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團長我的團》龍文章,草莽卻離奇的出身,鑄就非凡的人物

《我的團長我的團》龍文章,草莽卻力氣的出身

龍文章的身世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從後來發生的劇情看,他的出身和他所做的許多決定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確實很難讓人理清。

在龍文章接受審訊時,他吐露了自己的身世,他說他記性不好,不記得祖籍是哪裡(可是他卻記事很早,長大去過的城市全都說的出來)。

沒有老家,顛沛流離,這應該是龍文章自述人生的最佳寫照。期間他也有學習和從軍的經歷,民國24年上學,26年入了桂軍,成為廣西714守備團的一員,後來又上了軍官特訓班,被授予中尉銜,最後成為一個軍需用品的看護官。

《我的團長我的團》龍文章,草莽卻離奇的出身,鑄就非凡的人物

不知底細,不曉來源,甚至連以前的經歷都不敢確認,這樣的過往用來歷不明形容似乎更為準確。

可以說這樣的人生經歷是十分豐富,對龍文章來說更是十分珍貴與難得的,因為在沒有類似於虞嘯卿顯赫出身與良好教育的情況下,豐富老道的經驗就成了龍所能依仗和選擇的唯一的資本與武器。很多情況下他沒得選擇,因為他的出身環境就已經給他帶有了很大束縛。

可是這樣的經歷真的能夠使他成為一個神神乎乎,妖孽似的人物嗎?

說不好,他最多時候手下只有四個人,說是班長都是高看他,說白了就是個類似於臨時授予的小嘍囉首領的角色,做一些最基本最普通的事情。可就是這樣的角色卻超過了職位高於他的迷龍煩啦,同時也超過了同上軍官訓練班軍銜卻高於他的林譯,成為那幾個不怎麼像正式軍隊的領導人物,並且讓他們對他百般服從,這一點是很難令人相信的(論危險經歷,在認識龍之前,他們遇到的不一定少,卻讓龍成為領袖,我感覺最大原因還是因為假團長職位的忽悠),還有一點也是很神奇的,沒有領兵的經驗,卻能把一千多人籠到一起領到怒江旁,確實是讓人難以置信。

《我的團長我的團》龍文章,草莽卻離奇的出身,鑄就非凡的人物

還記得他說過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話嗎,這句詩出自《詩經》可見龍文章對《詩經》還是有所瞭解,還有他在虞嘯卿面前背的《楚辭》的詩句,以及對古本《金瓶梅》的看懂與喜愛,怎麼看都是一個半路棄文從武的知識分子。說是四處逃難的難民,不敢信。

實話實說在當時那個歷史環境下大部分民眾都是像川軍團或其他軍隊最底層的軍士一般,能有龍大團長那麼有文才又年輕的人很少,而且不但有文才年輕而且還精通軍事,能文能武(但和虞嘯卿之流明顯不同)。明顯和劇中其他人不是一個緯度空間的。

戰鬥素養方面,龍身手很好,戰略格局完全不是虞嘯卿可以比擬的,最關鍵的是他能夠對各種炮和槍的型號與性能如數家珍,會使用N種槍械,而且使用的非常專業,連加拿大的都會用,他曾想要教迷龍機槍打法,還想教他幾個損招。

《我的團長我的團》龍文章,草莽卻離奇的出身,鑄就非凡的人物

當然,對於這些事情的解釋可以很簡單,就像我之前說的那樣,流浪的經歷使他學會了圓滑,使他懂得了人情世故(最後反攻,給了四天時間),而他又是絕對的天才,期間學會了各地方言 又在軍隊自己學會各種槍支,敗仗經歷又使他總結經驗,於是便有了現在的龍文章。

可以這樣解釋,不過這樣的解釋太模糊了,也太簡單了,就像輕描淡寫的隨口說出:“海水藍色是因為本身就是藍色的緣故。(我在說什麼)”

我比較喜歡網上的第二個解釋:龍文章是一個賦予了我們對那個時代本應有的所有靈魂和對不爭的憤恨的精神寄託,我們感慨那時國破家亡,感慨中國軍民的無辜犧牲,感慨那些以我們現在眼光看可以避免當時卻無法避免的悲劇,於是我們希望有這麼一個角色,可以改變歷史,帶領當時敗退的軍民走向勝利。這個人可能早就死去,但中國亡於抗戰的亡魂達四千萬之多,其未了之情,未盡之志不可勝紀,因此託於他身,一了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