朝或者具有反清復明反動激進思想的書籍都清空了。這代表著乾隆皇帝在文化上,並不那麼存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