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天!從月虧12萬到盈利4.1萬|餐飲營銷方案

其實,現在做餐飲的非常苦逼,每天起早貪黑的,還賺不到幾個錢。雖然看著店面高大上,表面上風光,暗地裡都是內心在滴血啊!

尤其是做自助餐的,更加苦逼,因為其他的類似於中餐館、燒烤店等,你來一個人我就給你整一個菜,所以即使生意不好,虧損也沒那麼厲害。

18天!從月虧12萬到盈利4.1萬|餐飲營銷方案

但是自助餐不一樣啊,你無論是一個人來消費,還是一百個人來消費,你都要把菜品全部整出來,所以你在產品的成本上壓力會更大。

現在我們來看看做生意的萬能公式:

銷售額=流量*轉化*留存*單價

我們把它套進自助餐的行業來看看,我們會發現自助餐與其他的行業有一個非常的不同就是:單價被鎖定!

我們知道,生意增長只有三個途徑:

1,增加客流量

2,提高留存率

3,提高客單價

但是你發現,自助餐的價格被鎖定,這就意味著你無法通過刺激顧客的消費慾提高客單價,從而增加你的營業額

,相當於你比其他行業少了一條提高銷售額的路徑。

顧客的單價被鎖定,這一點很重要,直接影響了我們為其制定整個方案(後面我會提到)。

但是不著急,我們慢慢來,我會從頭告訴你整個方案的流程,那就是:引流-轉化-留存-裂變,然後我會一步一步的拆解我們的每一個營銷動作。

先給大家上一個結果:

我們在5月12日給劉總開始做增長方案,五月份結束的時候,我們核算盈利數據:

一個店從原來的月虧損14萬到虧損500元,另一個店,從原來的虧損12萬到盈利4.1萬。

而這僅僅只用了18天的時間!

01

引流:8.8元海鮮吃到飽

這個引流活動就是上面的那個海報,很多人第一直覺就是:8.8元是真的嗎?商家確定不會虧損嗎?

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大家,8.8元沒有虧損,而且還賺到了!怎麼做到的呢?嘿嘿,我接下來會講述的。

很多商家有一個誤區,就是用自己的錢補貼消費者,虧損做活動,雖然引來了大量的人,但最後你會發現活動越成功,流量越大,虧的越多!

所以,這裡我要強調的一點是:無論做任何活動,都不能虧損,不要想著用自己的錢補貼顧客,只要做活動,最終結果一定是要盈利的,虧損的活動絕對不要做!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的推廣渠道:

1,發動店內員工進行宣傳(這裡面涉及到團隊激勵的問題,也挺有意思的)

2,通過銀座商城帶來流量

3,通過當地的公眾號、社群群主轉發活動內容

4,團購拼單

那麼,8.8元的海鮮活動到底如何操作才能不會虧損,甚至最後還賺到錢了呢?

02

轉化:沉沒成本+身份歧視+價格歧視

首先,介紹下8.8元海鮮不限量的套路:沉沒成本+身份歧視+價格歧視

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就是說,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

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Sunk Cost)。

假設我們做一整套的營銷活動,我們就要在整個活動中不斷加大消費者的沉沒成本,因為只有讓消費者不斷的付出,他才會越珍惜,才會對你越忠誠。

首先,獲得8.8元海鮮不限量的資格,你必須積贊十個(為什麼是十個,而不是更多,因為十個贊很容易達到,降低顧客的成本),雖然很輕鬆,但是你也要付出時間精力、他人的人情。

其次,由於參與人數過多,每個人都必須排隊領取海鮮的分量,那你已經來了,排隊就排隊吧,畢竟確實這麼便宜。

身份歧視:

參與8.8元活動的顧客必須佩帶專屬的活動掛牌,區別於其他的顧客(因為還有正餐的顧客)。

並且它們必須在指定的區域就餐,不能跑進正餐的區域,排隊領取你的海鮮,每人每次限制領取一盤,這一盤海鮮吃完了,你再可以去領取一盤,但確實不限量。

每次領取一盤+排隊蒸海鮮+佩戴專屬的活動標示,讓顧客在整體的體驗上並不順暢。

但是你想啊,就餐的時間其實就那麼兩個小時,如果參與的人很多,你排隊領取一次海鮮可能都要十幾分鍾,甚至半個小時,你就吃了一兩盤海鮮,肯定吃不飽,那你怎麼辦呢?

價格歧視:

8.8元吃海鮮不限量,但是你要排隊,每次只能領取一盤,還只能在指定區域就餐.....

