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75名军医集体转业建起了江苏油田总医院

40年前,转业留影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75名军医集体转业建起了江苏油田总医院

40年后,老战友再相聚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75名军医集体转业建起了江苏油田总医院

一张是40年后重聚首时的白发苍苍

时间都去哪了?

这两张照片,讲述的是1976年7月江苏省军区独立二师医院75名医护人员及后勤工作人员集体转业江苏油田的故事。

时光流转,岁月如歌。40多年的牵挂,40多年的期盼,久别重逢,有太多美好回忆要相互诉说,有太多美好祝愿要当面表达。借着战友重聚的契机,我们一起去回首油田医院那风风雨雨的40年。

一段历史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75名军医集体转业建起了江苏油田总医院

75名军医转业江苏油田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随着以江苏为重点的石油勘探工作的不断进展,国家决定在苏北地区启动油田开发大会战。为保障来自四面八方的石油大军及家属的健康,石油勘探指挥部决定筹建一所职工医院。

1976年7月,江苏省军区独立二师医院75名医护人员及后勤工作人员整体转业江苏油田,在江苏油田机关驻地邵伯镇扎下根来。

“我们看到的是一排木板房,简陋的桌椅,还有大片的荒地……”友好医院大外科主任,64岁的张业华回忆。4月,部队下了独立二师医院整体转业的命令,6月底医院所有人员及设备全部整装待发。7月1日,部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邵伯油田机关驻地医院。可到达目的地,却看到如此荒芜的场景。

艰苦岁月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75名军医集体转业建起了江苏油田总医院

在木板房里接诊、开药

没有退路,只有坚持。

医护人员开始往木板房里搬运医疗设备,整理门诊桌椅,清洗消毒周围环境。在活动板房内因陋就简地布置了临时诊室、手术室、药房、化验室、放射室等,对外就诊。张业华说:“刚到邵伯时,让当时在省城南京生活惯了的我们,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有诸多不适应。”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75名军医集体转业建起了江苏油田总医院

当时正值盛夏,高温潮湿,蚊虫肆虐,病人也很多。医护人员却无暇顾及,就在木板房里接诊、开药,甚至做一台又一台的手术。除此,医护人员还要经常组织小分队,到油田开采前线为职工进行医疗服务。

“看到前线为国家开采石油的工人,不畏艰难,不怕辛苦,我们也深受鼓舞,也勇敢地在与恶劣环境斗争。”61岁的夏思华说,他是转业部队中最年轻的后勤工作人员。他以及医院里的男医生除了在医院里工作,有时还和油田职工,一起扛水泥、修路。“经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水杯底有点水,早上一提杯子,把子就掉了。”

条件改善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75名军医集体转业建起了江苏油田总医院

周围居民也慕名前来求医

一直到1978年,邵伯镇的江苏油田总医院才拆掉木板房,盖起了当时第一座门诊及住院部大楼。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75名军医集体转业建起了江苏油田总医院

除了油田的职工,当地及周围居民,也慕名前来求医,当年省军区来的医护人员,有了新的工作阵地,技术水平也开始显现。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75名军医集体转业建起了江苏油田总医院

眼科主任陈维高也是当时的医护人员。他说,我们除了组织医疗队到一线井队为工人送医送药,在日常门诊,我们也认真钻研医疗技术。仅眼科,从40年前设立门诊,至今已接诊30万人次,开展眼科手术万余例。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75名军医集体转业建起了江苏油田总医院

1997年,眼科引进白内障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技术。“当时做的第一例病人,是我的母亲。她特别信任我,想给我信心和力量。”最后,手术十分成功,这让陈维高坚定了不断提高自身及科室医疗技术的决心。后来,眼科又引进了先进的设备,至今已让数千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战友相聚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75名军医集体转业建起了江苏油田总医院

40周年聚会来了68位战友

从1975年油田会战初期,独立师医院整体转业到油田,当年从部队转到油田的医护人员及后勤工作人员,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经历了二级甲等医院创建、整体改制等发展阶段,跨越了石油人辗转邵伯、洪泽、安徽和扬州四地的变迁。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75名军医集体转业建起了江苏油田总医院

特别是2009年,因油田机关大本营已迁到扬州,江苏油田医院也从邵伯镇走进扬州市区,新开业扬州友好医院新院,为油田建设和社区百姓提供了更便捷的健康服务。42年的栉风沐雨,薪火传承,形成具有军队的光荣传统、特大国企精细管理文化与现代精致人文医院融合体。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75名军医集体转业建起了江苏油田总医院

40多年过去了,当年英姿勃发的军人,如今大都是白发苍苍、皱纹满面的老人。他们因为工作及家庭的变迁,有的离开扬州,去往全国各地。年纪最小的夏思华,刚刚从医院退休,他也才学会微信,为了40周年的相聚,他开始一个个寻找老战友。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75名军医集体转业建起了江苏油田总医院

经过几个月的寻找,除了5位去世的战友,有68位老战友相聚在一起。他们在当年木板房医院的原址、如今的邵伯油田总医院追忆40多年前的流光岁月。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75名军医集体转业建起了江苏油田总医院

扬州友好医院始建于1976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二级甲等医院,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995年被卫生部授予“爱婴医院”称号;1998年被卫生部认定为“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1998年以来连续被评为“扬州市十佳医院”、 “扬州市文明单位”,是扬州市、江都区、高邮市、宝应县、邗江区城镇医保、新农合定点医疗单位。

医疗设备非常先进,拥有全市首台也是唯一的一台双源CT,此外还有进口螺旋CT、磁共振、大型数字化X光机、内生场热疗仪等高端仪器,技术力量较为雄厚。设有医疗、医技科室24个,其中肝胆外科、骨伤科、肿瘤综合治疗、心血管内科、肿瘤妇科、医学影像、肝病诊治等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器官移植更是一枝独秀、独树一帜,已成功开展十多例肝肾移植手术。

今天,友好人正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三级规范为内涵建设金标准,以二期工程为跨越发展制高点。深化“学梅奥、精管理、家文化”三篇文章;创新驱动,提升品牌;因势利导,创造价值,为实现“‘十三五’建成三级综合医院”和“病人满意、员工幸福”友好梦而努力奋斗。

图文:戚红祥 蒋敏 张庆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