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作战多面手高射炮:上至飞机下至车辆步兵皆可对抗

武器装备是随着作战的需求而变化的,比如伴随着堑壕战的出现,坦克这种兵器出现了,而作为应对作战飞机的少量方式,高射炮这种火炮家族的新成员也在战争中应运而生。得益于攻击敌方飞机所需的高初速和平直弹道,高射炮其实比较类似于反坦克炮或者加农炮等等武器,在诞生以来的多次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曾经的作战多面手高射炮:上至飞机下至车辆步兵皆可对抗


高射炮在一战中诞生,为了应对敌方强大的空中力量,,在一战中也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不过这只是他的初露峥嵘,他将会在二战中获得更为耀眼的战绩。二战中说道高炮,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德国人的88mm高射炮,其在德军装甲部队装备不足以对抗敌方坦克等装备时往往被寄予厚望对目标实施攻击。而且后来也被改进后加在了著名的虎式坦克之上,后来的虎王坦克用的也是88毫米反坦克炮。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最早88炮打坦克并不是指挥官脑子一热想出来的方法,而是88炮在设计之初就有反坦克用途,并配备有穿甲弹。不过还是火线太高,很容易被摧毁。而88炮的苏联兄弟52K式85mm防空炮也是很有名气,T34-85坦克的主炮就和他有着一定的关系。

曾经的作战多面手高射炮:上至飞机下至车辆步兵皆可对抗


曾经的作战多面手高射炮:上至飞机下至车辆步兵皆可对抗


无独有偶,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高射炮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当时中国军队装备很差,大中口径的高射炮少的可怜,而诸如20毫米的小口径高射炮数量比较多。在对付诸如轻装甲车辆坦克(日军坦克的防御水平很差)完全够用,而且面对日军的机枪工事等等毁伤效果也很不错,射程远威力大对日军形成了一定的压制。不过无奈整体的装备水平以及训练指挥水平和日军差距还是太大,中国军队依然伤亡惨重。

曾经的作战多面手高射炮:上至飞机下至车辆步兵皆可对抗


而即使到了现代,高射炮最然越来越多的被防空导弹等等替代,但是在一定的方面还是无可替代的。比如在车臣战争中,俄军在后来的作战中就是ZSU23—4自行高炮和坦克协同作战,

曾经的作战多面手高射炮:上至飞机下至车辆步兵皆可对抗


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最终彻底击败了车臣叛乱分子。而中东地区高射炮和皮卡结合起来作为高机动火力平台,效果也很是不错。所以任何武器都是有其适合的作战情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