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書摘

社會認同

  • 社會認同原理。該原理指出,在判斷何為正確時,我們會根據別人的意見行事
  • 我們對社會認同的反應方式完全是無意識的、條件反射式的,這樣一來,偏頗甚至偽造的證據也能愚弄我們
  • 95%的人都愛模仿別人,只有5%的人能首先發起行動,所以,要想把人說服,我們提供任何證據的效果都比不上別人的行動
  • 驅使信徒們宣揚其信仰的,並不是先前的確定感,而是一種逐漸擴散的懷疑
  • 一般來說,在我們自己不確定、情況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時候,我們最有可能覺得別人的行為是正確的
  • 多元無知效應似乎在陌生人裡顯得最為突出:因為我們喜歡在公眾面前表現得優雅而成熟,又因為我們不熟悉陌生人的反應,所以,置身於一群素不相識的人裡面,我們有可能無法流露出關切的表情,也無法正確地解讀他人關切的表情
  • 旁觀者群體沒能幫忙,不是因為他們無情,而是因為他們不能確定
  • 我的建議是從人群裡找出一個人來,盯著他,直接指著他說:“你,穿藍夾克的那位先生,我需要幫助。請叫救護車來。”這樣一句話,消除了一切有可能阻礙或拖延救助的不確定性,你把穿藍夾克的先生放在了“救助者”的位置上
  • 一般而言,在需要緊急救助的時候,你的最佳策略就是減少不確定性,讓周圍人注意到你的狀況,搞清楚自己的責任。儘可能精確地說明你需要什麼樣的幫助,而不要讓旁觀者自己判斷
  • 我們在觀察與我們相似的人的行為時,社會認同原理能發揮出最大的影響力
  • 我們會根據他人的行為來判斷自己怎麼做才合適,尤其是在我們覺得這些人跟自己相似的時候
  • 要是新聞報道的是一個人自殺的消息,之後增加的也大多是一個人出事的事故;要是新聞報道的是一個人自殺並導致多人死亡的消息,之後增加的往往就是導致多人死亡的車禍或墜機事故
  • 這是社會認同原理的一個病態例證:這些人根據其他陷入困境的人如何行動,決定自己該怎麼做
  • 報道自殺的消息,促使一部分跟自殺者類似的人走上了絕路——因為他們現在發現自殺的念頭更加站得住腳了
  • 在自殺並導致他人死亡的新聞被報道後的3~4天裡,乘客的安全受到最大的威脅。之後的幾天也會很危險,但程度稍低。故此,我們建議,在這些時候外出旅行要特別當心
  • 不確定性——這可是社會認同原理的左膀右臂啊
  • 影響力最強的領導者是那些知道怎樣安排群體內部條件,讓社會認同原理朝對自己有利方向發揮作用的人
  • 利用社會證據的人總能成功地操縱觀眾,哪怕這些證據是赤裸裸地偽造出來的
  • 面對明顯是偽造的社會證據,我們只要多保持一點警惕感,就能很好地保護自己了
  • 首先,我們似乎持有這樣的假設:要是很多人在做相同的事情,他們必然知道一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尤其在我們並不確定的時候,我們很樂意對這種集體智慧投入極大的信任。其次,人群很多時候都是錯的,因為群體的成員並不是根據優勢信息才採取行動,而只是基於社會認同原理在做反應

喜好

  • 我們大多數人總是更容易答應自己認識和喜歡的人所提出的要求
  • 專攻上門推銷各類家居產品的嘉康利(Shaklee)公司就建議銷售人員採用“無窮鏈”方式尋找新客戶:只要客戶承認自己喜歡某件產品,就可以向他施加壓力,問他還有哪些朋友可能喜歡這種產品
  • 一個人的某個正面特徵就能主導其他人看待此人的眼光
  • 我們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
  • 請求者還有另一種利用相似點增加好感及順從概率的辦法:他們假裝跟我們有著相似的背景和興趣
  • 由於熟悉會影響人的喜好,因此它對我們的各類決定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包括選舉哪一位政客
  • 糟糕的消息會讓報信人也染上不祥。人總是自然而然地討厭帶來壞消息的人,哪怕報信人跟壞消息一點關係也沒有
  • 把產品跟名人聯繫在一起,是廣告商利用關聯原理賺錢的另一種辦法
  • 拉茨蘭把這套手法叫作“午宴術”,他發現,受試者對就餐期間接觸到的人或事物更為喜愛

權威

  • 很多情況下,只要有正統的權威說了話,其他本來應該考慮的事情就變得不相關了
  • 頭銜比當事人的本質更能影響他人的行為
  • 頭銜除了能讓陌生人表現更恭順,還能讓有頭銜的那個人在旁人眼裡顯得更高大
  • 調查表明,頭銜越是顯赫,別人就越覺得有頭銜的這個人高大威猛
  • 權力和權威的外部象徵,說不定是靠假冒偽劣的材料編造出來的
  • 焦點放在兩點關鍵信息上:權威的資格,以及這些資格是否跟眼前的主題相關
  • 這個權威是真正的專家嗎?