但是呢,你只要再加50元,也就是58.8元,你就可以全場任意吃原價79元自助,不用排隊,不用等待....所以在很多8.8元的顧客,在前臺的時候就直接轉化為正餐,轉化率高達60%!

所以,為什麼別人搞8.8元會虧損,而我們不會,因為我們有以上的套路,從而讓到店的顧客消費正餐!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設置讓顧客不好的體驗流程呢?

大家要明白的是:任何引流的活動,都是為了篩選顧客,能夠忍受8.8元排隊就餐的人,他極大可能不會是我們真正的顧客,因為我們的正餐價格是79元,只有願意增加50眼賺正餐的用戶才是我們真正的顧客。

低價引流,消費設置障礙,本質上是為了篩選我們真正的顧客,然後再設計營銷動作,讓這些顧客留存下來,成為長期的顧客!

03

留存:殺手鐧——49元/次的年卡會員特權

真正的殺手鐧來了!

當我們引進了流量,促成了轉化,我們就要做留存,同時上面我們講到由於自助餐的特性,客單價被鎖死,無法通過刺激顧客的消費慾,提高銷售額。

那麼,留存的意義不是提高客單價(因為做不大),只能增加顧客的消費頻率,讓顧客多次進店消費。

但問題是自助餐本身不是剛需高頻的產品,而劉總的自助餐一位79元,在棗莊地區屬於中高偏上的水準,這個價格你也很難讓顧客多次消費。

鑑於以上的考量,我們設計了一個顛覆性的自助餐經營模式,啟動會員年卡的模式!

什麼意思呢?

只要你在歐巴羅交300塊錢就可以成為年卡會員,你會獲得什麼呢?

1,4張79元的自助餐免單券

2,每次到店消費僅需49元

這裡解釋一下為什麼是300元的年費,為什麼是送4張79元的自助餐券,以及為什麼最終定價是49元,而不是39元或者59元!

因為通過我們前期的數據測算(具體怎麼算的,你可以私聊我),每個人交200元,發展年卡會員1500人,一個店就是保證日常運營成本,保證不會虧損,會員交的200元就是店鋪的純利潤!

那麼,既然原本是每個人交200元,為什麼最後變成年費300元呢?

因為,你讓顧客交200元,是直接的付出,顧客還是會心疼,但是交300元,然後再返還4張價值79元的自助餐券,反而會覺得自己其實是沒有花錢的。

但事實上,4張79元的自助餐的成本差不多就是100元,300元扣去這100元,收的年費還是200元,但是給顧客的感覺確實不一樣的,它們會更容易接受!

那麼,為什麼又是定價49元呢?而不是39元或者59元呢?

這也不是我們拍腦袋想出來的,因為根據我們的計算,49元是同品類行業的競爭線,如果競爭對手低於49元與我們競爭,就一定會虧損,而一旦高於49元,就無法與我們相抗衡!

49元,是一條生死線!

目的是讓競爭對手無法切入,一旦以這個價格切入,就必然虧損,誰也無法長久的與我們競爭!

當你看到這裡的時候,你可能已經發現了這樣的問題,就是我們用在歐巴羅自助餐的經營模式,已經不是傳統餐飲的經營模式。

自助餐本質上是一個兩頭博弈,一頭是與顧客做博弈,你要想辦法讓顧客低價值高飽腹感的產品做文章,這樣你就賺得多;一頭是與產品成本做博弈,產品的成本越低,你就賺得多。

但事實上,這是一個難以調和的矛盾:顧客想要更好的體驗,就必須增加你的成本,但你的價格是被鎖死的,顧客的體驗上去了,但是你的利潤卻下降了。

除非你提高價格,但是自助餐一旦提高價格,先不說你的顧客怎麼想,就是你的競爭對手就會恁死你,讓你無法提高價格!

而一旦你的經營模式改變,採用會員年卡的模式,你賺的錢已經不是在產品上,你也不用在產品的成本與顧客的體驗做博弈。因為你賺的錢是他們的年費。

甚至,你還要想辦法讓顧客吃的好、吃的爽!只有這樣它們才會介紹它們的朋友,才會增加消費頻率。

同時,你會發現當你的會員人數累積到一定量的時候,你會倒逼你的供應鏈,你的產品成本也會越來越低,進一步增強你的競爭力,想一想海底撈是不是這樣呢?

最後總結一下:

引流:通過8.8元引流,篩選真正的顧客。

轉化:通過價格歧視+沉沒成本,購買正餐!

留存:通過300元會員年卡,改變傳統餐飲的經營模式,打造核心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