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與說服力

影響力與說服力

影響力與說服力成正比。能說服的,都好說;不能說服的,在反制影響力。

說服是中性的。壞人拿來,能讓人上當。好人拿來,取得共識,為了崇高的目的,爭取一致性行動。

相同的說辭,對有些人有效,對有些人無效。一套說辭,或得到順從,或遭到拒絕,取決於說者和聽者。

說者沒有針對性,喚不醒聽者。聽者的認知和邏輯超越了說者,說者說了白說,繼而引起反感、反彈、反抗。

教條主義一錢不值。說者依賴經驗和慣性,解決不了說的難題。

廣告的效應,必然是遞減的。說來頭頭是道,一旦背後的邏輯經不起推敲,完了,誰還願意只信廣告而不看療效?

假冒真誠和崇高,不是風景,而是坑——不說破,並不等於沒有看破。

態度比說辭更重要。說辭指向說服,而態度難以隱藏。態度與說辭不一致,不要僥倖,很容易被捕捉到。

海量信息,對說辭是一種對沖。好的說辭,激盪情緒、觀點和事實,使其正向疊加,而不是互為消蝕。

愛因斯坦有個說法:“凡是都應當儘可能地簡單,而不是較為簡單。”解決難題,最有效的鑰匙,是抓點——找不到找不準,就成了打亂仗。

突破固有的認知和行為模式,是點與點的對抗、較量。從極簡入手,何需多言?

挑剔的聽者,比挑剔顧客還多。挑剔,只是在尋找捷徑。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和能力,要做判斷和選擇,趨向於把未知拉入已知,把不確定變成確定。

精準的判斷,需要分類、鑑別和校準。走捷徑的結果,往往不認同、不接受、不容忍任何不完美,甚至與想象不一致,也成為批評、反對、責難的藉口。

共處、互利、依存,是認識的起點。拒絕思考、匆忙決斷,正在成為一種現象。這不是進步,卻有現代性。

影響力與說服力

一旦進入言行不一的模式,用說辭證明說辭,存在極大的風險,說辭並不代表善行。承諾無法證明行為,行為無法印證承諾,善行也將無法喚醒善行。

判斷聽從認同,聽從喜好,過度依賴榜樣和權威,能否經受持久的考驗?

熟人社會有軟約束,那就是信用。當你說服鄰居時,鄰居的判斷不是就事論事,而是“倒帶子”。聽其言,觀其行——不是以後的行,而是以往如何如何。

每個自然人,都有品牌價值。信用的“黑匣子”,對於言行是一把利劍。對於言行非相關方,“黑匣子”是封閉的,也是無意義的。相反,當你想發揮影響力時,言行所及,“黑匣子”會自動醒來,變得透明——它猙獰一笑,所有說辭都會失效。

說辭的邊界,不在於一定如何如何,也不在於必然趨利避害,而在於激發行動、點燃良善——這正是影響力的價值所在。

影響力與說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