稀缺

  • 稀缺原理——機會越少見,價值似乎就越高
  • 對失去某種東西的恐懼似乎比對獲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發人們的行動力
  • 倘若瑕疵把一樣東西變得稀缺了,垃圾也能化身成值錢的寶貝
  • 和“數量有限”技巧相對應的是“最後期限”戰術,也就是對顧客從順從業者手中獲得產品的機會做出時間上的規定
  • 稀缺原理成立的一個原因在於,根據它來做出判斷,大部分時候是正確的
  • 逆反心理
    • 機會越來越少的話,我們的自由也會隨之喪失。而我們又痛恨失去本來擁有的自由。保住既得利益的願望,是心理逆反理論的核心。心理學家傑克·佈雷姆(JackBrehm)提出這個理論
    • 只要選擇自由受到限制或威脅,保護自由的需求就會使我們想要它們(以及與其相關的商品和服務)的願望愈發強烈
    • 獨家信息最能說服人,根據稀缺原理,要是我們覺得沒法從別處獲取某條信息,我們就會認為它更具說服力
  • 管教前後不一的父母,最容易教出反叛心強的孩子
  • 渴望擁有一件眾人爭搶的東西,幾乎是出於本能的身體反應
  • 喜悅並非來自對稀缺商品的體驗,而是來自對它的佔有
  • 稀缺的東西並不因為難以弄到手,就變得更好吃、更好聽、更好看、更好用了.

承諾和一致性

  • 事實上,我們所有人都會一次次地欺騙自己,以便在做出選擇之後,堅信自己做得沒錯
  • 在接受瑣碎請求時務必小心謹慎,因為一旦同意了,它就有可能影響我們的自我認知。它不僅能提高我們對分量更大的類似請求的順從度,還能使我們更樂意去做一些跟先前答應的小要求毫不相關的事情
  • 行為是確定一個人自身信仰、價值觀和態度的主要信息源
  • 人們有一種天然的傾向,總認為聲明反映了當事人的真實態度。出奇的地方在於,哪怕他們明知道當事人的聲明並非出於自願,他們還是這麼認為
  • 個人承諾是預防客戶撕毀合同的一種重要心理機制。和安利公司一樣,這些組織發現,只要讓人們把承諾寫到紙上,就會出現神奇的事情:他們當真會照著寫的去做
  • 每當一個人當眾選擇了一種立場,他便會產生維持它的動機,因為這樣才能顯得前後一致
  • 費盡周折才得到某樣東西的人,比輕輕鬆鬆就得到的人,對這件東西往往更為珍視
  • 團隊成員的忠誠和奉獻精神,能極大地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增加生存概率
  • 對於一個想要建立持久凝聚力和卓越感的團體來說,入會活動的艱辛能帶來一項寶貴的優勢,這種優勢,是該團體絕不願輕易放棄的
  • 只有當我們認為外界不存在強大的壓力時,我們才會為自己的行為發自內心地負起責任
  • 先給人一個甜頭,誘使人做出有利的購買決定。而後,等決定做好了,交易還沒最終拍板,賣方巧妙地取消了最初的甜頭

互惠,給予,索取,再索取

  • 先施恩在再乞討
  • 互惠原理的本質恰好就在這裡:哪怕一件禮物讓人討厭到一有機會就扔掉的地步,也仍然管用,仍然可以拿來利用。
  • 違背互惠原理,接受而不試圖回報他人善舉的人,是不受社會群體歡迎的
  • 互惠原理的一般性規則指出,要是有人以某種方式對我們行事,我們理當對他還以類似的行為
  • 面對接受的善意,我們感到有義務要償還
  • 倘若有人對我們讓了步,我們便覺得有義務也退讓一步
  • 實現互相讓步的兩條途徑
  • 它迫使接受了對方讓步的人以同樣的方式回應
  • 由於接受了讓步的人有回報的義務,人們就樂意率先讓步,從而啟動有益的交換過程

影響力的武器

  • 固定行為模式
  • 每一次,構成模式的所有行為幾乎都是按相同的方式、相同的順序發生的
  • 人單純地喜歡做事有理由
  • 我們在要別人幫忙時,要是能給一個理由,成功概率會更大
  • 文明的進步,就是人們在不假思索中可以做的事情越來越多
  • 三要素
  • 這類武器有能力激活一種近乎機械化的過程
  • 只要掌握了觸發這種過程的能力,人們就能從中漁利
  • 使用者藉助這些自動影響力武器的威力,這種武器就好像一根沉甸甸的大棒,只要用了它,就能讓另一個人乖乖就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