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變的獨立?媽媽只需學會做這一件事

獨立,自主,勇敢,堅強,這些閃閃發光的品質,相信每個父母都恨不得能把它們一一化作標籤貼到自己孩子的身上,現實卻是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集全家人寵愛於一身,任性,嬌氣,而又缺乏毅力。

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變得獨立自主?其實很簡單,只要媽媽學會耍懶就可以。媽媽越懶孩子反而就會越獨立。這並不是信口開河,因為很多媽媽從備孕到懷孕再到生產,一步步走來吃了很多苦,所以在他們眼中,孩子來之不易,傾注了自己太多辛苦與付出,必然要視若珍寶,因此孩子從一出生就特別溺愛,事必躬親,唯恐孩子受一丁點委屈,可是你會發現,越是對孩子關心過度反而帶出來的孩子越不獨立,而那些好多事都放手不管的懶媽媽,帶出來的孩子卻更加獨立。這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懶媽媽知道該放手時就放手

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父母已經習慣了陪伴,放手對這些父母來說並不容易,就像孩子入園這件事,很多孩子剛入園時都會不適應,哭鬧在所難免,做父母的就受不了了,看到孩子哭,自己也跟著哭,趴在幼兒園門口窺探,久久不肯離去,甚至有的父母乾脆衝進幼兒園親自安撫孩子,這一來二去,孩子便會明白,上學這件事原來也不是必須堅持的,哭鬧一番就可能被接回家。

懶媽媽可不會這麼做,他們會放下孩子,簡單交代幾句便揚長而去,看似狠心的舉動,其實更有利於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同時也用行動告訴了孩子,上學這件事沒有商量的餘地。

想讓孩子變的獨立?媽媽只需學會做這一件事

2、懶媽媽不溺愛孩子,只給適度照顧

大部分父母都知道溺愛孩子的壞處,但還是有很多父母在不自覺中就走上了溺愛的道路,孩子摔倒,哇哇大哭,趕緊跑過去抱起來,安慰孩子,還不忘自責,都怪媽媽不好,孩子三四歲了,還不會自己吃飯,每次吃飯都是媽媽端著碗一口一口喂,往往孩子吃飽了,飯菜已經都涼了,媽媽只能吃些殘羹冷飯,穿衣穿鞋這些更不必說了,事必躬親。

但懶媽媽會怎麼做呢?孩子摔倒了,只要確定沒有受傷,就不會過去扶起孩子,而是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吃飯的時候不論孩子是用筷子還是用勺子,甚至用手抓,只要能吃到嘴裡,就讓孩子自己吃,寧可飯後花時間收拾餐桌上的一片狼藉,也不喂孩子吃飯,穿衣脫鞋,儘量讓孩子自己做,於是乎,懶媽媽的孩子慢慢的就學會了摔倒自己起來,學會獨立吃飯穿衣,變得更加獨立。

想讓孩子變的獨立?媽媽只需學會做這一件事

3、懶媽媽懂得愛自己

很多媽媽在生了孩子之後,完全喪失了自我,他們自稱寶媽,似乎自己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孩子的媽媽,日復一日的關心孩子的飲食,健康,教育,他們不再化妝,不再聚會,不再逛街,完全與社會脫節,生生把自己變成一個家庭主婦,時間久了對丈夫對家人也都生出了抱怨。

懶媽媽們呢,生完孩子之後只是多了一個母親的身份,平時依然會注意打扮,勤於交友,偶爾帶上孩子一家人出去旅遊,對他們來說孩子的到來只是讓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他們愛孩子的同時也不會忘記愛自己。家庭氛圍會因為孩子到來變得更和諧,也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想讓孩子變的獨立?媽媽只需學會做這一件事

看到這裡相信你一定明白,懶媽媽也有懶得智慧,你學會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